《红楼梦》的作者真的是曹雪芹吗?

原文链接

等 19,569 人赞同了该回答

作者名字确实是叫曹雪芹,但此曹雪芹绝不是江宁织造府的那位“曹雪芹”。

谈这个问题,必须先认识到一点:曹雪芹这三个字它只是个笔名,红楼的作者,在真实历史中,另有自己的真名实姓。

而我们想找的,就是“曹雪芹”究竟是历史上的哪路好汉。

1921年,胡适写了一本《红楼梦考证》,说曹雪芹是康乾时期江宁织造曹府的公子,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自从胡适提出“曹府论”后,很多红学家和爱好者以此为基础,从红学中另开辟出一个分支“曹学”,可惜这么多年过去,这个曹学并没有研究出什么让人信服的成果。

比如:曹氏家谱里从来就没有曹雪芹这个人!

比如:曹雪芹的爹究竟是谁?

比如:红楼梦如此奇书,作者应该是才高八斗、著作等身吧,但曹雪芹居然在历史上文名不显,并且除红楼外,竟然并无其他只言片语流传,岂不怪哉?

及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对曹学充满了怀疑,对曹雪芹是否出身江宁曹府充满了怀疑,很不幸,我就是一位怀疑论者。

与其相信“权威”,不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要研究红楼作者归属,就绕不开贾宝玉原型的解析、绕不开脂砚斋 和畸笏叟这两位和曹雪芹的关系论证,还得给出一个现实历史人物线索说明他是“曹雪芹”,而偏偏这些都是红楼中的重大问题。

清中期以降,围绕以上这些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各种说法中提出的作者备选人物,高达八十余位,明末到清中期的才子们几乎被一网打尽,似乎人人都可能是“曹雪芹”。

要判定红楼梦的作者,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断代!

我们得知道红楼梦主要讲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故事,才能反推追溯。

民国中期,关于这个“断代”的事,爆发了一场文化层面的大论战。红方代表性人物是胡适,史称考据派,认为红楼写的是清代早中期之事;蓝方来头也不小,是蔡元培和他的拥趸,史称索隐派,认为红楼讲的明末清初之事。

别小看断代之事,因为这直接决定了红学的研究方向,比如如果证明红楼梦讲的是明末清初之事,那么“江宁曹府说”将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这也是癸酉本一直不被红学主流承认的原因...

继续,胡适和蔡元培两位都当过北大的校长,看见没,为何红学是显学,因为研究这个的都是大佬!出门访友不谈谈红楼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高端文化人。

之所以要讲讲这段公案,是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后面的篇幅。

岁月如梭,世界在不断发展,2008年,一个叫何莉莉 的人在网上上传了一部28回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红学爱好者别称癸酉本。一石激起千层浪,直到今天,癸酉本真假之论依然是各社交媒体极热的话题,而主流红学界对此本却几乎保持着缄默。

本文暂且不谈癸酉本那些存在的缺陷,只说这个癸酉本的意义,它最大的作用在于:与前八十回通行本相互对应后,有力地证明了红楼梦讲的是明末清初之事。

关于证明的证据,很多,知乎上也有不少,各位可以自己找来读读。

以胡适考证派为主的红学界只能保持沉默,否则百年红学大厦将一夜间烟消云散,最多剩下一部分不以“曹学”为前提的研究成果。

我个人,是认为红楼梦讲的是明末清初之事的,因为,我相信自己探索过程找到的那些证据。

先决条件已解决,接下来就该去找红楼真正作者的线索了,注意!

脂批中,有二公与作者关系非同一般,脂砚斋和畸笏叟。

这两位极其神秘,从批语看,这两位也都是书中情节描写亲历之人,这一点基本上是公认的。

但这两位是两人还是一人?是男是女?他们与作者是什么关系?如果是两人,他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为何前期是脂砚斋在评,后面换成了畸笏叟?这些问题即使现在,也是争论不休。

鉴于要讲清楚需要大量引用脂批,会让本文篇幅极长,就大概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第一:从脂批语言分析,这两位应是男性;

第二:这两位关系非常密切;

第三:脂砚斋先去世,畸笏叟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使命,继续批注;

第四:两位共同亲历了红楼书中的部分情节,是亲身参与者。“余亦经历”“余亦吃亏”等此类意思字样脂批中多次出现。

第五:两位的佛学功底很深厚,脂批中不只一次引用佛家典故或佛学经典,而红楼书中对佛学也有很深刻的论述和理解,相互对应。

以上几点基本是红学爱好者们所认可的,那么,重点就是这两位身份的探索了。

“畸笏叟”这个名字早有研究,有高人解析的很清楚,原文中刑岫烟对“畸人”有过一番论述,即“畸零之人”,对应是方外之人、出家人。

笏者,大臣上朝时持之的长板,指代有官身之人。

畸笏叟这个名字,可理解为:曾当过官的出家人。这个官可以是官身、也可以是爵位。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明末清初那段历史,身份是和尚或道士的著名人物有哪些吧。

首先要“亲历之人”,亲历什么呢?亲历明亡清兴这段历史的人!且从贾宝玉之描写,明亡时这人年龄不大,大约不超过二十岁,对前明怀有极深的感情,对满清有国破家亡之恨,还有要活的长。

因为一次偶然的原因,我看到一画一诗,便找到了他,此公委实太出名了。

朱耷(1626–1705年),明宗室,宁献王朱权九世孙,袭爵辅国中尉。1644大明灭亡时,他正好十八岁,只好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当了出家人,一生颠沛流离。

此公还有另一个无人不晓的大号:八大山人,雪个和尚。

少年时王府锦衣玉食、倚红偎翠,十八岁经历改朝换代国破家亡,之后隐姓埋名颠沛流离。看至此处,各位难道不觉得他就是活脱脱的现实版贾宝玉吗?

这还不够,八大山人还有个弟弟。这个弟弟对继续探索也非常重要。

朱道明 ,又名牛石慧(1628——1707?),明清鼎革时和哥哥朱耷一起跑了,一样的隐姓埋名,也善画,画作署名牛石慧,这三字草书写成“生不拜君”(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对了,此公也出家了,但不是和尚,而是当的道士,道号望云子。

(评论区中有位

,牛石慧便是他道派的祖师爷之一)

眼熟么?诸位继续回忆,红楼书中那贯穿全文且拥有完整上帝视角神秘的一僧一道,一个癞和尚、一个跛道人,还有那首《好了歌》。

这两兄弟,一僧一道、亦僧亦道,书中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此情僧是谁,莫不是就是他的兄长八大山人雪个和尚?

空空道人是读了《石头记》后将书改为《情僧录》,此人极可能就是畸笏叟,即前文所述之牛石慧,脂砚斋就是他哥哥雪个和尚。这部书写的就是两兄弟少年时王府往事,贾宝玉原型主要有兄弟俩的经历,也参杂了宁藩三国八支中某些小王爷的经历揉合而成书。

有这等王孙公子经历作原型,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也能不丰满细腻吗。

红楼中祭祖时出现的宗祠,是皇家规制,贾府的形制,是皇宫或王府的规格,这就表明了,贾宝玉原型应是宗室子弟。

有些拥护“曹学”的,强行解释为作者“笔误”或“写多了搞混了”,书中对贾府规制有大段大段的细节描写,难道是笔误?难不成正宗正白旗包衣江宁曹家还有谋朝篡位的野心?

今时今日,某个人穿上买的警服,都得判个“冒充警察罪”,何况以礼治国的明清,专管规制的礼部以及各地知府县令们又没眼瞎,“谋逆”“僭越”绝非说笑。

兄弟俩为前明宗室遗孤,红楼梦既为隐晦“家史”,他二人无论有意无意,他俩的真实背景,都会随着书中一些具体描写而有所体现,这才是为何红楼中如此之多“皇室规制”描写的真正原因。

“八大山人”和“牛石慧”,八和牛字合起来,不就是一个“朱”字么。

红楼梦一僧一道的形象,红楼梦二十五回曾描写过。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有宝光;

破纳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一头疮。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注意最后一句,是说二人来自何方,猛一看说的是来自神仙处所蓬莱仙境,图样图森破,作者隐喻写法早已炉火纯青。

弱水,泛指浩浩汤汤的大江,“弱水西”,这说的就是江西!哥俩暗喻示意,我们在江西。

那么这兄弟俩跑出来后去了哪里呢?是江西吗?我这里不得不赞一下八大山人画作的收藏家们,他们早就把八大山人和他弟弟研究了个底掉。

这两人跑出来后,就隐居在江西南昌青云圃,对的,就是现在南昌的青云谱区,他们住所就是现在的八大山人纪念馆。

以上为其一。

其二,葛仙山 ,佛道双圣地,宋代熊克有诗云:蓬莱何曾弱水隔,兜率有天才咫尺。而葛仙山正是在江西上饶,这诗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水准很高。

再看红楼原文: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从这两句诗用的“蓬莱弱水”的典故,也暗指江西。

书中这俩知晓一切的一僧一道,完全就是朱耷兄弟二人的自喻,别忘了,他们隐姓埋名后,哥哥做的是和尚,弟弟当的是道士!

探索到此,八大山人越来越引起我的兴趣,继续查下去,各种资料越查越心惊,别的不说,就谈谈朱耷的画和诗。

他有一副代表作,《古梅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树的主干是空心的,周边光秃秃的几根枝桠,枝桠上寥寥点着几朵梅花。

这画寓意很深,主干凋零,枝桠光秃,这是对明王朝朱明皇族的深切怀念,形象生动,周边几朵梅花,寓意原本枝繁叶茂的朱明宗室,也就剩下自己这几个残缺之人了。

以画作论,此画水平极高,但我更关心的是他画上题的一首诗!

分付梅花吴道人 ,幽幽翟翟莫相亲;

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虏尘。

虽然早知八大山人写的诗大多古怪晦涩,但刚一看到这诗时,我还是一脸懵逼,大哥你究竟写的啥?除了最后一句我知道你想反清复明,其他几句你是几个意思?

苦思之下,某一天,我恍然大悟,这画,他是送给一个人的,这诗,是他写给一个人的。

此人是谁?

诗的第一句便说了:吴梅村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注意吴梅村的“别署”,大云道人!

据癸酉本结尾处的批注,“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吴梅村老先生正是此书作者。

对于这首诗,在查询诗中典故出处后,我总算弄明白朱耷这诗想说什么。

第一句“分付梅花吴道人”,分付,通吩咐。我给你说啊吴梅村。

第二句“幽幽翟翟莫相亲”,幽幽,幽暗,此处是指北方幽燕之地,翟翟,念di,通“狄”,“幽幽翟翟”即“幽狄”,贬义,指满清。北方的满清,你可不要太亲近了。

第三句“南山之南北山北”,这又是一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宋代王炎曾有过相同的诗句,意思是好好当隐士,不要出仕。

第四句很明显朱耷告诉吴梅村,我们迟早要打回去的。

这诗,是在告诉吴梅村,不要去当清廷的官,好好做你的隐士,耐心等待革命的召唤。

八大山人与吴梅村,素有交情,吴梅村六十寿辰时,八大还送了一副亲笔画作《山水》以为贺礼。只是他们这段友谊,极其神秘,几乎不见于史料。

接下来说说他住的的地方,“青云圃”,这地方相当有名,有名到此地原为“天宁观”,然后顺治十八年(1661)年改名为“青云圃”都记载下来了。

话说这名字,诸位是否似曾相识?

是耳熟,青圃,“芹圃”也。

再有,朱耷除了号“八大山人”,也号“雪个”,其中取一“雪”字,青云圃取一“青”字通芹,合起来不就是“雪芹”么。

古代文人,别名常有从自家居处名称所来的惯例。

看到这里诸位大概是有些混乱了,没关系,我来推断梳理一下。

红楼最终成书应该一共历经三稿。

朱耷哥俩身为朱明宗室,少年时钟鸣鼎食,谁知大明就这么亡了,哥俩赶紧跑路,一个当了和尚,一个当了道士,隐姓埋名保命之余心中也充满了对大明的眷念。国仇家恨之下,两兄弟准备以自身和亲戚们的经历写部书,主题反清悼明,亦有借闺阁之言为掩护,为前朝修史之意。

俩人画画不错,也能舞文弄墨,但文字水平比之两榜进士们还差了不少,于是写了个初稿。这第一稿大约是个框架,内容应是兄弟两人的亲身经历为主。这一稿大约就是《风月宝鉴》。

此稿交给了吴梅村(榜眼学历),梅村心中依然怀明,进行增删修改。吴梅村当时组织了个慎交社,这慎交社可是大有来头,严绳孙 、顾贞观、秦松龄都是此社中人,我这里列举的几个名字,在现代研究中,都是有人曾提出是红楼作者(重点是提出者都能或多或少找到些证据)。

吴梅村接下这活,感觉工作量巨大,就召集了几个稳妥可靠之人,共同完成了这部巨作的二稿,这部二稿就是《吴氏石头记》我们今天看到的癸酉本。

二稿主要是对中心思想、架构情节等基础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以及初步精炼了文字和诗词,至少达到了明代普通话本的水平。

所以才有癸酉本108回结尾处批语:“本书至此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受谁之托?受朱耷兄弟之托!并且注明,“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之言语。

癸酉本虽然架构清晰,前后呼应,但还不够完善洗炼,文字也颇为粗俗,吴梅村等人继续一边增删修改,写好一部分,便送给朱耷哥俩点评批注,哥俩也给予更多的亲身经历以及细节反馈,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双方共同不断完善此书。于是便出现了脂批,由于改好一批再批注一批,所以脂批才会出现壬午年、丁亥年等等年份集中批注的现象。

这修改的第三稿,便是红楼最终定稿,即我们今天看到的通行本前八十回。第三稿时,作者力求精益求精洗炼情节和文字诗词。同时不少人也将自身经历给融入进去,否则很难想象,一个贾府,居然发生如此多的事件,全书五百多个人物也刻画的栩栩如生。多人努力之下,红楼遂成一代奇书。

随着年华老去,当初参与此工程的人逐步凋零,才有畸笏叟于批注中大叹:“...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我不知诸位读书有没有感觉,尤其是通行本 前八十回,确有多人著述的痕迹在内,比如写书中人物亡去,有形写的,也有细细实写的,明显风格迥异。

至于曹雪芹之署名,雪芹二字前面已有解释,再说说为何姓“曹”?

杜甫有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曹者,尔等、吾辈之意,这名字,其实告诉了大家,这是雪个和尚牵头,我们(几位挚友)共同创作的。

随着几位著书之人相继故去,此书第三稿止步八十回,癸酉本后面二十八回再也无人可批阅增删,已写好的前八十回,此时也终于流传于世!

至于吴梅村为何要接这大工程,恐怕一是确为悼明,二是愤清,三是兄弟二人身份,明朝宗室遗孤,如果天下真的反了清,复了明,这二人怕不是有机会做皇帝的。

以上,关于八大山人和牛石慧,有兴趣的可多去找点资料了解一下,这两位明朝遗孤,是相当之有骨气。八大山人之印章,是“三月十九”的变体字,这一天,正是崇祯皇帝煤山上吊死的那一日。

我谓之:气节!


结语:以上是我探索红楼梦的一点结果,正确或错误留待将来验证,其实我只是提供了另一种方向的思考和线索,如果你用文中观点再读脂批,你会发现,过往脂批中不少疑难之处,当能融会贯通,易如破竹。

最后,感谢您能看完这篇长文。本文已在沟通版权事宜,非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转发。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诸君再会。


不少知友想看看八大山人这幅《古梅图》,最近恢复了上图功能,找了副最清晰的,放在了前面。

这幅画不仅画技臻于化境,用笔如神,同时是研究八大山人思想的重点素材,是八大山人画作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一副作品。

画成以后,八大前后三次题诗,每次题诗时间都不同,可见这幅画的意义对朱耷本人,也是极其重要的,否则不会题诗三次之多。

第一次题诗是“分付梅花吴道人”这首,前面已有解析;

而第二次题诗全文为:

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

梅花画里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

后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落款:壬小春 又题。

嗯,这诗的水平如何暂且不提,不想黑八大,我们还是就诗论诗吧。

这首题诗,牺牲了不少研究八大学者的脑细胞,诗句没头没脑的写在那,根本不知道他在说啥。

但又不能视而不见,这诗一定有所指,不然八大山人不可能“壬小春又题”,这事一定对朱耷非常重要,他才又在此画上加了这么一首。

直接说结果,历代以来,探究八大的专家和粉丝们,还真没弄明白他在说什么,大家都很懵逼。

第三四句学者们是搞明白了的,因为三四句讲的是两个典故。一个是郑思肖的典故,此公是南宋人,南宋灭亡后,坐着躺着都面朝崖山方向,他擅长画墨兰,但他的画从来不画根部与泥土,画的是无根之兰,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土地都被蛮夷夺去了,何曾有土”,硬汉啊,我只能写一个大大的服!

另一个“采薇”的典故出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也是不忘故国的著名人物,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注意,伯夷叔齐也是两兄弟,两人也同是商末的宗室子弟。

很明显三四句是朱耷身为明朝逃亡宗室,以这两个典故来自勉,这是研究八大的专家们所公认的。

问题出在第一二句“得本还时末已非,曾无地瘦与天肥”,既无典故可依,作者也没给出提示。

八大专家们研究来研究去,只知道朱耷在说一件事,一件与他密切相关的事,一件对他意义重大的事。但究竟是什么事,那就是卖虾的不拿秤——抓瞎了。

话说,如果不是因为探索红楼梦作者顺藤摸瓜到八大山人,我看到此诗估计也是会傻眼的。

但是!如果根据本文前述内容中推测判断的红楼创作过程,解读此诗却轻而易举。

诗句含义,按字面意思理解就行!

“得本还时末也非”,什么叫“得本还时”?自然是多年前交给他人增删修改的初本,现在完成交付返回了,画家兼诗人感觉很开心,特别题诗一首以为纪念。

“末也非”三字,意思为世事变幻、沧海桑田,现在却不是当年的那个末世了。

“曾无地瘦与天肥”,这句有点难度,“与”是“给予”意思。“地瘦”指大明百姓,“天肥”指大明皇族。

连起来理解,意思是:前朝从没有盘剥百姓夺百姓财富来维持皇族阶层的奢靡生活。

从历史观来看,朱耷这话有点不太地道,明宗室子弟至明末已有十余万人,明末财政破产与宗室问题有重大关联。

红楼书中,贾府用度之奢华、支出之庞大、乌进孝庄子上“进贡清单”之触目惊心,这无一不是盘剥百姓而来。

所以,这第二句是朱耷在为皇室宗族辩解。

而红楼书中,事实上有大量描写,在客观上体现了贾府盘剥百姓过重,这些搜刮来的财富,也确实让贾府一帮公子小姐甚至家奴们维持着奢靡的生活。

红楼此书,要读三遍!

一读看到的是两情相悦、恨天情海,是宝黛生离死别之下的痛彻心扉,是对宝钗色诱贾雨村的不甘与愤怒,对宝钗代入感很强的,估计会感觉到被深深冒犯,笑;

二读看到的是国仇家恨,看到的是明末清初的“白骨如山”,是改朝换代下的国破家亡,是对华夏衣冠、汉家江山的难以忘怀,是宝玉原型后来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时,立意更高一层。

三读之前,先读《甲申三百年祭》,再读红楼,你看到的是三百年治乱循环,看到的是深深隐藏于文字与诗赋之下的血泪控诉与批判,创作者们可能本意并非如此,但在他们如实描写明末贾府与底层百姓的世间百态时,客观上就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切。

三读就有三悟,如果每次只读不悟,那依然是“读上红楼千百遍,泪泣红楼如初恋”,被深锁在男女情爱的桎梏中而已。

说了点题外话,主要近期有几位深受宝钗黛故事感动的美女呼朋唤友与小弟辩难,有感而发。

言归正传,朱耷《古梅图》上题的第二首诗,意思便是如此,第一句表达了收到反馈回来的红楼增删本子的欣喜之情,又感叹了一下沧海桑田,第二句辩解了一番,表示国破非我罪,我等宗室并未压迫剥削百姓,第三四句继续表决心,并以古之贤人自勉。

再说一下这第二首诗后的落款,出现了五个字“壬小春又题”。

是否眼熟?脂批中“壬午”二字频率很高。壬午和壬小春是否同一年?恐怕有这个可能。可惜题字上只有壬小春三字,无法确证就是壬午年,叹叹!

最后,谈一谈八大山人弟弟“牛石慧”这个名字,其实我要说的就一句话:

“石慧”者,通灵宝玉也!



