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让你“捶胸顿足”的后悔事?》
这是罗师兄的原创文章
预计3-4分钟读完
作者:罗师兄 地球号 luoyun515
最近在帮我爸弄社保养老金,
老家那边来电话,
问他要不要一次性补缴,
按照不同的档次补缴金额,
每月就可以多领几百元的养老金。
他以前一直在老家生活,
也是从2011年我大学毕业后才来的成都打工,
前些年也没有买职工社保,
所以算起来他的职工社保总共不足5年,
想要补缴职工社保,
但政策又不允许。
所以,
只能清退职工社保里养老金的个人账户,
一次性补缴老家的城乡居民养老金,
虽然一个月养老金也只有几百元。
说起他的社保,
有一件事
我爸每每想起都有点“捶胸顿足”。
我爸年轻的时候,
在生产队放过好几年电影,
因为时代的原因这个工种后来就没有了。
直到2012年时老家政府给他来电话,
征询他个人意愿:
是接受政府把原先7年的社保给补缴上,
还是一次性政府补给他一笔钱。
那时他50岁不到,
对职工社保根本就没有概念,
再加上他身边工友的“忽悠”:
“以后老家的社保怕是跟职工社保也差不多了”
于是就选择拿现金,
想着到手的钱拿着更让人放心嘛。
到现在他后悔死了。
要是当初补缴了7年的职工社保,
再加上他后来5年的职工社保,
就有12年的职工社保了,
再延迟3年退休,
至少每个月1-2千的养老金,
也要比每月几百要强得多。
而当初政府补给他的那笔现金
并没有让我们家的生活变得更好,
后来也是不知觉就给用掉了,
反而因为当初那个决定影响到他以后的养老金。
同样,我丈母娘前些年也想考虑多补缴一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想着60岁后每月可以多领几百元的养老金,
但是被我老丈人给“拦”了下来,
理由是:不~划~算。
当初被他“拦”下来的那笔钱,
后来也不知觉给用掉了,
当初因为“不划算”
被拦下的这笔钱不仅没有存下来,
反而影响了他们之后的养老金。
因为这些看似“聪明”的决定,
最终的压力都会落在做子女的身上。
他们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性:
用当下的认知和见识,
去决定未来的事情。
在专业的事情上,
去参考了不专业的人的建议。
从而导致更短视,
明明自己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反而瞧不上未来那每个月的几百块钱,
到最后钱也没有存下来,
还因为这个决定而影响了长远的规划。
作为保险经纪人,
经常会遇到这样类似的例子,
经常来了解保险的女性居多,
因为女性对风险的意识更强,
有的时候会遇到
回去跟老公商量一下,
然后演变成了:
一问老公“全剧终”。
就拿养老年金来举例,
多数时候“老公”会觉得
几十年后一个月几千块也没多大价值,
跑不赢通胀,
还不如其他投资。
寥寥几句话就把“老婆”打发了。
但实际上你要是多问一句“老公”:
你有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保本还增值的?
我相信大多数普通家庭的“老公”并没有想过,
也没有掌握更好的投资理财的能力,
只是条件反射般的蹦出这几句话来。
因为“老公”的条件反射,
到最后钱也没存下来,
反而被不经意间花掉了,
而自己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这笔钱而变得更好。
再过几年或者临近退休想起要规划养老金,
发现需要比原先付出更多的代价。
实际上用保险来规划养老金也是一种他律,
每年到期就