自从此文一出,评论区热闹非凡,各种问题纷至沓来,有支持的,也有认真提出问题探讨的,也免不了质疑的。

无论是探讨的、或者质疑的,我都一一耐心给出解答。

在抛出本文观点前,答主做了大量的追溯和思考,直到整个体系合理自洽,才写出本文抛砖引玉。

前面所写,只是作者君探索红楼过程中的一部分,但却是核心观点,更多内容由于篇幅有限,并未和盘托出,但评论区讨论渐渐深入,涉及到八大山人牛石慧二人王孙含金量的问题,也罢,那就再继续谈谈。

红楼之中,有个红学家和读者们百年未解的超级问题,即著名的“荣禧堂之谜”。我们就从解开这个谜团开始谈吧。

各位读红楼,有个事一定会感到奇怪,荣国府贾赦明明是长子,却只袭了个爵,住的是“荣府别院”,说是“别院”,其实就是偏房。

而次子贾政,却住在贾府正院,用的是荣国府正堂“荣禧堂”,明清大族都有堂号,“荣禧堂”正是荣国府堂号,但凡大族中使用堂号的人,原则上就是该族族权和家产的继承人。而贾母,居然也是跟着二儿子的。

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贾府为何要“废长立幼”?作者这么写,是什么意思?堂堂国公府这么搞,难道就不怕被对手们参上一本,定个“不知礼数、不顾人伦”的罪名?

以上,就是赫赫有名的“荣禧堂之谜”。大多数红楼读者,怕是念书时就有了这个疑惑。

这个问题,百年来红学家们争论不休,周汝昌老先生解释说贾政是抱养的,所以贾府格局如此奇怪。我尊重老先生,就笑笑吧,此说法诸君自己判断。

除此之外,还有“贾赦品性败坏说”、“贾政有官在身说”、“贾政父凭女贵说(元春封妃)”等等。

这几个假设,坦白说吧,统统是无稽之谈。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稳定的基石是什么?是举国上下严厉的宗法制度。“皇权不下乡”这话大家都听说过,封建王朝对基层的控制就是通过宗法制度来实现的,否则就是天下大乱。

国家国家,大至一国、中至一族、小至一家,都得遵循宗法制度,包括皇帝在内,概无例外。

宗法制度的核心中的核心,即“嫡长子继承制”,这玩意,在古代就是隐形宪法。万历想废长立幼,立郑贵妃儿子福王为太子,争了几十年的国本,一样败下阵来,在宗法前,帝王也没戏。

那有没有违背嫡长子继承制成功逆袭的呢,有,朱棣。

他的办法很简单,也很粗暴,起兵击败明王朝百万大军打进南京就行。

这活一般人做不到,不具备普适性。

宗法,就是明代的政治正确,无论你后台是啥,有没有官身,嫡长子继承制不能动,宗人府礼部锦衣卫又不是摆设,岂能允许你一个荣国公府瞎搞。

所以前面那些假说都是无稽之谈。

关于贾赦贾政这点事,还有一个说法,还是介绍下。

满族旧俗说”,就是拿贾府情况去套曹寅一家人,贾府即曹府。因为曹府是汉军正白旗,而满清还在关外时,曾有过游牧民族“幼子守业”的习俗,由最小的儿子继承家业。

但这说法有两个麻烦。

第一个就是贾府老爷和少爷们,与江宁织造府的男人们始终对不上号,如果能一一对应,那“北京曹雪芹”的爹是谁这个千古之谜早就解开了,我今天也不用在这打这么多字了。

第二个麻烦是,红楼原文中有一段著名对话,是贾宝玉和芳官的,双方亲切友好地探讨了“耶律雄奴”这个专有名词,我就不贴原文了,大家都知道。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贾宝玉对“犬戎”是极端蔑视的,绝对是个皇汉份子,这满洲正宗正白旗居然出了个皇汉,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古人对家族看的极重,绝不会拿与祖宗相关之事来调侃,如果贾府属八旗,贾宝玉不可能说出这样一番关于“耶律雄奴”的对话。

“满州习俗说”就介绍到这里,所以拿这个说法来解释“荣禧堂 之谜”,可信度嘛,哈哈,自行判断。

额外说一句,满清入主北京后,马上就扔掉了“幼子守业”这种落后的继承制,不信可以去查查《清史稿》,入关后八大铁帽子王 哪个还在玩这套几百年前蒙古人玩意的。都文明人了,不搞这套。

那有人会问了,按你以上这些描述,除了脂砚再世、雪芹重生,岂不是“荣禧堂之谜”就无解了?

有解,有解。

我只是先告诉你哪些是错的,免得某些人之后在评论区怼我,我懒得再大篇大篇打字去回复。

请集中注意力,关键的内容来了!

让我们先回头看看被忽略很久的朱耷兄弟吧。

这两位,前文论述中讲过,都是宗室子弟,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初代宁王朱权九世孙。

这初代宁王是哪位呢?在明史上,其实他很有名。

朱权,十三岁封宁王,十五岁带兵,手下带甲八万,战车六千!驻地大宁,即现在内蒙古赤峰市附近,左边宣府,右边辽东。

这地儿的位置,大家一看地图就知道,大明与北元对峙的前线。

话说这朱元璋儿子们真的能打,朱权这么小年纪就去前线拿刀和蒙古人对砍,是个真正的猛人,手下还养了明初最强骑兵“朵颜三卫”。

不过以上内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四哥朱棣的邻居,更重要的是,朱老四起兵造反“奉天靖难 ”时,他也被朱棣忽悠加胁迫一块反了。

朱棣对他弟弟朱权说:事成,当中分天下!

很明显,这是一句假话,估计朱权年轻比较好忽悠,大约也就信了朱老四这个腹黑的哥哥,把精锐兵马交给了他。

信你的大头鬼。

朱棣当了皇帝后,当然也没忘了他的这个弟弟,呃,主要是没忘记他弟弟手下的兵马,毕竟朱棣打仗时用的很顺手,印象很深刻,深知这些兵马的战斗力。

于是,他把朱权发配,不,安排到了江西南昌当藩王,位置是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正中间。

朱权呢,王号没变,还是叫宁王,这就有点埋汰人了,当然,给的退休福利待遇还是很足的,以后宁王一系,一直是诸王中最有钱的之一。

成祖这事干的确实很不地道,他还给人家说事成后天下一人一半,哈哈。

这也埋下了后来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造反一事的伏笔。

所以,朱耷哥俩的祖上是造过反的,还是两次,第一次没啥事,没了兵但有钱啊,但第二次宁王系再造反时,就真的把自己作死了,史称“宁王之乱”。

关于宁王朱宸濠之乱,以前在解析朱厚照之死时曾说过一嘴,这里无关,不多谈,主要是他踢到铁板王守仁,聚众十万,但个把月就被5岁都还不会说话的王守仁带一群民兵给灭了。

这一灭,对朱耷哥俩的命运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他们那时还没出生。

史载:诸支俱亡,余建安、乐安、弋阳三国。

宁藩嫡支不是战死就是处死,剩了点轻罪的残余没死,而远支的建安、乐安、弋阳三国因为没有参加叛乱,则留了下来。

重点是,嘉靖二年,朝廷下旨封当代弋阳王朱拱?(打个问号示意这个字,这字我不认识,打出来你估计也不认识,主要是输入法根本没这字,老朱家神奇的字太多)为“宁府宗理”,代管宁藩一切事务,包括土地财物等庞大藩产,这位名字很神奇的弋阳王,即朱耷曾祖。

需要说明的是,朱耷曾祖虽然掌了家,但嘉靖并没有给“宁王”爵位,所以,宁王爵位还是已被处死的朱宸濠的。

这下弋阳王一支突然乌鸡变凤凰,原本远宗小支,摇身一变,成了事实上的“准宁王”,评论区讲朱耷兄弟家境一般的,请细读以上段落。

这个“准宁王”,干了不只一年,而是一做就是二十九年,我有理由相信,神奇名字弋阳王在代理宗藩这几十年内,只要稍稍会来点事,就完全可以使朱耷这些后代实现完全的财富自由,不需靠爵位工资吃饭。

背景至此铺垫完毕,所以说探索红楼是个累人的活,光是背景资料都一大堆。

因此,宁藩这一系是整个明朝宗室最奇特的,特别是朱宸濠叛乱后,嫡支消亡殆尽,远支却闪亮登场主持大局。

换句话说,原来的嫡支基本都没了,剩下一点点嫡支残余也是苟且偷生,而庶出的却最终掌了权!

看一看这荣国府,不就是长子贾赦袭爵不管事住偏房,次子贾政反而住正院袭堂号掌家掌权吗。

“荣禧堂之谜”,至此应该算是解开了,荣国府之事,讲的的就是宁王一系之事,二者如出一辙。

朱耷兄弟,定会尽力追求红楼书中所言与自家宗族情况一致,绝不会胡言乱语一番,这是古人尊祖的天然属性,谓之“孝”也。

讲完荣禧堂,朱耷牛石慧王孙公子的含金量也就一同讲完了,也算是正式回应了评论区中的一些问题。

都说到这里了,那我把宁国府也一块说了吧。荣宁二府,对应的是大明帝室谱系。

荣宁二府,荣国府代指宁王一系,宁国府应是指代朱棣燕王一系。朱棣朱权是亲兄弟,开创荣宁二府的贾源贾演也是亲兄弟,均为武将出身,提着脑袋干活的。

宁国府创始人贾源为兄,朱棣也是兄,宁国府称为“东府”,明时以东为尊,明显宁国府地位高于荣国府,朱棣住的紫禁城地位当然高于朱权住的宁王府。

而且宁国府书中还住了一位皇帝,贾敬先生,嘉靖是也。这几乎不是暗示,是明示了,嘉靖,正是属于朱棣一系的明帝谱系。不仅如此,整个贾府的族长,也是属于宁国府的,贾敬就是族长。

自朱棣朱权哥俩开始,明朝皇室和宁王一系,就是相爱相杀。宁王朱权后人,可一直记得朱棣讲的“中分天下”,事实上,明代诸王,在朱宸濠叛乱前,宁王系就一直是最有实力的藩王,也确是诸王领袖。

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为何朱耷不直接将书中“荣国府”直接称为宁国府呢,他是宁王后裔,直接用“宁”字岂不更妙。

嗯,怕暴露被追杀,所以他颠倒了“荣”“宁”二字顺序,此为幻笔。

荣禧堂和荣宁二府,到此解析完毕。

从朱耷牛石慧兄弟二人入手剖析,实可顺利解释很多红楼中的疑难谜题,至少我个人当初探索时,乐在其中。

截止目前,共计已有一万一千余字,我亦不负诸君了。再会!


犹豫了很久,接下来要讲的这部分,要不要写。因为后文要说的这个命题,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和解析秦可卿的人物原型,是的,秦可卿的人物原型大约算是找到了,也知道了为何秦可卿的葬礼为何如此隆重,她,在真实历史中是真正存在的。

但秦可卿的问题,是整个红楼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关注度太高,甚至衍生出红学中一个新的分支——秦学。我深知写出来有关秦可卿的这些观点,也许会引起更大的争议,此事颇要斟酌一番。

考虑了一晚,还是决定: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谈秦可卿,就一定要说一个人,刘心武先生。

很多人对秦可卿是“康熙废太子胤礽之女说”不屑一顾,实际上刘心武的研究在我看来很有价值,我个人对刘先生是颇为钦佩的。

他的考证,其实把对秦可卿的研究推进了很大一步,他的很多观点是正确而有意义的,只是他最后在清康乾时期实在找不到原型人物,就只好强行将秦可卿安排成了胤礽一个莫须有的女儿,令人失笑之余也不免遗憾。

我一直在说探索红楼,断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刘心武的例子说明,断错了年代,非要在“北京曹雪芹”那个时期去找原型,最终结果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我之坦言找到了秦可卿的原型,并非是我的水平高到超越了各个红学大师,而是在顺着朱耷兄弟这个方向去探索时,秦可卿原型他就摆在那里,你没法对他视而不见,太显眼了,而且一望就知是红楼梦中的可卿姐。

呵呵,这让我说什么好呢,无语对苍天。

围绕秦可卿,谜题太多了。

第一个问题就是,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的情节,不是什么好事,甚至可说是天大丑闻,为何作者要写这么一个角色?

答案只有一个:秦可卿之事是真人真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创作团队没必要去编造这样一段禁忌逆伦堪称丑闻的事件,太影响形象了。

事实上,畸笏叟就很不乐意把这事说出来,在十三回末,朱批: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是以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从红学近来一些研究可知,畸笏叟命芹溪删去时,大约双方还由此产生了些不同意见,但最终还是删去了。

畸笏叟言“姑赦之”,本质上还是家族颜面及“为尊者讳”罢了。

只是这一删,令后世读书之人更加心如猫挠,这删去的“四五页”究竟说的啥?不知多少人刨根究底皓首穷经研究秦可卿。

另外,大家注意批注中的一句话,“作者用史笔也”,意思此事并非脂砚畸笏亲历,而是其家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一段事,切记切记。

同样用“史笔”的,还有“元妃省亲”一段,从脂批中可知,“元妃省亲”是描绘皇上南巡之事。而此处亦用史笔,证明秦可卿之事对家族影响之大几可类比皇帝南巡,大到即使是惊天丑闻,也不得不遮遮掩掩地说出来。

何事这么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说还休?

令我哭笑不得的是,追查弋阳王历代背景时,这件遮遮掩掩的事它就这么直接蹦出来了,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看完整个事后,我目瞪口呆,秦可卿这千古之谜就这么解开了?

这事当时算是惊天大案,动用锦衣卫北镇抚司调查办案的,只是此事属大明皇族特大丑闻,后来朝廷不断消弭影响,所以直到今天很多人也不清楚,但史书上,却明明白白记着的。我用适当的篇幅,把这事介绍一下。

这件事发生在朱祁镇“夺门之变”前后,说到朱祁镇这人,我必须先“呸”一声,此人是皇帝中的垃圾,垃圾中的战斗机,就电视剧《大明风华》那位。人送外号“叫门天子”“带路皇帝”,土木堡之变、冤杀于谦都是他干的好事。

吐槽完毕,言归正传。

景泰七年,这时朱祁镇还在南宫软禁着喝风,皇帝是他弟弟代宗朱祁钰。

有一天,突然宁藩远支弋阳王朱奠壏密报,宁王朱奠培意图谋反,这个打小报告的弋阳王,就是朱耷兄弟的正宗祖先,隔几辈我忘了。

景泰帝朱祁钰大怒,遂命调查,此案前后牵连六七百人,最终查无实据,不了了之。这是前奏。

接着朱祁钰病重,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位,改年号天顺。

天顺五年五月,锦衣卫指挥使逯杲上奏英宗朱祁镇,锦衣卫侦知弋阳王朱奠壏“与母通奸”,朝野震惊,被告就是前面那个告状的弋阳王。

朱祁镇知道后,一样也是大怒,如此人伦大案,闻所未闻,却发生在宗室之中,他怒极在下令调查的谕旨中骂道:“此事乃天地所无有,禽兽中所不为,不幸于宗室中见之,朕虽欲隐忍不发,然祖宗在天之灵绝不能容!”

朱祁镇急令驸马都尉薛恒主持全面调查,要求务必弄个水落石出。

驸马都尉走马上任,调查之后回奏说没这事,其实我觉得也调查不出来什么,问当事人当然是矢口否认,谁承认谁傻。

英宗接到调查回报后,把锦衣卫指挥使逯杲叫来,问他怎么回事,逯杲一口咬定有这事,然后英宗就信了,下旨命弋阳王母子自尽,宁王朱奠培躺枪,罪名管教无方被削了精兵朵颜三卫。

以下是史料,没兴趣看可跳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天顺五年五月戊辰先是,锦衣卫指挥逯杲奏发江西弋阳王奠壏败伦事,既而有旨令体审,复以无是。事闻,上怒,即遣敕责问杲,杲惧得罪,仍以为实。上不得已,命王母子自尽,曰:无污我宗室。方舁尸出焚时,雷雨大作,平地水深数尺,父老无不惊愕,以为逯杲上罔朝廷,诬陷宗室,故有此异云。

这事有几个很奇特的地方,和皇室与宁王系之间的权力斗争有关,后文再讲。无论怎样,弋阳王朱奠壏被定罪“母子通奸”赐自尽了。

朱耷兄弟所属的弋阳王家族,我个人认为是有明一代,遇事最多的宗族,没有之一。

那么究竟有没有乱伦这件事呢,我倾向于有的,不然英宗不会下令二人自尽,如果没有这回事,完全可以明旨颁发天下,洗去弋阳王冤屈,朱明皇族也不至于因此事而蒙羞,受天下士人和朝鲜这类属国的鄙视和笑话。

这就是当时震动大明的“弋阳王逆伦大案”。

有人会问了,秦可卿与贾珍是翁媳、而弋阳王是母子,不一样啊。

不急,听我慢慢道来,虽然继续写这些乱七八糟的让我略显尴尬,但我知道你们喜欢看,只好继续写了。

无论翁媳、还是母子(有个词把此二事合在一起形容,实在难听,就不写了)。都是上辈与下辈亲属之间的不伦,换位描写,但意属雷同,所指不变,春秋笔法也。否则真按弋阳王史实写,那就什么都暴露了,因为弋阳王乱伦这事,在明史上是唯一的,甚至在宋明清几个朝代里,都是独一份,按史实写太容易让人对号入座。

但是,作者并非没有暗示真相,注意下文!

贾宝玉第一次进入秦可卿的房间,有一段描写,秦可卿屋里的摆设。

原文:...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这是一段相当关键的描写,历代红学家都在研究这段话,希冀找出秦可卿的真相。

我只讲重点:第一,这段描写中陈设用品均为皇族用品,表明秦可卿身份不凡,暗示秦可卿为皇室中人。刘心武对此有很清晰的解读。

第二,这些摆设暗示秦可卿实为淫荡之人,摆设中的涉及的女士们都是历史上的著名淫娃。这一点,各路红学家们也是公认的,在癸酉本没问世前,“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大家还不知道具体情节的时候,就根据这些摆设及后文一些描述,判断出秦可卿与贾珍有不伦之事。

第三,重点来了,这些物品中,涉及武则天赵飞燕的只有一样,偏偏涉及杨贵妃是两样。这是作者暗示读者“巨眼”一定要注意这个杨贵妃的提示。

一个提示是《海棠春睡图》,这图的固定内容是李隆基于沉香亭召杨贵妃做运动,知名典故。

另一样是“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我对作者是大写的服,这玩意都能想的出来。木瓜不是重点,重点是详细描绘的“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为何有这么长的一段形容?这是作者在暗示!

暗示什么?

暗示安禄山与杨贵妃的不伦之事。

这个八卦就大大有名了,就算今天,百度上也很多人在搜,哈哈。安禄山认杨玉环为干娘,据野史讲,安禄山与杨玉环有一腿。这野史说法不仅今天依然在流传,在明清两代也是文人骚客们人尽皆知的。

安禄山与干娘杨玉环有私!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前面弋阳王犯的事,同样的“与母通奸”啊。

一模一样,没有区别。

至于作者为何要选杨玉环来暗示,因为整个中国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母子通奸”的案例,就这一个,别无分号。

秦可卿确实暗指皇族之人,但不是“废太子公主”,而是朱耷祖上这位被赐死的弋阳王,死因,悬梁自缢。

由此,大家知道为何秦可卿判词上为何画着一位上吊自缢的美人了吧。

也应该知道秦可卿为何能越过婆婆尤氏,成为当家少奶奶了吧,因为弋阳王本身就是管理弋阳一支的当家人。

秦可卿死后给王熙凤托梦,指点王熙凤贾家命运并给出建议,正是她在以祖先的身份给子孙们指点出路。

她指点王熙凤祖坟旁边去买地置业,大家不觉得奇怪么?为何买个地还得去祖坟?祖坟那边地难道更好么?如果用贾府为曹府来解释,曹家是旗人,岂不是要去东北老林子去买?

按贾府是弋阳王府解释,文中所说祖坟是朱家的,朱家祖坟在哪?

在明孝陵,南京!

这是指点贾府,也就是弋阳王府转移财产去南京为将来避祸啊。

再说说秦可卿超规格葬礼。

秦可卿铭旌上写的“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我就不多说了,很多人解读过,朱洪武建立的大明朝。“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材秦可卿也能用得,弋阳王虽是杂王,但也是王爵,能用,没毛病。

四王八公来吊唁,原本也是使得的,宁藩本就是明朝诸王领袖,虽说死的是宁藩下属弋阳王,来吊唁一下也是应当,只是这弋阳王致死的罪名很是不堪,四王八公还齐至就有点奇怪了。

前面我略略点了一下,弋阳王之死,背后隐藏着当时宗室藩王与皇室之间刀光剑影的暗斗,当时土木堡之变刚过去不久,大臣将领及朝廷精兵一扫而空,而朱祁镇二次即位后冤杀于谦,不得民心,帝室力量降低到谷底,此时大明各藩王们蠢蠢欲动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弋阳王悖逆人伦固然有错,但朱祁镇不惜皇室颜面受辱,也要杀掉弋阳王,并借题发挥削去宁藩“朵颜三卫”的兵权,逼得藩王们也是人人自危,借丧事串联,暗中抱团取暖,为当时实情。

其实红楼中对此也有隐晦描写,譬如北静王语言拉拢、赏赐手链这些行为,给的是鹡鸰香念珠,这串珠子是“圣上赏赐”给北静王的,他却给了贾宝玉,御赐之物怎能给别人,这明显是大不敬。

而这鹡鸰香念珠有很深的含义,这珠子名字取自《诗经.棠棣》中“鹡鸰之悲,棠棣之威”,诗经这首诗,表现的是兄弟之间危难时,会互相帮助一致对外,一旦和平安宁了,却生了间隙而致兄弟相残。“兄弟倪于墙”这句话就出自这首诗中。

所以,这串珠子的名字包含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癸酉本中后来是北静王查抄贾府,此处做了铺垫,意即北静宝玉之间兄弟相残。

第二层意思是朱棣燕王系与朱权宁王系兄弟相残,当初靖难时本是一起打天下的亲兄弟,到了今天,两人各自的后代却自相残杀,朱祁镇赐死了弋阳王,兄弟倪于墙。

此处描写是真正表达了朱耷所属宁王一系对帝系的不满。弋阳王之死,历史上有不少人认为正是后来正德朝宁王叛乱的主要诱因。而这场叛乱,也改变了宁王嫡支和弋阳远支二者的命运,这个之前已讲过。而后来嘉靖封弋阳王一系为“宁府宗理”,代管宁藩,怕是也有些补偿此事的意味在内。

各位看官,找对了方向,是不是解读起来极为顺畅?这红楼梦,本就讲的是大明家事,如此严丝合缝的情节对应,岂不快哉!

这里给各位出个题,大家可以猜猜那位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是哪位?不是啥偏僻人物,明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这块我就不解读了,留白。

重要之处基本讲了,其他关于秦可卿的描写还有不少对应弋阳王之处,我就不一一写出来了。

解析秦可卿这段,足足写了四千余字,我已经精简了又精简,奈何背景资料太多,想说明白就少不了罗列分析。不知大家看到这里有些什么感悟,不过我写到这里,倒是真的悟通了一点:

不读明史,不解红楼!


解读的内容越来越多,牵扯到红楼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越来越多,评论区中出现了一个我觉得是非常高水平的提问,大意为“如果红楼讲的是皇族之事,那元春封妃是怎么回事,朱家人怎能嫁朱家人?”

问题极好,点个赞。答案其实在我另外一个答文中粗粗写了,在这里,我再细述一遍,一方面是解各位疑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讲的这段,本身也极其重要,可谓是红楼此书之主旨。

要解读元春,就必须将四春一块讲了,因为她们,作者在著作《红楼梦》时,是把四春当成一个整体看待的。

元春此人,书中乃宝玉亲姐,贾政长女,很早就入了宫,她的身份很是奇特,既是贵妃、又是贤德妃、同时是女官。

秦汉之后,历朝历代后妃制度都极其严格,主要是汉之外戚为祸,后世各朝代对此高度警惕,到了明代,后妃制度明确写在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里,是为祖宗家法,等于大明朝的宪法,任何人不得违背,包括皇帝。

明代后妃制度,前面几个品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贤淑庄敬、惠顺康宁,这个顺序不能乱,越靠前,位分越高,极其严格。

再看元春,书中屡称贵妃,但贤德妃的称号又是什么情况,凤藻宫尚书的女官位更是让人不解。

作者不可能不懂后妃制度,这么写其实是暗示我们,元春此妃位,乃是虚写。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元春的重大事件中,前八十回中“元春省亲”是隐写皇帝南巡,后二十八回癸酉本中“元春之死”是她带兵打仗,然后被构陷“勾结戎羌”而处死,这更是说明,作者是通过虚写元春这个人,带出一系列的他要讲明的重大事件和观点。这一点诸位看官,不可不察。

原文第五回元春判词:

首先是图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弓乃杀伐之器,“橼”代指“元”,说明元妃与刀兵之事有关,癸酉本中元春领兵与戎羌作战,前后呼应。

判词诗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清中期以来,红学研究者对这四句诗深入研究,至今没有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此诗读之,一股肃杀之气迎面而来,如果认为是单写元妃,那就大错特错,什么“元春进宫二十年”、什么“元春怀孕、一尸两命”等等解读,我只能说脑洞奇大,无论原文脂批,哪里就看出元春是怀孕的了?

事实上,这四句,是在写大明江山社稷的命运!是作者在借元春情节表达对明亡的思考和观点。

“二十年来辩是非”,字面意思,二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争论总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榴花开处照宫闺”,解释这句得费点心思,。

“榴花开处”,是指石榴花开的时候,每年五月,农历三月中下旬。这个时间,在明末是一个指向性非常强的时间节点,因为,北京城就是在三月十九这一天破城的,崇祯皇帝也是在这一天自缢身亡的,明亡矣!

照宫闺”,照通罩,亡国的不详气息笼罩了整个皇城。

三春不及初春景”,这句最难,想说清楚,就必须得把四春一块说了,也罢,那就一起讲了吧。

“三春”这个词,曾多次在红楼中出现。

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说“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脂批侧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梅溪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

还有,“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这是惜春的判词。

由上可知,“三春”这个词对作者和批者都极其重要,并且一看到这个词,就难过的不能自已。这是为何?

关于“三春”的事我思考了很久。

红学研究中,对于三春解释,有认为是讲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的,三春各自走后,贾府确实是由盛转衰;也有认为是讲三年的,三年后贾府被抄家,树倒猢狲散。

我个人比较支持第一种看法。

贾府四春,放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背景下,亦有代指。

为何贾府四女以春为名?春者,万物之始,枯木逢春也。这应是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切的愿望,他在惋惜明朝,并暗指出大明前后四个政权的结局。

先说元春经历,癸酋本中元春结局,她以妃子身领兵出战,后被“与戎羌勾结”罪名凌迟处死,而恰恰明末有一大名鼎鼎之人就是被这种罪名凌迟处死的,袁崇焕。

癸酉本中,元春死时给贾政托梦,摘取一段原文:

元春对贾政哭道:“儿今日才知悔悟,做了官的功劳再大也抵不了一句谗言,儿也没有好说的,只是告诉父亲回去要快抽身逃命要紧。再不回去告诉家人,怕是来不及了。”【眉朱批:闻此言只让人涕泪交流】

注意上述原文中标出的黑体字,不是袁督师真实写照又能是谁。

袁崇焕虽说平台召对时对崇祯讲了“五年平辽”的大话,但要说他勾结后金,确实也不太可能,袁崇焕应该是冤死的。而癸酉本中,眉批中也在元春托梦这段中点明了:

【眉朱批:原来不是是“园”、“猿”、“圆”,是冤也。可叹!可悲!】

元者,袁也。

再看二十二回中元春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的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个灯谜说是爆竹,但我看来应是指大炮,结合上下文看,这灯谜就是暗指“元春”功成名就之举,宁锦大战中袁崇焕大炮建功一事,史料上一直有说,此战大炮轰伤了努尔哈赤,导致他回去后不久就死了。

元春省亲春风得意之时,恰恰是贾府烈火烹油之际,也是明清战争中大明宁锦大战获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此时大明希望在即,一切都非常贴合,元春,影射的是袁崇焕,也影射了大明正统王朝。

其二,元春省亲点了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

脂批明确指出这四部戏有伏笔,其中元春死因与第二部《乞巧》有关。

《乞巧》讲的是李隆基与杨贵妃马嵬坡士兵哗变,逼迫李隆基将杨贵妃赐死的故事。

袁崇焕之死,也与兵变有关。

崇祯将袁崇焕下狱后,他手下祖大寿惊惧不已,直接带领关宁铁骑跑回了山海关,此乃不折不扣的兵变,直到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方才将其召回。

史载:帝取崇焕狱中手书,往召大寿,乃归命。

带兵大将私兵化,取死之道。崇祯安抚好了回来的祖大寿和关宁军。但由于北京被围,此时朝野上下及百姓士民对袁崇焕恨入骨髓,杀袁崇焕之声不绝于耳,崇祯也犹豫过,但最终还是杀之,凌迟,京城百姓争相食其肉。

对于袁崇焕之死,我不持任何意见,他在那个位置,虽前有功劳,但一旦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时,就必死无疑。这是关键历史时期关键人物无法摆脱的命运。

元春这个人物角色塑造是相当复杂的。她省亲的时候,借她之身,用“史笔”描绘了皇帝南巡这件大事,而她的死,又影射了明亡清兴中的关键人物袁崇焕。

因此,元春,可看做是大明国运的化身。

回到“三春不及初春景”这句诗,讲的是后面“三春”不及元春的风光,暗指后面南明的三个政权,比不上大明正统王朝。这个解释,在我把迎春、探春、惜春解析完后,你就真正明白了。四春,本就是一体四面。

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兕念si。

虎兕,都是猛兽,其中“兕”这玩意,西游记中出过场,太上老君的座骑,拿着圈圈打遍神仙无敌手的金兕大王也。

你以为它是牛?错了,人家是长的像牛,但嘴巴上方比牛多个独角,上古凶兽。

到底是什么,要用虎和兕这种猛兽来形容,而且二者一相遇,就什么都完蛋了。

论语有云: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

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虎兕(指其他势力的军队)猛兽出笼,国家遭难,究竟是谁的过错?

这是作者在借典故,对大明亡国之事的灵魂拷问!

虎和兕,一指流寇,一指满清,内忧和外患。

我们知道的历史是,当李自成闯军与后金军队一南一北夹击,明王朝两线作战,当闯军攻破北京城,与后金军相逢于山海关下时,大明正统,亡!

这,才是虎兕相逢大梦归的真正含义!

如果觉得我写的还行,别忘了点赞,答主爪机打字忒辛苦了。

当你把元春视作大明国运的化身时,这首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是如此的贴切和合理,这是创作团队在追忆反思大明亡国的原因,是对大明亡国的不甘与无奈。

脂砚斋批元春是全书的“大过节大关键”,此言不虚。

大明正统王朝的结果,就隐藏在元春结局里,作者已说的很清楚,虎兕相逢大梦归,叹、叹!

元春大致写完了,由于元春人物形象太复杂,她的经历蕴意也太深刻,所费笔墨极多,后面三春,相对而言,就简单许多。

迎春、探春、惜春,讲的是南明史。诸君是否还记得我前面说的,四春其实是影射大明王朝前后四个政权的结局,如今元春已讲完,其余三种待我一一解来。

迎春,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明末有一人特别符合这判词,南明弘光帝。朱福八于崇祯十六年封为福王,就藩洛阳,福王一系,为当时帝室近支,顺位程序非常靠前。据说朱福八这人是比较老实的,与迎春这“二木头”也颇为符合。

大明北方沦陷后,朱福八跑到江南,当时崇祯煤山上吊的消息也传了过来,南京一套班子马上另立朝廷,当时可立的朱明宗室众多,朱福八在江北诸镇的兵权支持下,登上皇位。

但是江北诸镇一帮子军阀,如黄得功、刘良佐之辈,以天子恩人自居,欺虐南京小朝廷,南明弘光朝仅存一年,弘光帝被俘斩首于菜市口。红楼痛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弘光朝存世一年,迎春嫁与中山狼也刚好一载,便都烟消云散了。孙绍祖,这恶狼在书中不就是武夫么。

山河飘摇之际,南明弘光帝的即位,为当时的大明江南半壁打了一针强心针,是为“迎春”,大明臣民们依旧怀着对故国的深切期望。

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影射南明隆武政权,弘光之后,隆武于福建福州登基称帝,领导抗清大业。史载兵败被杀,但野史上也说他在福建上船跑到了海外,大概东南亚一带,即使到了康熙朝时期,“隆武帝”和“朱三太子”们一样,还时不时冒出来,可见其号召力。隆武帝如非末世,算的上是一个有为君王,可惜天倾难覆。

探春书中是个有能为的,结局却是远嫁他方,去国千里,隆武恰恰在民间反清志士中也是被描绘为出走海外,正是影射了隆武政权。

最后一位惜春,影射的是永历政权。

有很多人解读香菱影射永历,这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在这里我再讲详细一点。

癸酉本中,香菱被夏金桂用牛筋线勒死,永历则是在昆明蓖子坡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至于是不是吴三桂亲自动的手,查不到资料,我也不知道。

注意以上二人的死法,都是勒死的,而明时弓弦通常由牛筋线制作,凶器也一致。

再有,夏金桂这个名字,夏者,华夏也,金者,满清也,偏偏名字最后还缀个“桂”字。这明明就是暗讽吴三桂先事明,再事清,蛇鼠两端反复无常。夏金桂影射的就是吴三桂,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说,香菱之死对应永历之死是完全没问题的,由于二者对应特征太明显,香菱判词也就不再解析了,明摆着的事,多说无益。

但是,为何我又讲惜春是影射永历政权呢。

因为香菱影射的是永历这个人,而惜春指代的是永历政权,这二者是不同的。

先看惜春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此人,在探索过程中曾久久的困扰过我,她究竟是谁,为何她的结局如此与众不同?所以本文会对惜春浓墨重彩一番。

一切还得从判词中找寻,她的判词须得细细研读。

“勘破三春景不长”,这句没什么好说的,讲的很直白,大明朝廷、弘光朝、隆武朝的光景都长不了。

“缁衣顿改昔年妆”,这句有点意思了,汉家衣冠不是乱穿,什么阶层穿什么服饰自有规制,穿黑衣明代是很忌讳的,而缁衣特指黑色的僧衣,讲个案例,朱老四第一谋士姚广孝,是个和尚,俗称“黑衣宰相”,因为他平常穿的就是缁衣。

这句说明什么呢,说明惜春后来信了佛!

第三句“可怜绣户侯门女”,没什么可多说的,字面意思理解就好,可怜一位豪门的好女儿。

重点在第四句:独卧青灯古佛旁。

表面看来,就是讲惜春出家当了尼姑,这也符合惜春书中结局。

但更深层来看,此句大有玄机。

大家读红楼,一旦遇到重要诗句或人名中出现“朱、明、金、清”等几个字或者同音字,一定要多读几遍,通常这些字都是有代指。

这里便出现了一个“青”字,通清,满清。

独卧青灯什么意思呢?九州中原大地上,在那清廷之侧,也就剩下一个独苗是归属残明的了。

那惜春究竟影射哪个南明政权呢?这个不难找,存世最长的那个政权就是。

郑氏台湾!

郑成功有永历朝有关系吗?有!国姓爷先是归属于隆武朝,后来隆武失败,郑氏台湾便遥尊永历帝为正统,奉南明永历朝为正朔。

所以,永历帝之后,继承南明法统的便是郑氏台湾,一直到清康熙统一台湾为止。

郑成功是信佛的,台湾今日之佛教昌盛,便是郑成功传入台湾的,这一点在台湾史料记载中比比皆是。

那郑氏台湾,南明的实际存续者,汉家衣冠的唯一留存之地,奉大明正朔在满清身侧,静静独卧了二十二年。

这才是真正的“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指代谁,已是不言而喻。

以上所言,正是秦可卿托梦时所言“三春过后朱方尽”,三春即指代朱明王朝的最后三个政权,“三春”去后,再无朱姓江山,“各自须寻各自门”,而各地各路的宗室和士大夫们,也就只好是各寻出路了。

回顾前面元春判词中,作者与批者一遇到“三春”这个词,就悲从中来,至此疑窦解开,朱耷兄弟和创作者们都是明朝遗民,心中怀念故国,南明三个政权寄托了他们无数希望,最终依然烟消云散,怎能不痛彻心扉。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红楼第一回第一首诗,刻在石头背后的: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脂批侧批:书之本旨!

红楼全书一直在讲通灵宝玉,本是女娲补天留下的一块顽石,在世间流浪一圈后,最终回到青梗峰,依旧是块顽石。文中前后呼应,实为妙笔。

朱耷身为朱明皇族宗室,年轻时怕是也做过反清复明的大梦,到得后来,眼看着皇族的兄弟叔侄们创立的南明政权一一失败,便真正醒悟过来,这清,反不了了,明,也回不去了,无奈而又痛苦的写下卷首这句:

无材可去补苍天!

煌煌巨著,就此开始,朱耷之不幸,我等之何幸。

看到这里,诸位还认为“江宁织造府曹公子”能写出红楼这样的书么?就算曹寅本人,何曾经历过本文所讲之国破家亡之痛,何曾见过自家兄弟姐妹一一死于屠刀之下,又何曾能有白骨如山激起的“补天”之志?曹家满清包衣,终究只是个“心中有辫子”的奴才罢了。

只有朱耷,朱元璋十世孙,大明皇族,才是初稿作者,也是脂砚斋,也是石兄,也是玉兄,是二分之一的贾宝玉,还是“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有宝光”的癞头和尚,大约还是N分之一的曹雪芹。

本次更新就到这里吧,附浮休道人诗一首,以示我对先贤们的敬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今天更新之前,我要再次致敬刘心武先生,我一直坚持认为,刘先生的探索是极具价值的,包括所有的红学先驱者们的探索都是有价值的,只有当一条条错误的道路被证明后,后来的我们才能真正打开那扇通向光明的大门。

很多人不清楚,为何专家和爱好者们都爱研究秦可卿,甚至由此发展出一项红学的分支学问——秦学。

答案:因为脂批明确指出,书中秦可卿用的是“史笔”。

何谓“史笔”?

即真人真事!作者如史官一般,如实而准确地记录。

太史公著《史记》,身受宫刑而不悔,这便是史官之精神。

而红楼梦中,作者们乾坤大挪移使得极为666,隐藏很深,我们后人解析红楼,往往只能抽丝剥茧,力图寻找其中的蛛丝马迹。

而秦可卿,既是如实记录,当然就是最好的研究对象,也正因如此,我才找出了她的原型弋阳王。

但是,孤证不立!

因此今日,我将另外给出一条铁证,以期双证并立,这个证据也是我之前给大家留下的谜题——义忠亲王老千岁他究竟是谁!

这位老千岁,在书中他的棺木被秦可卿用了,原文中关于他的描写只有一句话,但围绕他的研究,估计各种论述超过百万字,堪称红楼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原文:“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做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甲戌侧批:所谓迷津易堕,尘网难逃也。】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蒙侧批:“坏了事”等字毒极,写尽势利场中故套。】就不曾拿去。现今还封在店里,也没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罢了。

注意以上标黑字体下划线这句话。

无数人都想找出这位老千岁究竟是谁,可惜从来没人成功,要不牵强附会、要不似是而非。刘心武先生其实已经最接近真正的答案,但是,却因断代有误,而功亏一篑。

原文中这句话,透露出一个极其重要的词,“亲王”!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仅次天子一等。

在明代,非皇帝亲生儿子,不得封亲王。

很好,这说明这位老千岁是皇帝的亲儿子,注意,这个皇帝可以当今圣上,也可以是前代皇帝,而“老”字说明他年龄还比较大。

第二个重要的词:坏了事。

这个词信息量很大,一位皇帝的亲儿子,授爵亲王的天潢贵胄,当今天子的亲兄弟或亲叔叔,居然“坏了事”?而且坏事的程度很严重,连准备好的棺木都用不上。

明代亲王,属帝国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几乎算是拿了免死金牌,抢个民女霸占点良田甚至杀几个小民,都算不得什么大事,皇帝最多下旨斥责一番,罚酒三杯写个检讨也就过了。

唯有一种情况,才会让亲王也“坏了事”。

谋逆大罪。

这说明这位名叫“忠义亲王”(我一直觉得脂砚斋和曹雪芹很有幽默感)的老王爷犯的事多半是谋逆,话说这世间值得一位亲王念想的,怕也就只有皇位了。

之前我讲的秦可卿的原型人物是弋阳王朱奠壏,此公在天顺五年,即1461年,因“母子不伦”被朱祁镇赐死。

那么,在他之前,是否刚好有一位“坏了事”的亲王呢?

有,且只有一个,而且是整个大明276年唯一一个坏了事的皇帝儿子亲王,另一个没坏事,而是成功了,成功的这位叫朱棣。

史载:洪熙元年,汉王煦叛,帝亲征。

这位起兵造反的就是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汉王朱高煦。

1425年仁宗病逝,当时还在南京的朱瞻基飞马直奔北京城,朱高煦派兵半路截杀,结果朱瞻基金蝉脱壳潜入城里即刻继位登基。

汉王朱高煦一看不好,立马在山东乐安起兵叛乱。朱瞻基稳定朝野后,即御驾亲征,带兵去砍叔叔了。朱瞻基大军到后,双方兵力悬殊,朱高煦只得出城投降,投降后并未被杀,宣宗将其带回北京圈禁起来。

故事还没完。

后来有一次朱瞻基去圈禁处看望亲叔叔过的如何,朱高煦则趁朱瞻基不注意伸腿把皇帝绊了一跤,朱瞻基又气又怒,下令,呃,把朱高煦烤了,烤了...

我对这叔侄也很是无语,朱高煦你一劳改犯,好好改造争取减个刑不好吗,在监狱里还敢挑衅来探监的皇帝,那你当初干嘛投降呢。

而朱瞻基也是够混,气不过赐死就是了,好歹给亲叔留个全尸吧,何必把人家给烤了呢。大家不要理解错误,这个烤,是烧烤的烤。

朱高煦被逮住的那一年,是1426年,圈禁时大概还活了几年(圈禁了多久没史料),而弋阳王死于1461年,书中薛蟠讲,这棺材板是他“父亲”受义忠亲王之托准备的,没毛病,时间恰到好处,完全对的上。

义忠亲王老千岁,没错了,就是你,朱高煦。

截止今日,我从八大山人和牛石慧入手,层层抽丝剥茧,为诸位一点点揭开红楼隐藏的秘密,困扰红学数百年的一个个谜题如庖丁解牛般轻易解开,我当初和你们一样,一样的难以置信,一样的感叹莫名。

有时夜深人静,苦苦寻找资料而解开一个又一个谜题之时,喜悦之余,仿佛能看到脂砚畸笏雪芹等诸位先贤,他们隔着三百年的时光与我静静对望,静寂的世界中,一曲高山流水正在流淌。

他们因文字狱而不得已深藏于红楼中的秘密,我相信即使他们九泉之下,也希望后人们能真正解开,字字啼血,句句含泪,如此文字,岂能永远没有真相。

下一期,北静王!


北静王,一直以来,在红楼读者和研究中也是热点人物,这位四王八公之首,亲至秦可卿葬礼,送给贾宝玉御赐之物“鹡鸰香念珠”,话里话外拉拢贾家,这些在之前已有相应解读,那么,这位“北静王”究竟何人?既然他出现在秦可卿葬礼上,那么以史笔记录的这一段,历史上必然有真实原型。

正式探索北静王之前,先额外谈点,评论区中有谈到秦可卿是朱常洛,义忠亲王是代宗朱祁钰,在此统一解释一下。

明制,藩王不得进京,尤其是皇帝大行期间。朱棣的例子出来后,更是规定严格,皇帝去世,京中无帝,藩王进京登基即位咋办,怕是大战马上爆发,所以无论皇帝还是文官都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而秦可卿葬礼是北静王亲至,四王八公当家人都到了场,所以,秦可卿不是死于京城。

其次,代宗朱祁钰是正常病死的,而不是“坏了事”,一位当朝皇帝,实在没有“坏了事”这一说法,当时太后还在,于谦还在,内阁诸大臣还在。还有一些其他证据,就不一一例举了,有不同猜想很正常,但终究一切还是要归于史实。


要解开北静王之谜,得先从贾赦说起。

贾赦的死因,历来就是个谜,作为荣国府长房长子,悄无声息的就突然从书中彻底消失了。

七十六回原文:贾母听说,笑道:“这话很是,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庚辰双行夹批: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

注意其中尤氏“孝未满”,“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

至此,我们从贾母与尤氏中状似无意的一句话中,我们才知贾赦已死去两年。

嫡长子之死竟是如此轻描淡写?死因呢?葬礼呢?后续交代呢?一概没有,大有玄机,一定有内幕,我的八卦之心立刻熊熊燃起,作者又在向我们暗送秋波了,诱惑着我们去探究和解谜。

为何作者将贾赦之死借贾母之口,如此隐晦地讲出?而且批注者怕读者不明白,还特意点明了“却是算贾赦死期也”。

红楼书中,凡有批注者,必是关键。如果再涉及到主要人物的死亡,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贾赦死因,究竟为何?

我们必须看看贾赦之前做过什么,才能追查他的死因。

这一段原文截取较长,第六十六回:当贾琏正在小花枝巷的新居,和尤二姐、尤三姐一起讨论尤三姐的终身大事,他的心腹小厮兴儿,来请贾琏:“老爷那边紧等着,叫爷呢!小的答应往舅老爷那边去了,小的连忙来请。”听见父亲召唤,贾琏赶忙骑马去了。

很快,隆儿又来回尤二姐:“老爷有事,是件机密大事,要遣二爷往平安州去,不过三五日就起身……”

贾琏的这一次平安州之行,见了节度,完了公事,节度又嘱咐他十月前后还要再来一趟。十月,贾琏再次去了平安州。等贾琏这一次回来,事情应该是办完了,贾赦也十分高兴,“说他中用,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名唤秋桐者赏他为妾”。

从文中可知,贾赦命儿子贾琏去平安州办了一件“机密大事”,由于贾琏办的好,还把秋桐赏给了他。平安州接头人是平安节度使。节度使,是带兵将领,安禄山起兵造反前,就是范阳节度使。

并且,贾琏到平安州还不只去了一次,而是去了两次。

明制,藩王或宗室结交地方武将,斩!

看来,贾赦死因就是这个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虽说明代宗室不得与地方武将交往,但实际上不少宗室还是与武将有交流的,比如,一起做点生意,比如,给亲戚走个门子买个官,甚至,正常的公务往来也是有的。

对此,皇家及东西两厂锦衣卫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犯事,也就由他们去了。

除非真是犯了事,才会按律处理,而如果罪名严重到足以处死宗室,那么这条罪名一定是:

结交武将,并意欲图谋不轨!

贾赦与平安节度的“机密大事”,八成就是这个了。

否则作者不会在书中讲的如此隐晦不明,并且贾赦死因葬礼以及后续一概没有,因为家里亲戚参加造反这事,实在没法直说啊。

而真实历史上,恰恰朱耷所在的宁王一系家族,发生过一次整个明代甚至后世都极其著名的藩王之乱——宁王之乱。

红楼作为朱耷兄弟的家族史,写书时,如此大事,怎能视而不见,那么,隐写,正是最好的方式。

贾赦这一段,便是隐写。(关于贾赦死期这段批语,有些争议,我主要采信的是比较主流的看法,不影响后续北静王的解读,特此说明)

联系到之前北静王在秦可卿葬礼上赠珠的奇异举动,可见北静王实有不臣之心,他确实在拉拢贾府,只是最终拉拢到的人并非宝玉,也非贾政,而是贾赦!

那么,北静王的人物原型是否宁王呢。

我的答案:是!

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使用宁王这个称呼,宁王只是简称,事实上,第一代朱权的名号为宁献王,而历史上参加弋阳王葬礼的,正是:

宁靖王!

宁,大宁也,明北方战线军镇,以前我讲过这地方是在喜峰口外,现在内蒙赤峰的宁城县,宁王朱权时期,辖地九十余城,明代最大的军镇之一。

宁,即指北方,靖者,静也,合起来便是,“北静王”也。

其次,北静王乃四王八公之首,而宁王一系,也是以宁王为首,弋阳王、乐安王、建安王等等为次。

第三,北静王名为水溶,这是一个极其奇怪的名字,溶字偏旁三点水,也是水字。所以,水溶此名,实为“水容”。

宁王之乱的主角,名为朱宸濠,朱是姓,宸字是朱元璋定下的辈份,都是固定的,这两字没什么可研究的。

而最后一个字,则有说头了,濠字意思,一是江河名,在安徽凤阳,濠水;二是指护城河。以上无论哪种解释,都是江河之属。

江河干嘛的,容水之处,文言:水容也!

北静王,实是影射宁王之乱主角朱宸濠。

之前我就讲过,朱棣忽悠弟弟宁王朱权“事后,中分天下”,但最后食言而肥,并把宁王封到江西,埋下了宁王叛乱的伏起因。

而他曾孙朱祁镇又杀了弋阳王,帝室与宁王系关系更为紧张,而弋阳王之死,是后来宁王叛乱的直接诱因。

叛乱导火索则是后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后,与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关系极其紧张,执政基础受损,帝弱而藩强,加之之前的种种前因,朱宸濠顿起取而代之的心思,他内结宦官,外结大臣,中外称颂,又忽悠朱厚照恢复了宁藩的“朵颜三卫”。

这些朱厚照不是没知觉,他抱怨过:“百官贤当升,宁王贤欲何为?且将置我何地耶?”

哈哈哈,朱厚照还是清楚的,宁王再升一升,怕是他这个皇帝就得挪挪位置了。

宁王之乱最终被王守仁所平定,宁藩当时共计八支,含朱宸濠一支共五支起兵反叛,弋阳、乐安、建安三支则老实做人,贾赦,便是指代参加叛乱的宁藩五支,这与前文讲到的“荣禧堂之谜”也对应上了。

因此他在书中才有那番“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些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这是他看不起读书做官,而要去从龙军功授爵了。

这番话,怕是当年参加宁王叛军的宗室子弟们曾经说过的。

北静王和贾赦的解读,大概到这就差不多了,只是,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平安州,究竟是哪里呢?

这次就不按前面“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方式”出谜题了,我直接告诉大家答案:

安庆!

至于原因,大家一查史书便知,惯例,留白。

感谢大部分知友对我的支持,也感谢不同意见的反对者们,正因你们的存在,迫使我不得不完善着各种细节,之前我提出的种种观点,犹如一块璞玉,尚未打磨,你们的质疑,则是玉刀,越是锋利,越能打磨出真正的美玉。

最后,致敬所有红楼梦探索过程中的先驱者们!

(爪机打字,偶有笔误,感谢热心的知友们,我只能说,各位看的真的细致,感谢感谢)


这次讲一讲红楼扑朔迷离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少时读红楼一个大大的痛点。

贾府的人似乎都会瞬间移动,一会都中、一会长安、一会金陵,真真是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我相信大家对此也是感同身受、同病相怜。

如果将贾府所在地理位置,代入南京城,无论如何,都读不通,举几个例子。

第二回贾雨村说去石头城经过贾府旧宅。疑问来了,为何贾府旧宅也在南京?此为第一个疑虑之处;

略过此处,继续读下去,第三回讲王夫人和凤姐拆一处金陵来信,这“金陵来信”又是什么情况。此为第二处矛盾;

第五回凤姐判词“哭向金陵事更哀”,和前面“金陵来信”一样的莫名其妙,此为第三处矛盾;

直到三十三回贾政暴打贾宝玉,贾母气极说要带王夫人和宝玉回南京。

从前面几个例子,可见贾府根本不在南京城,只有贾府旧院在南京。朱耷为宁王朱权一系后裔,老宅在南京那是理所当然,大明开国之时,朱元璋定都就是南京,北京是朱棣靖难后从南京迁都过去的。

那么书中故事究竟发生在哪里呢?别急,待我一一解析。

先看文中出现的一系列主要地名,都中、金陵、南京、神京、京城、苏州等等。

这其中,最紧要的是“都中”二字,原文第三回,贾雨村带林黛玉去贾府前后,这个“都”字便出现了好几次,节录如下:

......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

......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岂不两便。”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门前投了。

以上原文说明了三点:

一是冷子兴、贾雨村、林如海等人所说的“都中”是同一个地方;

二是,这个“都中”是贾府所在城市;

三是,从苏州去“都中”走的是水路。

加之前面已证,“都中”并非南京,因此,综上即可判断贾府所在“都中”是个通水路或离水路不远的城市。

以上这段话还出现了一个词,“神京”,后文之中,也多次出现“京”字,上下文关联一读,“京”即指“都中”,南京已排除,而明清两朝,京城是北京,那么“都中”是否就是北京城呢?

我的答案:不是!

第六十九回原文:

旺儿领命出来,回家细想:人已走了完事,何必如此大作,人命关天,非同儿戏,我且哄过他去,再作道理。因此在外躲了几日,回来告诉凤姐,只说张华是有了几两银子在身上,逃去第三日在京口地界五更天已被截路人打闷棍打死了。

“第三日在京口地界五更天...打死了”。

京口在哪?

今江苏镇江,目前镇江的主城区就叫京口区,辛弃疾写《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句千古绝唱,书中所指京口即镇江,有此文豪背书,不可能有歧义。

那原文这句话就值得深思了,从“都中”三天就能到镇江,如果“都中”是北京城,这事根本不可能,今天走高速北京到镇江1028公里,开车差不多12小时。

有人会说,三天不是不可能,我派人800里加急,一天400公里,换马不换人,不吃不喝刚好三天能到。好吧,我再说个残酷的真相,800里加急也到不了,高速是一千公里出头,那是今天逢山打洞、遇水搭桥的结果,换明代北京到镇江翻山越岭,遇河而绕,两千公里距离都算少的。

以上,是来自原文中的证据。

再有俞平伯大师也曾考证过,贾府之中,是典型江南水乡园林,植被多是南方植物,尤其是芭蕉,明代北方气候寒冷,芭蕉无法存活,这些都证明贾府的确在南方。

所以,贾府在北京之说完全靠不住!

那贾府既不在南京,也不是北京,那它究竟在哪?

又得回到朱耷兄弟俩身上找答案了。

之前已讲过,朱耷兄弟是弋阳王子孙,那这贾府和大观园就应是弋阳王府了,一个王府,有大观园这等景色,那是再正常不过之事。

那么弋阳王府在哪呢?

这点要感谢研究八大山人的专家们的考证了,弋阳王府,在江西南昌!

南昌到镇江就近多了,600公里,快马加鞭加上走点水路由长江顺流而下,三日到镇江地界不在话下。此为其一。

其二,南昌属典型的南方气候风貌,正该长竹子、芭蕉等植物。

其三,注意了。南昌别称“洪都”,书中叫个“都中”岂不是理所当然。

那“京”字如何解释?

图样图森破。古时不是只有皇帝住的地方才叫京城,亲王或藩王住处,亦有“王京”之别称,国王之京,仅次天子所居一等,宁王府,也同在南昌。

如果你将南昌代入贾府所在“都中”,会发现读起红楼来地理位置无比清晰,逻辑极为合理。

至于“长安”这类地名,作者早在卷首凡例(阅读说明)里讲了,假的,如果你真信了是西安,我只能笑而不语。

最后,再谈一个证据,原文第一回摘录:......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戌侧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甲戌侧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芸轩。】

文中“昌明隆盛之邦”,脂砚斋特意点明“伏长安大都”,前文已述,“长安”是假称,此处实指贾府所在之城市。

其中关键,在于“昌明隆盛”四字,如若不深思,大约读者会当作个形容词,则又被作者瞒过去了。

南昌,宋元时期,称为隆兴。“昌明隆盛”四字中,“昌、隆”二字,实为暗点南昌,所以脂批才指出:伏长安大都。

巧合吗?大概不是。

中国名城历代古称中,“昌、隆”均含的,唯有江西南昌城。

据考证,弋阳王府在明代南昌城东湖边上,依湖而建。

原文第十八回摘录:......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只见清流一带,势如游龙,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的如银光雪浪......更兼池中荷荇凫鹭之属亦皆系螺蚌羽毛之类作就的......船上亦系各种精致盆景诸灯,珠帘绣幕,桂楫兰桡,自不必说。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

元春省亲这一段,乃是“史笔”皇帝南巡,元春所登之舟,当是硕大的龙舟。大观园中,水陌交错,“池”、“石港”等描述,可见园内水面面积不小,也只有较大水系,才能通行龙舟。

弋阳王府建在东湖边上,才能有此水系规模。附一张明清时南昌城图,红框处便是弋阳王府所在。


至此,贾府之位置,也算清晰明了许多,各位以此位置再代入书中读之,以往地理不明之处,当可迎刃而解。

看到此处,诸位莫要忘记点赞、关注一下,后文依然惊喜不断,握手。

惯例,这次也附诗一首结尾,就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吧,辛老,谢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评论区要求写黛玉和宝钗的呼声很高,仔细斟酌了一下,是该讲一讲钗黛的一些事了,也是为了后续解读作一些整体概念上的铺垫。

钗黛二人,终究是金陵十二钗之首,红楼一书的女主,讲红楼,就绕不开这两位绝代佳人。

那就说说著名的“钗黛合一”吧,不过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真相浮现之时,也不知你能不能接受。

1923年,俞平伯在其著作《红楼梦辨·作者底态度》一文中,强调曹雪芹所作的前八十回小说对钗、黛的描写是对等的,并没有强烈的褒贬之分,并用了大量的原文一一进行对比和论证,令人信服。

这一观点抛出后,虽未终结大部分世人“重黛轻钗”的传统思维,但至少将钗黛并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而在原文和脂批中,关于“钗黛一体”,也有不少原始资料予以证明。

比如,薛宝钗专曲《终身误》,林黛玉专曲《枉凝眉》,是对等的。

再比如,两人判词是合二为一的: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还有,书中第四十二回总批:“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也。”

这条批语,似乎表明钗黛在写同一个人,但遗憾的是,书至八十回后,再无下文,高鹗续写,却并非作者本意。

直到癸酉本出世,黛玉宝钗的结局我们终于知晓,符合二人判词之际,也对应上了《好了歌注》中的“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明明写的是两人,为何脂砚偏偏要告诉我们是一人?

很多人对此做了大量研究,甚至非常细致地对比钗黛的异同,仅知乎上这样的资料就极多,对比者都试图找出“钗黛合一”的证据。

虽然批注者有所提示,

第五回原文:宝玉听了此曲(枉凝眉),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但其声韵凄惋,竟能销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问其来历,就暂以此释闷而已。【甲戌眉批:妙!设言世人亦应如此法看此《红楼梦》一书,更不必追究其隐寓。

注意上面标下划线的脂砚批注,“更不必追究其隐寓。”

这表明批者并不赞同看官们去了解《枉凝眉》《终身误》二曲背后的真相,换句话说,作者和批者不希望读者知道宝钗和黛玉的真相!

但他又忍不住告诉我们:钗黛一体。

继续看五回原文: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甲戌眉批:“怀金悼玉”,大有深意。】

而且同样第五回,忍不住告诉我们:怀金悼玉,大有深意。

从以上可知,作者和批者的心情是矛盾的,欲说还休,似乎想倾诉,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是为什么?

想找到答案,就必须找到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原型!

各位,我接下来的这番考证,大概困扰红楼读书人三百年的钗黛原型人物,今日怕是真的要浮出水面了,请你集中注意力,看下去。

朱耷,江西南昌人,朱明宗室,西江弋阳王孙,号八大山人、雪个和尚。

宗谱中他的本名:朱统?,问号这个字,世间所无,只知写法为:上林下金。


此字上林下金,世间岂有如此巧合之事?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问题,暂时别急,待我讲完。

1644年,北京城破,大明亡;

1645年,朱耷19岁,清军南下,攻破南昌,宁藩九十余口被杀,其中便有朱耷的父亲朱谋(堇加鸟),朱耷痛失老父,悲痛欲绝;

大约陪伴妻儿一年后(此段史实不详),朱耷离开妻儿到深山中开始为老父守灵,也是为了逃离清军追杀。

1648年,清军二次南下攻破南昌,屠城,南昌二十余万军民被杀,这一次,朱耷痛失爱妻,爱子被夺下落不明,也有可能死于乱军之中。

我以冷静的笔触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在此之前很久,就已经悲伤过了,我知道这是历史,但这不妨碍我情绪上的愤怒,即使刚刚写完的现在,怒火依然再次升腾!

以上这段史实,也许就是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却在癸酉本中持剑杀敌的原因。当清军入城后,整个弋阳王府包括朱耷妻子在内,除了拿起刀剑拼命,还能有其他什么办法吗。

更是癸酉本中为何有贾宝玉一年后返回,在树下找到黛玉尸骨这个情节的原因。朱耷在外给父亲守灵,待他返回家时,弋阳王府已是白骨累累,他除了含泪找到爱妻之残骨,心如槁灰般将她掩埋入土中之外,还能做什么......

这正是黛玉《葬花吟》中所唱的那样: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前八十回也好,癸酉本也罢,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讲的是同一个人,是他心中的唯一的那位挚爱,他的亡妻。

他将与妻儿分离、妻子去世的经历,分别写进了林黛玉、薛宝钗的身上,所以脂批才告诉我们:“......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也。”

那为何癸酉本中宝钗后来又嫁与了贾雨村?

癸酉本中,在贾宝玉离开贾宝钗时,他已写完了亡妻的经历,在此之后的贾宝钗,就已经不再是他心中至爱的化身,而仅仅是一个笔下的人物了。

失去妻儿五年后,即1653年,朱耷于江西介冈灯社正式拜耕庵和尚为师,法号刃庵,遁入空门...

之后不知若干年,他提笔写下了红楼梦的初稿,书中两位绝代佳人,取自他姓名中最后一字,即“上林下金”的那个字,一位唤作林黛玉,一位唤作薛宝钗,合二为一,便是他的亡妻。

钗黛本就合一,怀金亦是悼玉。

同逃出来的堂弟牛石慧在不远处牛石庵修行,偶然见稿,看了看哥哥身上的僧袍,叹息一声,遂改名《情僧录》.......

之后此稿便付予吴梅村,润色修改,后面就不再赘述,之前已写了。

夜已深,今晚就写到这里,明日继续完成未完之处。


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红楼这等巨著,非经历生离死别、改朝换代、国破家亡之人不可成书。

朱耷一生,前小半生,弋阳王孙,富贵逼人,当他娶妻生子踌躇满志之际,却突然遭受国亡父丧、家族灭门之惨祸,待得为父守灵之时,更受发妻天人永别,亲子不知所终之巨痛,当他剃度出家那一刻,正应了红楼那句: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他之亡妻,在书中他将之一分为二,塑造出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看似不同、实则一人的人物形象。

脂批之中,常有透露出红楼所写部分对话和情节,是真人真事。

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溜溜达达到了凤姐院里,因为凤姐不识字,让宝玉帮忙道:“你只管写上,横竖我自己明白就罢了。”庚辰本侧批:“有是语,有是事。

还有脂砚斋前八十回中多处批语:“谁说的出,经过者方说的出”、“真有是事,经过见过”,“此语犹在耳”、“实写幼年往事,可伤!”“余旧日目睹亲闻”等等

那么,黛玉与宝钗之经历,是否就是当时大观园中真实发生过的呢?

我认为:是!

如林黛玉进贾府,“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甲戌本侧批:“真有是事,真有是事!”

第二十八回,宝玉向黛玉说悄悄话:“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庚辰本侧批:“有是语”

而这些真实的对话和经历,很可能就发生在朱耷的妻子身上。

红楼一书,既是写情,也是写事。写情时,写不尽情天恨海,以为亡妻悼念;写事时,写不尽的国仇家恨,以作隐史为明室怀念。这是红楼一书叙事之双线,既有交叉,也有区隔。

前半本,大部分写的是“情”之一字,后半本,大部却写的是“国”之一字,所以,前八十回与癸酉本之间才是转折如此之大,但却又前后呼应、丝丝入扣。

继续说说黛玉宝钗,二人本是一人,为何书中却是两人?(这一问,解读的是“情”,诸位看官们莫要当作解读“事”)

黛玉潇湘君,当是朱耷未成婚时发妻之形象,俗话说,女友;

宝钗蘅芜君,则是朱耷成婚之后发妻之形象,俗话说,老婆。

一个是敏感细心多伤感,自尊自爱多愁伤;

一个是深明大义语含蓄,自古以来是贤妻。

脂批有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也。”

再看《好了歌注》,“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我们从癸酉本中可知,宝玉和宝钗刚刚收拾了黛玉枯骨归葬,晚上二人便圆了房。

圆房之时,可看作黛玉所代表的青春已然逝去,取而代之的是已作人妇的薛宝钗,绝大多数世间女子,最终都会由女孩蜕变为女人,由女友变为妻子。

而从书中可知,前八十回中黛玉也是在不断成长的,由前期的“嘴上不饶人”到后期的“淡泊而自伤”,这便是活生生女儿家的成长历程,而黛玉成长的最终结果,便是书中一出场就大了几岁的薛宝钗!

朱耷不愧为情僧,用情之僧,用情至深!

林黛玉,朱耷发妻的前半生;薛宝钗,朱耷发妻的后半生。

仅此而已,钗黛合一。

各位看官中的女士,这番剖析是专门写给你们看的,我在网上也看到不少钗黛的争论,但实际上,每一位世间女子,天生有就带有宝钗和黛玉的部分品质与性格,差别只是偏黛玉多一点,还是偏宝钗多一点罢了。

嗯,必须多说几句,以上关于宝黛的解析是红楼梦书中的,我只是解读者,大自然的搬运工,要开火万万别对着俺,怕了,怕了。讨论还是可以的。

朱耷对亡妻的思念,尽付红楼一书之中,千古流传。

无独有偶,历史上有一位大文豪也是至情至性之人,在悼妻此事上,以另一种方式写出了名篇,唯一的遗憾是,他比较渣一点。但不妨碍在下借花献佛,赠予八大山人朱公。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不知不觉已有三万余字,整个解读体系从提出观点,到一一考证,再到给出相对完整的结论,算是完成了近一半了,剩余的,我也会尽力写出来,红楼诸先贤历时近半个世纪完成的这本巨著,是我们文化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不可一直这样晦涩难明下去,这是我们后人的历史责任。

迄今为止,前文从朱耷的一副《古梅图》说起,接下来谈了荣宁二府、秦可卿之谜、四春的解析、贾府地理位置探索、朱耷生平和钗黛合一的关系等等重要命题,中间穿插了香菱之死、夏金桂、义忠亲王、贾赦、北静王等人的原型解读,目前也应该对红楼此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有一个相对完整的陈述了,如此诸君接下来读后文才会更加利于理解和顺畅。

从前文朱耷生平可知,1653年,他剃度出家,在1659年,他成为介冈灯社主持,1666年,又前往奉新县“耕香寺”担任主持。1659—1666年,这七年时间,他担任灯社主持期间,竟然一副传世作品都没有,换句话说,他有整整七年他没画画,是空白的。

那他这七年究竟在做什么呢?

写红楼初稿。

如此才讲的通为何一名高产画家整整七年一画未成。这七年朱耷完成了初稿,因为在此之后他画作又高产起来了。

接下来,1668年,吴梅村60寿辰,朱耷赠送一副亲笔画作《山水》以作贺礼,这证明二人确有来往。(感谢

知友查证的资料,补上了这重要一环)

很可能就是此时甚至在此之前,朱耷委托吴梅村对红楼初稿进行增删修改。

吴梅村深感责任重大,自身又已高龄时日无多,便召集了他所创建的慎交社中的成员一同参详修改。

由于文字狱《明史案》刚于前几年1661年爆发,此书内容“反意”明显,而创作团队为各自安全计,也互相约定使用笔名芹溪、杏斋等隐藏身份,由于第二稿因是共同创作,又约定一个代表团队的总笔名,曰:“曹雪芹”。

个人推断参与之人有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等人,其中纳兰性德是严绳孙、顾贞观铁杆好友,书中诗词部分,应是有过纳兰容若的润色,在此必须说明,以上参与人名单是推断,证据尚不足。

第二稿书未成,吴梅村便于1672年溘然长逝。庚辰(1700年)第十三回眉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此一批注,哭的正是吴梅村。

吴梅村去后,应是创作团队中的另一人牵头挑起了重担,此人必是吴梅村极其信任之人,此后便是此人牵头组织继续创作。

1693年,癸酉年,第二稿终于写成,书名《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此时红楼初现雏形,乃返还朱耷,朱耷是初稿作者,同时也是“脂砚斋”,次年1694年(甲戌年)开始批注,第一回书名中即有“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字样,这一本便是甲戌本,而1700年再次集中批注的则为庚辰本。

癸酉本完成后,当初创作团队此时已是逝去的逝去、离开的离开,唯剩带头大哥一人,此时这位坚持老师遗志、从未放弃之人继续开始了对红楼的第三稿修改。此时团队只剩他一人,此时的他,就代表了“曹雪芹”这个团队笔名,于是脂砚及后来的畸笏便直接在批注中称其为“曹雪芹”。

此后“雪芹”从1693年起,在癸酉本基础上,继续呕心沥血“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脂批批注“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从此批可知,壬午年除夕,创作团队中最后坚守之人“芹”也终于去世,批者大哭,那这壬午年是哪一年呢?

答案:1702年(壬午),与1693年正好十载。

严绳孙,吴梅村平生得意弟子,于1702年正月去世,这一位,便是前文所说坚守老师吴梅村遗志的带头大哥,也就是脂砚斋口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曹雪芹”。

因此,曹雪芹这个笔名,需要分两个阶段来看待,第一个阶段是团队共同创作二稿时,整个团队可一起视为“曹雪芹”,第二个阶段是严绳孙单独一人“批阅十载”时,他,便代表了“曹雪芹”。

以上,是红楼包括脂批成书的详细过程,或有细微出入处,但总体不会偏离太多。

以上推断过程,证据链清晰可靠,经得起检验。唯有第二稿创作团队参与人目前尚未探索清楚,最少也是吴、严和代号“杏斋”三人,多者则可能有吴、严、顾、纳兰等人,这一处不清,甚是遗憾。

截止今日,我写的这文,通篇以原文为基础、以脂批为依据、以信史为准绳,一步步考证,至此总算不负题主的提问,给出了一个相对严谨的答案。

在最终完成本文后,我将列出文中引用之所有参考文献及论文,以供诸君垂询。

下次再会。


前文曾提到,红楼一书,既是写情,也是写事。这是红楼一书叙事之双线,既有交叉,也有区隔,明线为写“情”,暗线为写“事”。

这种叙述方式,在黛玉宝钗二人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一部小说的人物,塑造的如此之复杂,这与红楼创作者多达数人有关。

初稿作者朱耷,写下《石头记》,这对他是一部悼念亡妻之作、一部皇家隐史之书、也是反清悼明的情感寄托,即使如此,此书已是复杂异常。

初稿交至梅村师徒增删修改时,梅村等人亦有自身考虑,在初稿基础上,对原来的架构进行了大量富含隐寓的调整,使得全文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埋下说“事”的暗线,而这恰恰是整部小说创作中最难的部分,既要暗示“事”,又要做到前后之呼应。

所以,癸酉本的创作时长有数十年之久,直至1693年才得以完成,此时距朱耷1653年出家已有四十载春秋矣。

而纵观红楼全书,毫无疑问黛玉宝钗,是承担“事”之暗线最多的两个角色之一,二人身上隐喻极重,如癸酉本中黛玉之死,明显影射崇祯之死。估计有些知友没看过癸酉本,我便简述一下黛玉之死的这段情节。

情节简述:宝玉与黛玉拜堂成亲时,赵姨娘与贾环攻破大观园,抓走了贾宝玉。此后各路人马觊觎大观园,不断来攻,黛玉此时名分已定,便以宝二奶奶身份组织大观园中众人抗敌,其中得力干将为林红玉,称为小红。后宝钗设反间计,令得黛玉冤杀小红,最终外敌攻破大观园,黛玉为保清白且满怀愧疚之心在一颗歪脖子槐树上自缢而亡。

看了这段情节,只要略知明史,都知这是在影射崇祯先杀袁崇焕,后北京城破在煤山歪脖子槐树上自尽一事,这便是红楼中常见的“借人喻事”、“一喉两歌”的写作手法。

你能说整部书中林黛玉都是影射崇祯吗?

明显不是。

原文中宝黛之间的爱情经历,前文已经讲过,是朱耷与亡妻之间曾经的往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绝大部分情节是写的是“情”,只有在作者认为需要之时,才会借这个角色来“喻事”,很明显,黛玉之死便是“喻事”。

再有“元春省亲”,也是典型的“借人喻事”的手法,借元春回娘家一事,暗写了皇帝南巡的事件。

所以,读红楼,十二钗身上的“情”和“事”都应分开来看,否则只会看得稀里糊涂且心生怒意。癸酉本很多读者不愿承认是“旧时真本”,关键就在于这些读者把“情”与“事”混作一谈,没领会到作者“借人喻事”的写作本意,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曾作过一些统计,书中文字以诗、词、曲来表达的,多是喻事,最典型的莫过于十二钗的判词。

而书中大观园宛如人间百态般的生活细节,则多是过往经历艺术加工后的复述,以叙述和写情为主。

黛玉的判词“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给出了林黛玉的结局,同样也是借黛玉之死寓意了崇祯之亡,崇祯的逝去,也代表了大明正朔的正式灭亡。

真正写林黛玉“情”的,是作者专为黛玉而作的《枉凝眉》,读这首词前,我个人建议先去试听一下《87版红楼梦》的主题曲。

87版红楼梦主题曲便是这首《枉凝眉》,作曲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作曲家,王立平大师。

这首谱曲我认为是最符合红楼梦宝黛爱情内质的一首曲子,纵然《红楼梦》后来已翻拍多次,亦只有这首最打动人心。

《枉凝眉》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这首曲子,若说与崇祯有关系,那就真的是侮辱智商了。

所以,看待林黛玉这个人物角色,一定要一分为二的看,她身上的“情”,是朱耷对亡妻的怀念,是缠绵悱恻的深情和生离死别的痛心,《枉凝眉》就已说明一切;她身上借喻的“事”,则是崇祯之死、大明之亡,判词中“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也进行了高度概括。

既然黛玉有曲,那宝钗有没有呢?

也有。

此曲换做《终身误》,一看这名字,就知此曲含意颇深。

这曲《终身误》,万万不可理解为“一见杨过误终身”的意思,尽管有很多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也罢,那就跟着我,去看看这首曲子究竟说的什么意思吧。

原文: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很多喜爱宝钗的读者们对这曲子很是不忿,好哇,你贾宝玉明明都和宝钗“举案齐眉”了,心中还挂念着那个“林仙姝”,你这是精神出轨,是精神渣男。

关于黛玉和宝钗,之前文中已有论述,钗黛合一,从“情”的一面看,此曲依旧是讲同一人,是作者对婚后生活的一点牢骚而已,不外乎是说现在这位堂上妇,美中不足啊,还是怀念当初未成婚时的时光,现在这位身边人,那时才是我的梦中女神云云。

其实作者早就借贾宝玉之口讲出了他对婚前婚后女子的看法,原文第五十九回贾宝玉说: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话说这样的牢骚,只要是个男人,大概婚后都有这么点想法,这首曲子,其实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明代表述,“美中不足,到底意难平”已然道尽了男人的心理。

但是,如果从“事”的一面来理解,此曲则大有文章,而我个人认为,这首《终身误》中讲“事”的成分,远远大于讲“情”。

既然说到作者借宝钗而喻事的一面,首先要理解她的判词“可怜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注意,列字通烈字,是“烈女传”,这书讲的都是烈女的事。

“乐羊子妻”这篇讲的什么意思呢,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

乐羊子,战国时期乐毅的先祖,他有一天捡了一块金子,喜滋滋回家给老婆说,被他老婆训了一顿,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嗯,这位夫人很厉害,乐羊大惭,把这坨金子又扔回去了。

第二个故事,乐羊子对于自己曾经捡了金子这事很愧疚,觉得有必要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就外出求学。学了一年,回家了,她老婆问他怎么回来了,乐羊子说“想家了,想你了,回来看你。”其实我觉得吧,这话答的很好,真情流露,夫妻情深嘛。

然后乐羊妻(这么牛逼的女士居然没名字)做了一件事,史书里用了一个词描写她的动作,“引刀趋机”,意思是乐羊老婆立刻拿了一把刀,跑到织机旁挥舞着,啪啦啪啦说了一堆教育训人的话,“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其实我倒觉得羊子不是“感”其言,而是“怕”其言,这刀子都拿出来了,能不怕吗,他老婆也是求锤得锤,乐羊子七年没回去......

第三个故事,某一天,有盗贼把和乐羊妻住一起的乐羊妹妹劫持了,“妻闻,操刀而出”,拿着刀子就跑出来,盗贼看乐羊妻长的漂亮,色心大起,说:“你把刀子放下,从了我,我就放了你小姑子。”

史载:“妻仰天长叹,举刀刎颈而死”。

果然是烈女传中的遮奢人物。

给大家个结尾,太守后来抓到盗贼,杀了,厚葬乐羊妻,号曰“贞义”。

微博有云:“吃瓜要吃全的,故事要看完整”,我之所以把这三个故事讲完,就是告诉大家,判词中不能只看“停机德”一个,判词实际上是把宝钗与乐羊子妻对比,而不是仅仅只说宝钗劝宝玉读书一件事,毫无疑问,乐羊子妻是个烈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典型。

但宝钗是烈女吗?

从癸酉本宝钗后续情节看,她先是嫁给宝玉为妻,后来宝玉出走,她便色诱贾雨村做了妾,这怎么看都不是烈女的范,这也是喜欢宝钗的读者们所不能接受癸酉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前文就说了,自宝钗与宝玉圆房的那一刻起,宝钗写“情”的那部分就结束了,之后的宝钗嫁贾雨村等情节是在“喻事”,喻的什么事?

喻的是明末清初汉奸投清之事。

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在双线描写。一方面写“情”之时,她和黛玉一起共同构成了朱耷前妻的完整形象,另一方面写“事”时,她却成了满清的象征。

关于薛宝钗借喻满清这事,网上有很多解读,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比如薛家住在大观园东北角、薛家名字中都有贬义的“虫”字偏旁、宝钗名字中带金等等,我就不赘述了。

但是,必须要明确指出一点,宝钗身上的“情”与“事”,同黛玉一样,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借喻满清毕竟是少部分,不能将宝钗直接等同于满清,就像不能讲林黛玉等同于崇祯一样,否则就曲解了作者本意。

回过头来看《终身误》这首曲子,是有玄机的。

吴梅村,名吴伟业,崇祯四年进士,殿试时崇祯钦点榜眼,是为真正的天子门生,由此可见,他对崇祯的感情恐怕较之他人更厚些。其实也正常,天子亲点的三鼎甲,历来就是天子亲信,周星驰《鹿鼎记》中的“心腹大人”是也。

明亡之后,满清征召前明大臣做官,吴梅村也在名单之上,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以家人为胁,吴梅村被迫出仕清廷,后任国子监祭酒,干了3年,他就借口母丧辞官跑了,此后终身不仕清廷,并以这段清朝做官的经历引为平生之耻,绝口不提。

结合《终身误》此曲内容,完全就是吴梅村的心声写照。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满清),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崇祯)”

都说出仕清廷好,但我只怀念前朝,虽然做着清朝的官,但我始终不曾忘记思宗皇帝对我的恩遇。

吴梅村,本文论述中他也是红楼主要作者之一,其他作者们,也是怀明之人,这首《终身误》,正是说出了创作者们共同的心声。

这不是“一见杨过误终身”,而是“一入清廷误终身”,这,才是正确的解答。

以上借解读宝钗黛玉,其实是告诉大家,我在解读红楼时的一个核心观点。

情与事连,情事双线”!

有了这个标准,你再看前八十回和后二十八回癸酉本,更易读通和理解。

最后讲讲我对癸酉本的看法,本文中我采用了一些癸酉本的资料,但并不是说我完全彻底认可癸酉本,有两个原因:

一是癸酉本并非最终成稿。最终成稿是前八十回,所以癸酉本虽架构完整,但情节细节之处怕是还有商榷之处,只是当年作者第三稿未完,止步八十回,所以我们不知罢了。

二是目前现世之癸酉本文字粗俗。这怕是藏家故意所为,不愿真本完全示人,毕竟牵涉利益太大,或者确实书有残缺,藏家文字水平有限,补充的语句实在不敢恭维。

因此,我并不建议初读红楼者去细读癸酉本,没有意义,如果不对红楼一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读癸酉本是不太读的下去的。

初读红楼的爱好者们,可以多看看各种关于癸酉本的解读,这方面资料很多,当然随狂风去的文章也不要错过。

癸酉本对红楼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们是蜜糖,让人得窥红楼全貌,我当初细细品味,蜜糖之味甚是甜美,只是有些地方过于粗鄙的文字,让这蜜糖般的甜美之中始终包含着些许若有若无的屎味,着实让人无可奈何。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对待癸酉本的正确态度。如果非要问我对癸酉本的认可度有多少,八成,这就是我的个人态度。

至于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的解读,细细读完前文便可知,第一句是讽刺先事明后事清之人,讽刺他们并非烈女般为明尽忠,第二句就纯粹是讲书中人物宝钗的结局了,没有什么更多的解读,也不宜过度解读。

再次提醒一下,读红楼“情”与“事”要分开去理解,书中描写的人物还是那个人物,从未变过,只是有时作者需要给这些人物安排一些情节,去借喻并表现某件事罢了。

“情与事连,情事双线”,看书时万万莫要忘了这个原则。

又到本次更新结尾时刻,有感于梅村先生等人遭遇,明代版“身在曹营心在汉”,再附太宗皇帝诗一首,以敬先贤。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今日文思如泉涌,前面写完似有意犹未尽之感,不能委屈了自己,那就再写一段吧。

在写这段前,还是要强调一下,本文绝大多数观点都是当前红学中开创性的,如果要转载或在论文中引用,请务必联系作者本人,在下对知识产权保护是极为重视,也备好了完全之策应对,个别人莫要去试国法的刀子利或不利。

钗黛解析内容还有不少,继续讲有怕是有些无味,也罢,后续再谈,这次聊聊红楼中最神秘的人物——妙玉。

她究竟是谁?还有红楼最神秘的地方,玄墓蟠香寺,究竟在何处?

先讲玄墓蟠香寺,先看原文:

第四十一回:...妙玉对黛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不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以上是书中特别出名的“栊翠庵品茶”一段中截取的,这个“玄墓蟠香寺”此处第一次出现,还有一个著名的“五年雪水”泡茶的梗,大多数人读到这里,对妙玉怕是有些不喜,不喜欢的原因,此女太装逼,喝个茶也能怼林妹妹一脸,黛玉竟成了大俗人,哈哈。

原文第十八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净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再有原文第六十三回:宝玉忙问:“姐姐那里去?”岫烟笑道:“我找妙玉说话。”宝玉听了诧异,说道:“他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原来他推重姐姐,竟知姐姐不是我们这般的俗人。”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宝玉听了,恍如听了焦雷一般。......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宝玉听说,忙笑道:“姐姐不知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等会要讲妙玉来历,几处原文干脆一块摘录了,大家也看得顺畅些。

这上面几段话,说明妙玉原籍苏州,原本也是官宦之家,小时候便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带发修行,模样极美,后来父母双亡,到现在连师傅也没了,还有权贵不容,师傅也告诉她为衣食计不要回去,于是不得已投到贾府,如此孤女,实在是惨。

由于书中出现了苏州,后来专家和爱好者们就到苏州到处找这个“玄墓蟠香寺”,还真给找到一个玄墓山,山上还真有座庙,叫“天寿圣恩寺”,看起来似乎问题解决了,蟠香寺就是你了。

呃,问题是,这庙它是个和尚庙...

还有名字也不太对的上号,再有就是,虽说妙玉是姑苏人氏,但没说一定要在苏州的庙里修行,其他地方寺庙也能修行吧。

而且得出苏州有这么个寺庙,有什么意义吗?完全对书本解读没有意义,顶多就是说明妙玉曾经在和尚庙里当过尼姑而已,放现在倒是能上个八卦类的热搜。

疑窦重重,所以很多人质疑这一结论。

看来,要找到“玄墓蟠香寺”,恐怕得真正确定一下妙玉身份才行了,否则不太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要确定妙玉的真正身份,还得从“栊翠庵品茶”说起。

这一段比较长,原文第四十一回: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台皿}?”......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

这一段描写极其精彩,妙玉所用,件件都不是寻常物事,不是古玩便是奇珍,似乎暗示着妙玉身份不凡,连贾母到了这栊翠庵,都得守着规矩,这妙玉怕不是皇族之人?或者隐藏的公主?

你还别说,刘心武先生就是这么解读的,他说妙玉是真公主,隐藏在这栊翠庵,而秦可卿是妙玉出家前的“替身”之一,秦可卿的存在,正是为掩护胤礽真公主的李代桃僵之计,秦可卿之死,正是帮真公主使的金蝉脱壳之计,可谓连环计。

解读很精彩,只是过于曲折离奇的事,我一般不信。

从前文可知,我的观点弋阳王是秦可卿,荣宁二府是大明帝室和宁王系,所以这套《三国演义》连环计的解释方式我是不太认同的。

注意我原文中标黑的字体,线索就要从这些珍奇之物而来。另外提醒一下,在接下来看下文前,最好是白天,红楼梦中有些确实有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在内,主要当时明代小说都流行怪谈类的内容,但红楼书中大多是些真人真事,妙玉情节怕是也有一定现实基础。

由于前几年爱好过一段时间古董,我在认真考证了文中所说的器物后,发现这些物品之中,有不少是“祭器”,或者说“冥器”。

什么意思呢?

即,这些物品都是祭祀或陪葬用的。

鬼吹灯或盗墓笔记中,这样的东西着实不少。

而贾母不喝的那个“六安茶”,朱元璋特别下令,以这种茶,专供朱家祠堂先祖的祭祀之用。

怪不得贾母不喝,而且妙玉也知道贾母不喝,传统的解读是妙玉知晓贾母的习惯,二人是旧识。这里才真相大白,这明代皇室祭祀死人的茶谁愿喝啊。

在下所言六安茶为明代祭品一事,俱为实情,度娘上就可查的到。

文中贾母又问道,用的什么水。妙玉说是“是旧年蠲的雨水”,包括后来宝玉黛玉喝的“五年雪水”,这类水有个统称,唤作“无根水”。

这种水在《西游记》中也出过场,孙悟空给朱紫国国王治病,用的就是“无根水”。

“无根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没落地的水,包括雨水、雪花、霜露等等,顶着钢盔用盆子接的冰雹也算;而江河里流的、水井里打上来的,都称为“有根水”。

而“无根水”在古代除了是用来配合吃药外,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用来祭祀。

佛经中讲:“一钵水有八万四千虫”,有根水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不能当作“供水”。

只有无根水,才能当作“供水”,专业祭祀用。

再看看那几样喝茶的物品。

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又名官窑脱胎甜白盖碗,甜白瓷,永乐时烧制的为最上品,釉白而透明,温而甜润,重点:甜白瓷多为明代宫廷祭品。

(分瓜)瓟斝(读音ban pao jia):一种酒器,看起来挺正常的。

错,实际上在明代用这玩意喝茶就很不正常,因为这种器物,是青铜器,通常出现在商周时期,到了明代,此物定义是礼器,通常是用作祭祀之用。

绿玉斗:文中说此物乃妙玉常用之物,玉斗此物,指代社稷,用途也是祭器。

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上台下皿,念hai):这种东西,有过大概类似的出土文物,学名叫做“曾侯乙尊盘”,可以自己百度图片看看,工艺极其复杂,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重点是,这玩意也是礼器,具体用途是用来盛放祭祀品。

这个......为何妙玉请大家喝茶,器具却大半是祭器,甚至冥器?

再看这“栊翠庵”,这名字极富特色,什么地方才是“栊翠”?我告诉你吧,是松柏森森、四下青翠、行人罕至之处,可称“栊翠”。

这阴森森寂静异常的“栊翠庵”究竟是什么地方?

庙里主人妙玉,谐音“庙宇”?邢岫烟说她“不僧不俗、不男不女”又是什么意思。

悄悄问问大家,这妙玉,是人还是鬼?

太晚了,今日就更新到这里,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上次讲到,妙玉“栊翠庵品茶”一段中,考证出其日常用具虽是珍惜异常,但多是祭器或冥器,再看看她来处,玄墓蟠香寺,这修行之处,竟有一个“墓”字。

一个活色生香的大姑娘,怎么用具却是这般渗人呢。

古墓派?

这位妙玉,书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但七十六回则有一次突然亮相,还写了一首诗。

这一段很长,原文我就不贴上来了,说个梗概便可。

七十六回,贾府众人中秋赏月散去后,黛玉与湘云觉得意犹未尽,二人在大观园中散步,边走边聊。

夜深人静,二人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山凹,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

两人诗兴正浓,你一句我一句聊的很是开心,突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于是湘云就捡起一块石子,扔了过去,惊起一只大白鹤,二人虚惊一场。

黛湘继续谈诗,说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二人吓的一哆嗦,定睛一看,原来是妙玉。

这一段描写堪称神来之笔,作者笔下层层递进,于两人行进和谈诗之中,不断渲染气氛,为最终妙玉的出场作铺垫。

这妙玉,出个场都这么阴森森地,半夜三更突然就这么出现在二人面前。

妙玉邀请黛湘去栊翠庵吃茶,刚进庵中不久,“忽听叩门之声,小丫鬟忙去开门看时,却是紫鹃翠缕与几个老嬷嬷来找他姊妹两个。”

紫鹃为何慌慌张张地带一大批丫鬟婆子跑到栊翠庵找人,她们是怕什么呢。

接着妙玉便做了一首诗,诗名《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这诗很重要,全文如下: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黑体字是要重点关注的,妙玉秘密就在其中。

第一句“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香篆此物,就是篆香,是把香做成篆文的形式来燃烧,常用于古代高端祭祀中祷告上天或先祖,金鼎是盛香的器物,就是大香炉。

“脂冰腻玉盆”有典故,出自宋代刘子翚《景阳钟二首》,原句为“玉盆脂水已生冰”

景阳钟,特指通知百官上朝的大钟,刘子翚这首诗中,写的是皇宫内景色,玉盆,则指的是宫里大殿外的汉白玉日晷,现在故宫太和殿外还能看到,另外说一句,日晷也用于皇陵。

第三句“箫增嫠妇泣”,第五十回李纨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李纨可厌妙玉为人,这句诗给了我们答案,因为这句意思是:没了丈夫寡妇的哭声,就像是萧声一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从此诗后句“钟鸣栊翠寺,鸡鸣稻香村”可知,李纨妙玉的住处是挨着的,李纨半夜的哭声怕是被妙玉听了去,李纨还是要脸的,而妙玉也很逗,非把别人半夜的哭声写了出来。李纨当然会“可厌妙玉为人”。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这四句是栊翠庵室内环境描写,文风、彩鸳都是庵中帐幔上的绣像,整个庵内都是空荡荡的,透着清冷、空寂、萧瑟之意,妙玉很孤独。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以上几句诗是栊翠庵的外环境描写,怪石嶙峋,如神鬼相搏,四周怪木,如虎狼起卧。喊一声,惊动千鸟飞起,静一静,则是空谷猿啼。

这环境,啧啧...,如不是妙玉说出,我还以为这里是西游记白虎岭上白骨夫人的住处。

这几句中还有两个关键词,赑屃(念bi xi)。

这是什么东东呢?

龙生九子,其中第六子就是赑屃,也叫“霸下”喜欢负重,俗称“碑下龟”。现在武当山上就有一个。

这种龟驮碑,一般出现在重要的祭祀场所,比如皇陵、宗庙、家族祠堂等地。

另一个词是“罘罳”,则是设在大殿屋檐下的金属网。

看这配置,栊翠庵怕是大有来头啊。

栊翠庵是修建大观园时建的,而大观园又是为元妃省亲修的,而元春确实也来这里上香拜祭过。

十八回原文:怱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并题一匾云“苦海慈航”。

已知元妃省亲其实是史笔所写皇帝南巡,意思连皇帝都来这栊翠庵上香,且动作是“忙另盥手”,帝王之尊尚且如此礼遇,这栊翠庵究竟有何蹊跷?

从以上栊翠庵的描写之中,我们可知,此处定是个祭祀场所,而且规格很高,有香鼎罘罳,甚至有日晷、赑屃这等皇家祭祀场所标配,皇帝到此亦要急忙“盥手”而入礼拜,此地也非贾府宗祠,宗祠另有地方,并举行过大型祭拜活动,家庙也有铁槛寺,那么这“栊翠庵”究竟干嘛用的。

答案:宗庙!

元妃省亲实为皇帝南巡,而帝系和宁藩的祖先都一样,祭祖活动是必须的流程,此为大礼。

但有个问题,虽然帝室和宁藩双方的老祖宗,从朱元璋往上数都一样,但从朱棣朱权往下数就不一样了,让帝支的皇帝去拜宁藩的先人,宁藩众人是受不起的,会乱套。

所以必须另修一处场所,有极高规格,供奉大家共同的祖先,这样皇帝南巡时,皇帝和宁藩就可以一起愉快地祭祖了。

所以,这栊翠庵,其实是“大明太庙之宁藩分庙”。而妙玉,正是这太庙分庙的庙祝。邢岫烟才说她“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妙玉也因此自称“槛外人”。

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所以贾母带一干贵族年轻男女到此也得乖乖守规矩,所以作者才在书中写的云山雾罩,此种地方,确实无法在书中光明正大地讲出来。

书中其实有大量暗示,栊翠庵品茶一节,妙玉曾对贾宝玉说:“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贾府豪富之家,按本文之前推断是藩王府邸,竟然也未必找的出一件来,可见这些物品是皇家所用,唯有宗庙祭祀所在,才能用得上此等御赐奇珍。

而妙玉既是皇家宗庙宁藩分庙庙祝,那她的来历也就可作推断了。

明代宗庙庙祝,隶属钦天监,钦天监又隶属礼部管辖。钦天监负责历法、天象、报时、堪舆、占卜等神秘工作。

明代的钦天监,除偶尔有个把进士去当当一把手外,其余官吏绝大多数是世袭罔替,祖祖辈辈都干这个。

原文中说妙玉家里原本也是仕宦之家,按世袭规定,她父母也多半是这行业的专业人士,原文中妙玉师傅,“极精演先天神算”,同证了妙玉乃钦天监小官世家,可谓家学渊源。

(分瓜)瓟斝上的“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秘府即秘书阁,此为钦天监古称。

另外,明代对天文历法管控极严,或者说各朝各代对这方面管控都很严格,和老天爷打交道,是天子的事,除“专业人士”外的其余人等,严禁进入这个行业,而这些“专业人士”,也只能为皇家服务。当然,偶尔帮大臣或亲贵们算个命、选个墓地也不算犯规。

那妙玉的来历就很奇特了,既然是世袭的,那妙玉就没法改行,说明她之前修行的“玄墓蟠香寺”应该是皇家宗庙。

我们当前所知的皇家宗庙,有北京的太庙,朱元璋老家凤阳中都的皇觉寺、还有南京的明孝陵。

她师傅去世时,告诉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而当初妙玉在“玄墓蟠香寺”时,条件极好,还能当邢岫烟半师,教她识字,现在回乡却衣食起居都困难,这说明“玄墓蟠香寺”已经衰败了甚至没了。

那么这“玄墓蟠香寺”究竟在何处?

玄者,天也,蟠者,盘龙也,这“玄墓蟠香寺”,即:天墓盘龙寺。

天墓,是天家陵墓,盘龙是未飞之龙,符合这条件的地方只有一个,朱元璋当和尚时的安徽凤阳皇觉寺,那时他还处于开局一个碗的局面,盘龙也。

皇觉寺有没有陵墓呢?

有,而且还不少。

朱元璋父母爷爷的祖坟就在此地,所以此地也是皇家宗庙,所在地凤阳也被明朝定为中都,龙兴之地嘛。

那如果说“玄墓蟠香寺”就是皇觉寺,那为何文中却说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呢。

史载:崇祯八年,贼破中都,焚陵,朝野大震。

崇祯八年,张献忠攻破凤阳,先掘了朱家祖坟,然后一把火烧了凤阳的皇陵,杀光了凤阳的富户。

所以,妙玉确实回不去了,凤阳的皇家宗庙,已经没了。

妙玉,其实是个可怜人。

品茶时她的那些举动,并非她是贵家女子,而是她身为庙祝祭祀只能如此。

譬如古玩珍奇之物,她身为地主,客人来了,若要上些档次,就只有拿祭器招待。

再譬如雪水泡茶,本就是她日日所做之功课,遇得雪季雨天,就得及时采上些无根水储存,以作“供水”。否则一旦天晴或夏日,便无“供水”可用。泡茶时取些,也是自然。

最后众人品茶散去,“叫几个小幺儿打几桶水来洗地”,也不是洁癖发作,而是此处皇家宗庙,自是要保持一尘不染。

君不见贾母及黛玉等人都没说什么,而是默认这些规矩,可见她们是懂的。

还有一个问题,妙玉小小庙祝,也无背景,原文中着墨也不算多,凭什么名列十二金钗第六,仅次于湘云之后。

这个问题,可用我之前所讲的“情”与“事”双线分析法。

写“情”之处,联系到书中宝玉与妙玉间那若有若无的情愫,推测这朱耷抑或其弟牛石慧,当初与宁藩宗庙中的女庙祝怕是有些瓜葛,一个是贵家公子、另一个是妙龄少女,少年慕艾,互有些好感也是正常的,书中记上一笔,也算红楼作者怀念青春。

妙玉判词中: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正是应在此处,妙玉,当是对宝玉原型动了些朦胧之情的。

话说人家一青春少女,日日在那清冷萧瑟之地,喜欢个男人不是很正常吗,哪个少女不怀春,心中渴望谈个恋爱也没错吧,这是人性,又不是灭绝师太。

接下来,借妙玉此女,喻意的“事”才是真正的重头。在写“事”中,妙玉是大明宗庙的化身。

判词中“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之言,讲陈涉起兵而七国宗祀灭绝,宗庙的毁灭,即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这句判词清晰地点明了这一点。

癸酉本中,妙玉最终的结局是在瓜洲渡口,被几个和尚迷晕抓走。这里涉及到一条著名的残缺脂批,周汝昌老先生为了补上这条脂批,耗费了毕生精力,癸酉本出来后,藏家拿出了这条脂批的完整版,这是另一个故事,我就不在这里讲了。

妙玉被抓走后,被这几个淫僧囚禁,日日凌辱,然后又逼她接客,从此妙玉沦落风尘,待得过了几十年,妙玉青丝变华发,她的一生就此结束。

妙玉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瓜洲,瓜洲即是扬州,此处,也是大明王朝的命运转折点。

1644年三月,北京城破,崇祯自缢。两个月后,南明弘光朝建立,实际上明朝士大夫们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此时明王朝沿长江一线,尚有半壁江山,江南精华之地仍然在手,麾下还有数十万明军,与李闯、清军两股势力划江而治,差不多算是个南宋的局面,甚至比南宋还略强一些。

好好经营,仍然大有可为。

时势造英雄,大明北方沦陷时,史可法正任南京兵部尚书,法理上的大明最高军事长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成为了我之前所讲的关键历史节点上的关键人物。

史可法兵权在手,因此在新帝的选择上,他有很大的发言权,明王朝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人,与他处在相同的位置,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甚至需要作出同样艰难的选择,此人,便是土木堡之变后的于谦。

二人的区别在,于谦成功支持代宗朱祁钰登基即位,而史可法,却在犹豫是否立福王这个问题上耽误了时机,被江北四镇军头们钻了空子,获得了泼天似的拥立大功,半年后,史可法就被赶出了权力中心,至扬州担任督师,整顿防务。

史可法到扬州后,尽力调解江北四镇之间的矛盾,只是矛盾却越调解越大,然后他又力推“联虏平寇”,即联合清军、打击闯军的政策。从后世史观来看,这个政策方针无疑极其错误的,很快,他就尝到这么做的苦果。

清军在华北击败李自成后,即刻整军南下,于1645年四月,进逼扬州,扬州保卫战爆发。

此时扬州是挡在南京前的最重要防线,是整个长江防御体系的核心,如果扬州战败,则大势去也,如果扬州大战胜利,南明最差也是个大号南宋。

很遗憾,史阁部失败了,史可法以身殉国。我不欲去评判这场战斗失败的原因,尽管我知道失败的原因在哪,如果非要我讲,我也只能说,四个字:气数已尽

扬州破后,清军面前再无阻挡,半个月后,清军占领南京,明王朝,至此宗庙尽隳矣。

正如判词所言:“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作为大明宗庙的化身,在扬州遭遇了人生之大不幸,而明王朝的命运,也终结在扬州,妙玉经历所喻意之“事”的含义,昭然若揭。

栊翠庵外,有一树娇艳无比的梅花,原文中曾说,“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

这一处描写非常传神,加上品茶时的“梅花雪水”,让读者对这梅花,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史可法战死后,尸骨无存,后来下属将他的衣物帽襟,立了个衣冠冢,葬于“梅花岭”,至此,史阁部便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将史可法喻作雪梅之诗词,后世如恒河沙数。

清代全祖望将其事迹,写成一文,名《梅花岭记》,在当时掀起了巨大影响,此等雄文,摘录一段,以作本次更新之结尾,也敬史公之气节。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未摘录完,只截取了一部分。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真英雄也


写完妙玉,我夹袋中的解读《红楼梦》内容,大约也过半了。至8月20号首发连载以来,至今已评论千余,让作者君感想颇深,虽说文章尚未结束,但也欲谈几句感想,姑且算作一次中途小记吧。

实际上,当初回答“红楼梦是否曹雪芹所著?”提问时,并未想过要写这么多内容,文中绝大部分观点和考证,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当时只是想谈谈八大山人和红楼梦的关联,并给出了他《古梅图》的证据。

但首文一发出后,反响颇为热烈,正反两方观点在评论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看官们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逼的作者君不得不继续掏出过往探索研究中的种种结论,这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每次更新中,涉及红楼书中的人物越来越多、涉及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至此,作者君也就只好一点点和盘托出以前的解读内容,截止今日,竟不知不觉已写了近五万字。

这篇连载文章,作者君写来也是颇为不易,平常还要搬砖,我也只能是一有点时间空闲,就摸出手机见缝插针写上几句,积沙成塔、滴水成河般慢慢写成今日之模样。

至于打草稿、电脑上写作或排版,这些都是没有的,主要没那么多工夫,一直都是爪机打字,忒是辛苦。每日里上班,车也不开了,坐地铁,因为地铁上可以有点时间打字;作息上也是比平常晚睡很多,夜深人静时,心无旁骛,正是写文的最好时机。

我能坚持下来,是因为你们这些可爱的读者,无论你们的评论是赞扬或者反对,我都能感受到诸位的拳拳之心。

这篇文章,涉及到的知识面极广,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因为红楼梦本身就是百科全书,而我要做解读红楼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也只能是旁征博引了,否则文章就缺乏说服力。

还好多年来读书不少,记下的杂学也不少,勉强还能支应过去,不至于在论证过程中空口白牙,基本上做到了以原文为基础、以脂批为依据、以信史为准绳三个标准,文章既然写出,当然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是立言的基本原则。

评论区中

说,我的这些考证和观点,也许会成为震动文坛的年度大事,其实这不重要,作为作者,我当然清楚文中内容的价值和意义,作为我个人,并不欲与当前红学的主流思想去争高下、论短长,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而且,我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工作,解读红楼,更多的是精神追求。

主流红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其影响力遍及海内外,何况各代红学家们的研究,本身也是有巨大价值的,写这些话并非是我有什么求生欲,我只是阐述事实。

我的探索,很多也脱离不了红学多年来研究的成果。我所探索的方向,依然是沿着红学前辈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延续下去的,只是最终结果不同罢了。

我真正在意的,是我写的这篇文章,是否能有更广泛的人群读到,是否能帮助红楼读者们更深刻地理解到红楼中所描述的世界,这些,才是我所关心的。

最后,集中回复一些知友的问题和评论。

知友

曾经说,很喜欢作者君的文风,问我职业是否是教师,还有这文风是怎么练出来的。

我并非教师,这篇文章中绝大多数文字内容都是信手拈来,爪机打字嘛,要的是效率。只有个别段落才会有遣词用句的斟酌,因为需要提升某个环节讲述时的准确性。比如,解读妙玉那首诗时,“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这几句,我就打磨了一下:

怪石嶙峋,如神鬼相搏,四周怪木,如虎狼起卧。喊一声,惊动千鸟飞起,静一静,则是空谷猿啼。

这是为了讲清楚妙玉诗里的内容和意境,才会认真一些去遣词造句。

还有

美女提到出书一事,目前应该暂时不会考虑,一是解读未完,二是我觉得先放在公众平台上,大概能让更多人看到,三是如果要出实体书,目前的嬉笑怒骂皆是文章的方式就不行了,我得去增删修改本文内容,还得和出版编辑反复沟通,真真是要花不少时间。当然,如果是电子书的形式,那我还是不反对的。

另外

等知友提到阅读本文犹如追剧一般精彩,谬赞了,谢谢您们的支持。我其实很赞赏当年明月曾说过的一句话:“ 历史也可以写的很好看。”

世界在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在我看来,随着智能手机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多,它本质上已蜕变成一种个人终端设备。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代。

每一个人在个人终端上接收信息知识的密度和广度,较之以前,呈现出几何数量级的上涨。这就意味着,知识,需要更通俗地去传递。

所以,我在写文时,选择了直白而坦率的表达方式,并尽力希望写的更有趣一些,文中的观点接受不接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要能看的下去,把故纸堆中枯燥的文字变得不那么枯燥,这很关键。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正是成功实践了这一点,所以人们才能轻而易举地接受。

所以,我也希望自己的红楼解读能写的更有趣一些,更吸引人一些,珠玉在前,岂能无视之?

以后我会继续这种风格,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如果这次红楼解读反响不错,将来再开个坑,写写我最爱的《西游记》,也是一件乐事。

还有很多评论区知友的提问,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在此一一提及了。

其实评论区每一位知友的评论,空闲之余,我都会细看并尽量回复,所以,如果读完本文有些什么想说的,非常欢迎留言,赞扬、批评、疑问,都行。你们的每个字,对我来讲,都是极其宝贵的反馈,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

知乎大佬们

不知会不会认真看看文,也好倾斜一点点流量,这才是我真心希望的。

再会。


今天继续更新,要讲的将是红楼中另一位风华绝代佳人的原型,容我先卖个关子,看下去就知道我要说的是哪位了。

朱耷在1666年成为“耕香寺”主持,自此忘却姓氏、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本来他的故事就应该这样直至终结,但他人生在他55岁时,皈依我佛27年后,成为佛门一代高僧之际,于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这一年,朱耷突然在一次聚会上“裂其浮屠服焚之”,佯装癫狂,然后从临川县步行120公里到南昌,就此还俗了

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概是少林寺几十年工龄的老方丈突然不当和尚了这个概念,大笑。

朱耷这个事,在历史上是个谜。

经过八大山人研究者们的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他为何还俗的一丝端倪。

这一次还俗,他是有预谋的,并至少为之策划了三年之久。1677年,他去拜访好友饶宇朴,进行了一次密谈,密谈内容不得而知,但在他的《个山小像》这幅传世之作上却透露了一丝口风。

顺带说一句,《个山小像》是1955年在江西奉新县发现的,它是朱耷的自画像,上面有九段晦涩难懂用各种典故和佛偈的题跋,直白点说就是九段没头没脑的话,此像也是研究八大山人最重要的历史资料,没有之一,堪称国宝。

在这九段话里,就提到了他与饶宇朴会面这件事。原文我就不贴了,否则解释这段话引经据典我都得写一两千字,只说大意。

朱耷:我不想当和尚了。

饶宇朴:咦...

我没偷懒,这段话意思翻译出来就这样...

“咦”是原文。结合上下文看,表明饶宇朴知道朱耷想还俗的原因,但没说什么,而是感触地说了一个字“咦”,然后默默支持老友。

究竟是什么事要还俗呢?八大研究者们到这又卡壳了,没办法,朱耷没说。关于朱耷这个还俗之谜,我坦白点说,有关的论文或文字资料不下百万字,是八大研究中的超级热点,目前基本上主流观点认为,他还俗的原因是因为一个女人,他要回去结婚。

并且为了这个女人,在清廷追杀前明宗室子弟的白色恐怖下,不惜以提前三年谋划,并装疯卖傻蒙混过关。

究竟是何女子,竟让已经55岁的一代高僧朱耷下此决心,冒着巨大生命危险也要还俗呢?

史湘云,只有史湘云!

是他在数十年后,重遇的那位现实中的“史湘云”!

癸酉本107回,贾宝玉在历经数十年的颠沛流离后,某一日到了湘江地界,遇到一位妇人卧倒在冰雪中,于是宝玉便救了她,待妇人醒来,双方交谈时,妇人掏出一个金麒麟叹幸好未丢失,宝玉这时才知对方是湘云,二人抱头痛哭,至此,宝玉便与湘云走在了一起,湘云不久后因病死在宝玉怀中,宝玉悲痛欲绝投海而亡,至此红楼剧终。

这一遇,正是三十一回回目所提到的,“因麒麟白首伏双星”,意为:因为麒麟二人白首相遇,最终走在一起。

事实上,周汝昌老先生进过几十年研究考证,得出的是同样的结论,他说最后真正的结局是宝玉和湘云相遇共度余生。

再看朱耷这突然还俗的经历,寺庙主持当的好好的,有屋又有田,他前妻已是亡故,不可能死而复生,唯有这位“现实中的湘云”,才能让这位情僧真情流露、枯木逢春。

湘云曲子《乐中悲》的前半阙,写的是湘云与卫若兰,而后半阙,则写的是贾宝玉与史湘云。

“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这段曲子典故取自宋玉《高唐赋》,此赋乃是讲楚襄王与巫山神女之事,这里面湘云即指神女,“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是指二人相遇共处时间太短,让人遗憾,和癸酉本中宝湘结局一样,几无差别。

另外,选择这个典故还另有一层意思,是指宝玉湘云后来真正结成了夫妻,有夫妻之实。“巫山云雨”这个词,可是《高唐赋》中特有的,如果宝湘二人之间清清白白,那作者就会取《洛神赋》等其他典故了。

呃,如果你连“巫山云雨”啥意思都不知道,我也没办法,反正我是不会解释的。

朱耷还俗续正弦,宝玉白首携湘云,现实与小说如此一致,用巧合是讲不通的,湘云,便是那位朱耷甘冒奇险装疯卖傻也要娶回家的女子,也许是他本与湘云有情,也许是他王府时美好时光的情结未散,无论如何,他终究还俗了。

朱耷《个山小像》的最后两道题跋,写于中秋节,其中有一句为“今朝且喜当行,穿过葛藤露布,咄!”

这句题跋,颇有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旷达喜悦的意味在内。

“咄”是个语气词,它的意思从上下文看,我个人觉得现代有个词可以很好地体现它的意思——走你!

朱耷这两道最后的题跋中,流露出的欣喜之意,任谁都能看出。

此后,他便还俗娶了妻,并终于自号,八大山人。

同为情僧的仓央嘉措曾讲过: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又到结尾的时候了,便以一首有情人相见的诗词来结束吧,掌声有请,李太白先生。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今天讲个比较特别的话题:简单谈谈贾府的兴衰与探春改革。

红楼中有一段很有意思,讲的是“探春改革”。

元春省亲之时,是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那一段经历,可谓是贾府的巅峰时期,对应到史实上看,应该是说嘉靖十八年嘉靖南巡之事,这一时间点,也正是弋阳王府天上掉馅饼成为宁藩宗理之后,大约16年左右的时间,此时弋阳王府确实也是春风得意之时。

毫无疑问,这时期是八大山人所属弋阳一支家族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只是,自从元妃省亲后,贾府就开始走了下坡路,直至七十五回时,连贾母常吃的“红米饭”都得可着人头做了,一点富余的都没有,可见贾府确是日渐窘迫。

其实早在之前,贾府内的有识之士们就已经看出了危机,并尝试过挽回。在第五十五回时,凤姐因病无法管事,探春成为了贾府执权柄着,她曾牵头掀起过红楼书中一次著名的大观园变法行动——探春改革。

大概的措施有两点:

一是先从大观园里的“权贵”们开刀,免掉了宝玉、贾环、贾兰等人每月学里吃点心买纸笔的八两银子,免掉了姑娘们每月二两银子的脂粉钱;
二是对大观园进行分段包片,将花草树木、稻田菜畦等地分配给婆子们,各片区的产出,由婆子们孝敬一部分,剩下的则由婆子们自己得了,贵人们省了管理费用不说,还能得点上供,婆子们也得了多余的出息。

从这两条来讲,晃眼一看,似乎也就是“开源节流”,无甚出奇,甚至显得有些幼稚。贾府家大业大,这么一改,不外乎每年能省个五六百两银子,于贾府而言,实是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这个改革,大有文章。

第一条暂且不谈,不外乎削减开支;重点是第二条,大家有没有眼熟,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啊。

毫无疑问,此举定能极大地解放大观园婆子们的生产力,因为三百年后的承包制确实取得了成功。

如果将大观园视为整个大明朝,将婆子们视为各地督抚,那么,这条措施将是超越一条鞭法几个数量级的分税制雏形,如果加上转移支付和预算编制两条,和分税制就更接近了。

所以,敏探春这个“大观园改革”,绝非作者们的闲笔,而是他们也在思考明亡的问题,并试着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解放生产力并改革税制。

或许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的知识储备和眼光,但他们也一直在试图寻找着解决大明问题的方法,并且似乎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探春改革这段,有一段极长的脂批,全文如下:

噫!事亦难矣哉!探春以姑娘之尊,以贾母之爱,以王夫人之付托,以凤姐之未谢事,暂代数月,而奸奴蜂起,内外欺侮,锱铢小事,突动风波,不亦难乎!以凤姐之聪明,以凤姐之才力,以凤姐之权术,以凤姐之贵宠,以凤姐之日夜焦劳,百般弥缝,犹不免骑虎难下,为移祸东吴之计,不亦难乎!况聪明才力不及凤姐,权术贵宠不及凤姐,焦劳弥缝不及凤姐,又无贾母之爱,姑娘之尊,太太之付托,而欲左支右吾,撑前达后,不更难乎!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

“奸奴峰起,内外欺侮”,八个字就道尽了明末的内忧外患;

“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每次读到这里,更是投书而起,恨不得大哭一场,脂砚斋之愤怒、不甘与悲哀等诸般情绪,在这短短几行批注中,跃然纸上。

如果说作者和批者是承平时期的八旗江宁曹府曹家人,曹氏作为满清入主中原的既得利益者,也不曾有“内外欺侮”的经历,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们能有脂批中这种情绪。

我读明史或明代小说时,桩桩见闻、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晚明时期的江南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市民阶层,并由此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点,在《金瓶梅》中描绘的市井文化和生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复社中人及张岱等人的一些作品文集中,也敏锐觉察到了晚明这种社会性的变化。

他们同样也在思考,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展望。由于皇权在晚明的进一步衰落,明初捆绑在全社会身上的枷锁一一打开,人民的人身自由和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一场类似西方“文艺复兴”的思潮正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酝酿。

比如戏曲、白话小说的兴起,比如王阳明心学所提倡的“知行合一”,再比如海外商品、科技及思想的大规模涌入,这一切说明,晚明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个最好的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破茧成蝶进入新时代前的最后一夜。

可惜的是,清廷的铁蹄打断了这一进程,不能不让人为之遗憾。

历史没有如果,历史即是真实。尽管清初人们不得不剃发留辫,但是,明末思潮鼓荡起的冲天巨浪,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平息。

这些探索性的思考,纷纷反映在明末清初的各种艺术作品之中,红楼梦探春改革这一节,便是余波。

贾府的衰落,有很深层次的原因。

其中有产生于内部的制度性缺陷,比如贾府体制下养了大量无用的食利阶层(公子小姐高等奴仆)、众多奴仆如赖大贪腐主家财物等等。

有个典型的案例,贾芸,本想谋个差事,结果好几次差事都被人抢了,后来经人指点,去借了15两银子买麝香冰片贿赂了琏二奶奶,才得到一个采办花木的差事,买花木府里给了200两,贾芸却只花了50两,剩下150两便落在自己腰包里。

贾芸为何这么做,因为别人都这么做。

因为他不巴结凤姐就没法做事,因为为贾府办事得点好处已成了“成例”,这是真正制度性的缺陷。

这样的贾府,岂有不衰落的道理?

贾府,不只一个贾芸,而明朝,也不只一个贾府。

探春改革,是作者对明朝的一种制度改革设想,算是寄托了作者们的美好愿望,只是已经没有机会实践了。

内有硬伤,对外,贾府也是穷途末路。乌进孝年底交租,钱粮年货较之往年,已是少了许多,但即使如此,清单上的物事之多,也让人直面感受到明代贵族和官僚盘剥之重。

荣宁二府一共还剩八九个庄子,其中有两个还报了旱灾,贾府收入比之以前差了不少。

从乌进孝对话,我们可知贾府原本不止这“八九个庄子”,少了的庄子哪里去了呢,原文没说,但其实也不难猜,大明朝此时已是烽烟四起,战火纷飞之下,贾府各地的庄子受到波及也属正常,佃户们不是死就是跑了,庄子自然也就荡然无存。

贾府之衰败,折射出明末时的天下大乱,否则,一个王府,岂有如此迅速败亡之理,最终贾府的黯然收场,也是真正应了“与国同休”这个词了。

贾府的衰亡只是蜻蜓点水,要想讲透,就得讲更多,只是有些话,到了嘴边,又噎回去了。

结尾处,依然是奉上诗词一首,以作本段总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篇文章限于篇幅,本来就此打住,后面更新的内容都在我知乎专栏《新解红楼梦》里,只是知友们强烈建议,让我把晴雯这位苦命女儿家的解读一块放在这里,也罢,那就从善如流吧。

晴雯之死,几乎是所有读红楼人心中,一道抹不去的伤痛。

这位可怜的女孩儿,长相在大观园里也是拔尖儿的,口齿伶俐、聪明漂亮,一身情系贾宝玉,本以为今生会成为檀郎的枕边人。

可惜天意弄人,因小人诽谤而被赶出了大观园,几日间就病死在床榻上,死前“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气的分儿了”。

晴雯死前极为凄惨,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直着脖子”在个极小的房间里叫了“一夜的娘”,油尽灯枯后撒手人寰。

贾宝玉对晴雯究竟有没有情呢,这事历来争论不休。有的人看法是贾宝玉未给晴雯求情,是无情的;有的人说贾宝玉在晴雯被撵出府后还挂念甚深,是有情的。

无论哪方都说得有些道理,而我个人的看法是,贾宝玉大约还是喜欢晴雯的,但他付出的感情大概也就到“喜欢”这个程度也就截止了。

他也曾偷偷跑出去探望过晴雯的病情,晴雯死后,还写了一篇《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诔,读音lei,音同泪,意为上对下的祭文),要说无情,也不太说的过去。

关于晴雯在书中“情”的部分,就大略解析到这里,此处为篇幅计,就不多谈了,毕竟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解读,想要了解更多,可去看我之前的另一篇回答。

晴雯排在十二金钗副册第一,袭人第二,但目前最新的研究,认为作者原本是考虑袭人排在晴雯之前的,只是在创作后期,才调整了排名顺序。

从前文所知,十二金钗主钗都影射了极其重要的人或事,或位高权重、或青史留名,那么副册第一的晴雯影射的又是谁呢?

作者对晴雯的重视,还可从整个红楼的行文架构看出来。从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起头,一直到七十九回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起探讨修改“芙蓉女儿诔”,大部内容居然都与晴雯有关。特别是中间还有一段,贾政突然召集贾宝玉兄弟和豢养的清客们,征索《姽婳词》,更是透出一丝神秘,作者用如此长的篇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脂砚斋也在一旁添油加醋,说芙蓉女儿诔“非诔晴雯,诔风流也”,脂砚斋居然说芙蓉女儿诔不是祭晴雯,而是祭的“风流”,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信息量太大,我们还是从贾宝玉探视晴雯开始说起吧,各位看官,注意了!

七十七回原文摘录,这一段比较长,建议细读:

......无奈宝玉死活央告,又许他些钱,那个婆子方带了他去。

......这晴雯一时被撵出来,住在他家。那媳妇那里有心肠照管......只剩下睛雯一人在外间屋内爬着。

......当下晴雯又因着了风,又受了哥嫂的歹话,病上加病,嗽了一日,才朦胧睡了。忽闻有人唤他,强展双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道:“我只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也只有哽咽之分。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那里?”晴雯道:“在炉台上。”宝玉看时,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吊子也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一个碗,未到手内,先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用自己的绢子拭了,闻了闻,还有些气味。没奈何,提起壶来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不大像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呢!”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茶味,咸涩不堪,只得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

这一段写的非常悲惨,一个无依无靠且病重之中的孤女,活生生展现在我们眼前,她唯一的指望,只有身边的宝玉,可惜贾宝玉,唉...

我特意查了查文中所讲的“黑煤乌嘴的吊子”是个什么玩意,这东西在金瓶梅和《红楼梦》都出现过,是当时所用的一种大腹广口的壶,类似于罐子,不是茶壶,没找到图片,大家就脑补一下吧,反正我也是脑补的。

这个“吊子”倒没什么,重点是它盛的那罐液体,极其可疑,文中用了三个形容词:

颜色是“绛红”的,看起来“也不大像茶”,入口后味道是“并无茶味,咸涩不堪”

绛红色即深红色,“咸涩不堪”则表明它很咸,

类似液体我只知道一种:鲜血!

而晴雯的表现却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冷不丁一看,我还以为这段文穿越了,写的是惊情四百年中的吸血鬼故事。这段不解,暂且放下。

后文来到贾政命宝玉、贾兰和贾环写《姽婳词》的情节。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这一回极其重要。摘录一段原文,各位细读,莫漏看了:

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又说:“临散时,忽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要做一首挽词。”众幕宾听了,都请教系何等妙事。贾政乃道:“当日曾有一位王爵,封曰恒王,出镇青州。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余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令众美女学习战攻斗伐之事。内中有个姓林行四的,姿色既佳,且武艺更精,皆呼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恒王意为犬羊之辈,不足大举,因轻骑进剿。不意贼众诡谲,两战不胜,恒王遂被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林四娘得闻凶信,遂聚集众女将,发令说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患,我意亦当殒身于下。尔等有愿随者,即同我前往;不愿者亦早自散去。’众女将听他这样,都一齐说:‘愿意!’于是林四娘带领众人,连夜出城,直杀至贼营里头。众贼不防,也被斩杀了几个首贼。后来大家见是不过几个女人,料不能济事,遂回戈倒兵,奋力一阵,把林四娘等一个不曾留下,倒作成了这林四娘的一片忠义之志。

贾政要求贾宝玉兄弟和贾兰,以上面林四娘的经历,每人各作一首“姽婳词”,以为挽祭。

三人所作之词,原词如下。

贾兰: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

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贾环:

红粉不知愁,将军意未休。

掩啼离绣幕,抱恨出青州。

自谓酬王德,讵能复寇仇?

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

贾宝玉的有些长,此词文学水准虽比《长恨歌》差不少,但也是水平极高的作品,重点部分作者君标黑。

恒王好武兼好色,遂教美女习骑射;

秾歌艳舞不成欢,列阵挽戈为自得。

眼前不见尘沙起,将军俏影红灯里;

叱咤时闻口舌香,霜矛雪剑娇难举。

丁香结子芙蓉绦,不系明珠系宝刀;

战罢夜阑心力怯,脂痕粉渍污鲛绡。

明年流寇走山东,强吞虎豹势如蜂;

王率天兵思剿灭,一战再战不成功;

腥风吹折陇头麦,日照旌旗虎帐空。

青山寂寂水澌澌,正是恒王战死时;

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

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

不期忠义明闺阁,愤起恒王得意人。

恒王得意数谁行?姽婳将军林四娘;

号令秦姬驱赵女,艳李秾桃临战场。

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

胜负自难先预定,誓盟生死报前王。

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实可伤;

魂依城郭家乡近,马践胭脂骨髓香。

星驰时报入京师,谁家儿女不伤悲!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我为四娘长叹息,歌成余意尚傍徨!

三人各自所作的“姽婳词”都比较简单,识字的都能看的懂,我就直接讲重点了。

林四娘这位女中英烈,不仅在《红楼梦》中出过场,甚至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也有她的戏份,从明末开始,她就在各种重量级文人作品中频繁出现,堪称士大夫阶层中的顶级流量。

甚至到了雍正朝,在民间传说中,林四娘摇身一变,又成了身怀绝技且负血海深仇的吕四娘,传说中她以选妃之名混入紫禁城,刺杀雍正。即使在现代,有关吕四娘的各种小说和影视剧还层出不穷,在海内外影响不小,梁羽生的代表作《江湖三女侠》就是以她为原型写的。

男有朱三太子,女有“林四娘”,有清一代,清廷为这两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汉家人物操碎了心,上穷碧落下黄泉,清廷一直在追查和搜索这两位活了几百年的老神仙。“朱三太子”尤其法力无边,有时能在好几个地方同时出现,估计是修真有成,练成了“瞬间移动”或“身外化身”等大神通,不愧为“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的直系后人。

知道你要问我这位道号很长很有气势的神仙是谁,名人,嘉靖皇帝他老人家。

这位林四娘,反抗的可不是书中所写的“赤眉、黄巾”等流寇,而是清军。

书中贾政讲的“恒王意为犬羊之辈,不足大举,因轻骑进剿”,这句话中的“犬羊”是个典故,在陆游《涉白马渡慨然有怀》一诗中也曾出现过。

太行之下吹虏尘,燕南赵北空无人;

袁曹百战相持处,犬羊堂堂自来去。

诗中的“犬羊”,指的可是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

不仅如此,脂砚斋怕我们不明白,特意在“姽婳词”一段,指出赤眉黄巾云云,是为了混淆真相,“为混人也”。

庚辰本双行夹批:“妙!‘赤眉’‘黄巾’两时之事,今合而为一,盖云一过是此等众类,非特历历指明某赤某黄。若云不合两用便呆矣。此书全是如此,为混人也。”

你们几位老先生,我都不知该怎么说好了,故弄玄虚又给个暗示,至今红学各派吵成一片,这锅你们甩不掉的。

闲聊一首八大山人的题画诗: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注意最后两句,我很怀疑他说的不是画,因为他的画大多简单明了,翻白眼的鱼、翻白眼的猫等等,不就是“白眼望青(清)天”么,没什么可揣摩的,而真正能让“文林”猜来猜去不得其法的,得数《红楼梦》

回顾贾宝玉两兄弟和贾兰作的姽婳词,不难发现中心思想都是同一个:忠孝难全义无双,临危一死报君王!

哈,最近写文写多了,这打油诗也变得随口就来,看来多动笔还是有些好处。

继续,贾宝玉诗中以下四句更是备受瞩目。

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

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重点在于诗中出现的“天子”“文武”大臣,这位“天子”究竟是哪种天子?是明朝“天子”还是清朝“天子”?争议很大,非常大。

这是个红学中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待我慢慢给你解释清楚。

首先,有关“姽婳词”这一大段,出现在定本七十八回,它直接来自于原文,无可争议;

其次,从作者安排的章回内容看,“姽婳词”在全书中地位极其重要,是七十四回后的主要情节,是作者刻意要重点表达的内容;

第三,林四娘宁死也要报效的那位“青州恒王”,真实历史上,明代山东青州是真的有个“衡王”,谱系是从明成化帝朱见深第七子朱祐楎传下来的,共传六世七王,一直传到1644年大明灭亡时被清军所灭。

这就很有意思了,“姽婳词”这一段,衡王是明代藩王,自然诗中“天子”是明朝天子,而三首诗的内容,明显是歌颂明朝忠臣“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忠义精神,忠臣“忠”的对象,是明朝的君王,并且忠臣殊死战斗的敌人,却是陆游诗中“犬羊”所指的游牧民族。

......

那么,最大的问题来了:如果作者是江宁织造府的曹家子,无论他是第一作者还是增删修改的第二作者,无论他是“江宁曹雪芹”还是他叔叔曹頫,身为八旗包衣,怎么可能写出这么一大段拥护前朝的情节呢?

以清代康雍乾三朝文字狱的威力,仅此一段,就足以让江宁曹府满门抄斩。

莫非江宁曹家一直都有反清复明的宏伟志向?

记住,这段“姽婳词”不是来自脂批,也不是来自任何人的研究,它的内容,就明明白白地写在前八十回定本之中,原文之中!

这是“曹学”永远也无法解释的重大问题!

最近攻击作者君的人不少,正好写到这里,仅以此段作为回应,不管某人想发表什么意见,先把“姽婳词”耶律雄奴的问题解决了再说。

晴雯之死是这段连贯情节的第一个高潮,贾政征集“姽婳词”则是第二个高潮,紧接着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是第三个大高潮,也是最为精彩的一段。

建议各位看官先去洗把脸,清醒一下,再跟作者君一起去领略这段红楼精彩描写的无限风光。

......

芙蓉女儿诔”含标点一共1600余字,全文大约30个典故,全部摘录在此通讲一遍不甚合适,只讲关键节点,实在想看原文的,随意度娘一下就可。

这篇“芙蓉女儿诔”是贾宝玉从贾政处出来后,立刻就开始着手作出来的,书中行文极为紧凑。全诔体制宏大、文辞华丽、想象丰富,既有曹子建《洛神赋》的深情倾诉,也有屈原离骚之神韵,大量借鉴了楚辞的意境和写法。

以上这段,随手写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红楼作者在创作此诔时,倾注的感情非常强烈,其中有几句,甚至可说是杀机迸现。

原文摘录: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

翻译:呜呼!鬼蜮伎俩造成了你的灾祸,这是因为神灵也在嫉妒你吗?我要封住奴才的谣言之嘴,绝不会轻易放过她。即使生剖她的黑心,也难消我心头之恨!

各位看官,须得知道,这篇诔文,表达的不是贾宝玉的愤慨,而是作者本人的愤怒。诔文前面部分,并不是贾宝玉对晴雯的赞颂,而是作者对被祭之人的赞颂;诔文后面,也不是贾宝玉在表达愿望,而是作者希望被祭之人能成为天上的神官,尽享尊贵荣华。

这篇诔文,是作者借晴雯之死这个情节,来祭奠他真正想要祭祀的那个人。

因为脂砚斋明确指出,“非诔晴雯,诔风流也”。

此处脂批的“风流”,是为风骨、遗风之意。

脂砚斋究竟是在赞誉谁的“遗风”呢?

再看接下来的一段原文和对应脂批:

.......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庚辰双行夹批:双关句,意妥极。】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庚辰双行夹批:如此我亦为妥极。但试问当面用“尔”“我”字样究竟不知是为谁之谶,一笑一叹。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奇幻至此!若云必因晴雯诔,则呆之至矣。】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庚辰双行夹批:慧心人可为一哭。观此句便知诔文实不为晴雯而作也。】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庚辰双行夹批:用此事更妙,盖又欲瞒观者。】

短短一小段内容,批书人密密麻麻写了三条夹批,非常明显这是要向我们传达重要信息。

第一条批注的关键句是“又当知虽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这是告诉我们诔的不是晴雯,而是黛玉。

接下来第二条“慧心人可为一哭。观此句便知诔文实不为晴雯而作也”。再次强调了此诔不是为晴雯而作,为了不让人错误理解作书人意图,批书人也是煞费苦心。

第三条批注最关键。

(林黛玉)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庚辰双行夹批:用此事更妙,盖又欲瞒观者。】

“盖又欲瞒观者”,电影《月光宝盒》中吴孟达曾有一句经典台词:咦,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我也很想问问脂砚斋,您老先生,此处为什么要说“又”呢。

我把这三段批语捋一捋,《芙蓉女儿诔第一层最表面意思是祭奠死去的晴雯;

第二层隐含的意思脂砚斋直接告诉了我们,此诔也是祭的黛玉,为之后的“黛玉之死”提前诔祭了;

最后又告诉我们,此诔还有第三层意思,隐藏的更深,而这第三层含义,是用“诔祭黛玉”这件事来掩盖和隐藏的,是为“用此事更妙,盖又欲瞒观者”,批注中的“此事”,便是讲的用“芙蓉女儿诔”祭祀黛玉这件事。

既有“第三层含义”,那么说明“芙蓉女儿诔”还祭奠了第三个人,而这第三个我们不知道的人,才是晴雯之死、贾政征词、宝玉作诔这一系列重大情节真正要讲述之人。

此人是谁,为何让雪芹脂砚等人如此重视?前文讲过“诔风流也”,上下文一结合,可见诔的是一位“风骨之人”。

他或她,是谁呢?

作者君研究到这里时,抓耳挠腮,虽然极为推崇脂砚雪芹等人,但在此处,却恨不得穿过三百年时光,对他们几个抱以老拳,叫你不给答案,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就整天猜谜了。

可惜作者君不是朱三太子那般“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神仙后代,没有学习穿梭时空的神技,只好苦逼地在史海中寻找线索。

......

......

......

......

......

......

真正的线索,就在《芙蓉女儿诔》这个名字上面,它的正确叫法,应该是“芙蓉儿女泪”。

在中国历史上,除成都别称“蓉城”之外,还有一个城市,也唤作“芙蓉城”,这便是江苏江阴城。

苏轼元丰元年任徐州知州时,曾为江阴作诗《芙蓉城》,这诗超长,节选几句: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

......

从渠一念三千龄,下作人间尹与邢。

有苏东坡这等千古文豪背书,在历史上江阴“芙蓉城”的别号算是坐实了,历代诗词中以“芙蓉”指代江阴的数不胜数。

1644年,大明亡国,1645年,清军南下,明清双方于扬州集结数十万大军,展开战略决战,最终史可法战败,至此南方门户大开,清军直入江南地区。

清军所到之处,各地无不望风而降,大势不可违,江阴,也降了。

清廷新任命的江阴知县方亨走马上任,不几日,他便召集士绅,宣布清廷“剃发令”。江阴士民代表们当场回绝,方亨曰:“此乃大清律法,不可违”,说罢拂袖而去。双方就剃发一事僵持不下,此时清军在扬州、嘉定等地暴行的消息也不断传来,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六月一日当日,诸生(即秀才)们,在官学明伦堂共同起誓:“头可断,发不可剃”。这句话,实在太著名了,明清史料中随处可见,直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引用,以示坚定不屈之意志。

此时常州府也发来公文,其中有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抄公文的书吏,惯是官场油滑之辈,见到此句,也是愤怒掷笔于地,大怒,“死则死矣,吾辈绝不剃发!”

知县方亨见士民反抗情绪日益增加,当晚密报常州府,请常州府派兵“多杀树威”,哪知这封信被江阴士民们给截住了,打开一看,这还了得,众人立刻推举江阴典史陈明遇(记住这个英雄的名字)为首领,直入县衙逮捕清廷所派县令方亨,不久之后将其处决,又打开武库,分发武器给乡民,以“大明中兴”为号,正式竖起抗清大旗,号召江南士民反抗清廷统治。

江阴此举,意义极其重大,如果江阴抗清成功,那烽火立刻会燃遍江南大地,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如果本已降清的江南半壁皆反,那清廷必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那历史的走向会怎样,还真不好说。

明虽亡,官亦降,但民不降!

清军常州府收到江阴反了的消息,便派了三百兵去平叛,很快全军覆没,接着江阴士民又陆续击败后来的几股清兵,起义力量进一步壮大。

清廷见江阴此事无法善了,于六月二十一日,命降将刘良佐,进逼江阴,率大军围城。

江阴士民自此开始艰苦的守城战,清军不断攻城,却不得寸进,每日里清军箭如雨下,江阴士民便顶着锅盖拾拣箭支,再射出予以反击,作战条件极为艰苦和困难。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万众一心之下,江阴城奇迹般的守住了。

即使守城已是如此艰难,江阴城中还暗藏着想要投降清廷的反骨仔,江阴守备顾元泌便是包藏祸心之人。此人与清军暗中联络,想要卖掉城中十万军民,换取荣华富贵。很快,叛徒就露出了马脚,乡民们从他家搜出一份与清军暗通款曲的信,铁证如山,没什么好说的,直接镇压了事。

城中领导者陈明遇深感江阴城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又感自身才干不足,便派人去城外邀请前任典史阎应元前来主持大局。

讲到这里,不得不说说典史是个什么官了。明清两代,官衔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档,从九品的官已经小的不能再小,但至少还有个品级,算是“入流”,典史这个岗位,却是“不入流”,比从九品的芝麻官更小。

典史在县衙的职责主要是巡捕事,也承担各种杂事,职责范围一句话就可概括,“我是县衙一块砖,哪里有用哪里搬”。

但是,“自古英雄出草莽,高手永远在民间”,这江阴城的前后两任典史,可不是一般的典史,而是名垂青史、傲视群伦的真英雄。

阎应元面对陈明遇的邀请,深知此去便是九死一生,但我中华志士,自商周以来,向来便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不屈斗志和精神!

汉有苏武北海牧羊,以存大汉气节;唐有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后来更有北宋宗泽三呼渡河而亡,南宋崖山陆秀夫负帝跳海;即使到了今春,举国抗疫之时,还有钟南山动车夜奔入武汉,还有陈薇院士疫苗亲试第一针。中华民族,从不缺英雄人物,当我们的民族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正所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阎应元和陈明遇,便是这天地间的秉正气之人。

阎应元抛却生死,入城之后,迅速整编了起义民军,城中无数人主动破家出财以资军需,城中军民可谓同仇敌忾。

据史料载,阎公相貌堂堂,“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面赤有须,颇有云长再生之感,清兵望见,以为天神”,这一段我觉得就是按关羽相貌来描绘的,可见他在江南人民心中的崇高威望。

阎应元令行有度,纪律严明,并针对江阴形势,重新调整制定了守城策略,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汪把总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他自己守清军主攻方向北门。

各位看看这个配置,真是羞煞大明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也。

七月十一日,清军发起总攻,八旗和汉军附城而上,阎应元组织城中士民,包括江南各地父老增援来的男女老少共计十余万人应敌。双方在江阴城头展开残酷的白刃战。

一个极其魁梧的八旗牛录佐领,身披三层重甲、身怀六刀(腰上两把、背上两把,手上两把)跳上城头,刀枪不入,众不能敌。此危急时刻,一名姓汤的童子奋不顾身冲上去,持枪对准敌人没有铁甲保护的咽喉刺进,结果了此人,竹匠姚迩割下敌人的头,把尸体拖下城去。各位,这就是江阴血战的真相,参加战斗的,俱为百姓,连儿童都上了战场肉搏。

清军连攻多日无功,便起了劝降的心思。刘良佐派人进城去谈判,阎应元假意同意,并表示要派人去送“降礼”。

很快,一队老人家押送“降礼”出了城,至清军营寨后,所有人立刻点燃“降礼”中的巨量火药,与清兵同归于尽,清军营帐被炸死炸伤两千余人。史料上讲的都比较简略,各位请注意一个细节,送礼的都是老人,这哪里是送礼队伍,这根本就是一支抱定必死之心的敢死队。

刘良佐没有办法,亲到城下劝降,许以高官厚禄,阎应元大怒对曰: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真英雄也!

刘良佐对江阴久攻不下。清军南征统帅多铎,下令贝勒博洛率二十万清兵增援。博洛到城下后,老样子,派前明降将黄蜚、吴之葵到城下劝降,阎应元怒斥:大臣被缚,当速就死,何必聒噪!

博洛大怒,迅即命令大军发起总攻。双方从七月二十日一直鏖战到二十七日,连续大战了整整一周,清军还是没攻下江阴。

江阴血战连绵,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江南大地沸腾了。各地汉家儿女的增援如雪花一般源源不断流向江阴,阎应元、陈明遇等人,此时已是江南抗清大业之领袖,是江南人民不屈于清廷的精神图腾。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头可断,发不可剃”,这句名言此时已是传遍各地,江南各府抗清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清军二十四万人将江阴围的铁桶一般,而各地赶来增援的军事力量,被占据巨大兵力优势的清军一一击溃,江阴,成了一座孤城。

时间到了八月份,江阴连番大战,伤亡惨重,又遭围城,城内储备粮食日益减少,有断粮之危,阎应元只能下令军民两日才能领一次米,以节约粮食。

城中士人,乃仿作楚歌,激励士气。城中军民一边饮酒一边合唱,史料有云“时天无纤翳,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黄弩、师鼓、胡琴于西城之敌楼”,歌声悲壮,响彻云霄,直抵苍穹。

当这楚歌响起之时,江阴阖城上下,上至八十耄耋,下至待哺婴孩,十余万人,皆已存赴死之心!

八月二十一日,清军调集两百余门大炮,猛轰江阴城东北角,弹如雨下,有炮弹直透十三重门,入地数尺,城头情势危如累卵。在炮火掩护下,清军武装泅渡护城河,蚁附而上,江阴在坚守八十一天后,终于失陷......

写到此处,作者君愤然起身,掷手机于沙发,以手抚胸,端是生了好一会闷气。

江阴城破,阎应元正在东城楼上,见状悲愤交加、不能自已,愤然提笔,乃成绝命诗一首,永载于昭昭青史之上。

八十日带发效忠,(指江阴士民拒不剃发,血战八十日,发留于头,国存于心)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奏闻自太祖以来大明所有的汉家英雄们)

十万人同心死义,(十万人同生共死)

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只为留下国家最后的一县之地,三百里江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举国腥膻之际,唯有江阴,十万人同心死义,江山只剩三百里,但这土地,永属汉家儿女!

这一日,天下暴雨,天公亦泪尽矣。

阎应元写下绝命诗,即率千人与清军殊死一战,奈何兵力相距太大,义军死伤殆尽。见事不可为,阎应元拔出短刀,环顾四周众人,曰:“为吾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刀刺胸血出,投湖自尽。

义军急忙将他捞出,清军赶来,将他绑住,送往博洛和刘良佐所处。阎应元拼死不肯下跪,清军用枪刺入他小腿,血流如注,应元不支,虽半跪仍大骂,博洛无法,便把他关到一处庵寺中。当夜,阎应元大呼一夜“速杀我”,次日清晨遇害。

清军攻入城中后,陈明遇全家男女大小共计四十三口在县衙举火自焚,陈明遇手持钢刀与清兵血战到底,身负重创,死时,犹手握钢刀,倚墙而立,屹立不倒!

江阴训导冯厚敦,自尽殉节于明伦堂,妻投井而死;举人戚勋、秀才许用,皆举家自焚,誓不投降。

秀才许王家,被清军擒获,有人劝他:“君故明一诸生,未食天碌,何以身殉?”,许王家答到:“君臣之义,岂论仕与不仕?”,遂遇害。

笪姓书生,被清军抓获之后,行刑前叹曰:“吾小人也,今得士大夫之烈,尽忠而死,死之犹生也”,言罢慨然赴死。

清军攻破江阴后,开始屠城。阖城上下,男子力战到底,女子皆投河自尽,无反抗能力的,也坦然就义,江阴百姓,无一人顺从,拒不投降。

死则死也,虽死犹生!

两日后,江阴十余万军民,仅剩五十三人......

一直到乾隆时期,江阴人都不做清朝的官,不参加清朝的科举,此为后话。

请先擦一擦湿润的眼睛,然后我们再继续。

......

......

......

......

......

江阴抗清事迹,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江阴士民虽然最终失败了,却是虽败犹荣。

再看这篇“芙蓉女儿诔”,正确说法该是“芙蓉儿女泪”,脂砚雪芹等人,祭的何止是晴雯与黛玉,他们要祭的,正是江阴城中不屈死节的十万英魂!

从晴雯之死到宝黛论诔,如此宏大的情节架构,岂是单为书中人物而设,轻了,太轻了,即使林黛玉,也担不起作者们如此设计。

晴雯孤独地在房间内日益病重,正是影射江阴孤城越来越艰难的处境;她所喝下的红涩之物,正是江阴儿女们流尽的鲜血;贾政口中、宝玉兄弟笔下,那“一死报君王”的林四娘,正是阎应元、陈明遇等英烈之写照;1600余字的长篇巨作“芙蓉女儿诔”,诔的更是江阴十万不屈的军民。

从现代史观来看,明末改朝换代,百姓是苦难的,但那已是过去式,历史就是历史,无法改变。但以史为镜,我们才能知道,多难兴邦,玉汝于成,国家之发展,民族之崛起,绝非一朝一夕。

自1840年起,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等等等,一直到今天的举国抗疫,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之路,一直是满布荆棘。但是,上下五千年时光,我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却从未失去过信念!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永远是藏龙卧虎、英雄辈出!

此处即将结尾,我不由得想起汶川地震后,在成都惊魂未定之余,在电视上,看到和听到的那句话:

“一切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如若对红楼梦感兴趣,建议还是读脂评本,有脂砚斋在旁指点发弹幕,自然对红楼原文会有更深理解。

我至今收到不下百条私信,邀请我推荐脂本,到知乎商店里搜寻了一番,下面这套似乎还行,以后私信就不再一一回复了,谢谢。

红楼梦:脂砚斋全评本(套装上下册)
知乎自营
¥107.00 ¥148.00
去购买 ​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83 人已赞赏

赞赏用户 赞赏用户 赞赏用户 赞赏用户 赞赏用户
赞同 1.9 万​ 2,94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 喜欢
收起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好的,我可以帮你完成这个任务。下面是代码实现,包含三种不同的遍历方式: ```java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 提取书名和作者,并存储到Map集合中 Map<String, String> bookMap = new HashMap<>(); String[] bookArr = str.split(","); for (String bookStr : bookArr) { String[] bookInfo = bookStr.split("-"); bookMap.put(bookInfo[0], bookInfo[1]); } // 遍历方式1:使用keySet()方法遍历 System.out.println("遍历方式1:使用keySet()方法遍历"); for (String bookName : bookMap.keySet()) { String authorName = bookMap.get(bookName); System.out.println(bookName + " - " + authorName); } // 遍历方式2:使用entrySet()方法遍历 System.out.println("遍历方式2:使用entrySet()方法遍历"); for (Map.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bookMap.entrySet()) { String bookName = entry.getKey(); String authorName = 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bookName + " - " + authorName); } // 遍历方式3:使用Lambda表达式遍历 System.out.println("遍历方式3:使用Lambda表达式遍历"); bookMap.forEach((bookName, authorName) -> { System.out.println(bookName + " - " + authorName); }); } } ``` 输出结果: ``` 遍历方式1:使用keySet()方法遍历 《红楼梦》 - 曹雪芹 《西游记》 - 吴承恩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水浒传》 - 施耐庵 遍历方式2:使用entrySet()方法遍历 《红楼梦》 - 曹雪芹 《西游记》 - 吴承恩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水浒传》 - 施耐庵 遍历方式3:使用Lambda表达式遍历 《红楼梦》 - 曹雪芹 《西游记》 - 吴承恩 《三国演义》 - 罗贯中 《水浒传》 - 施耐庵 ```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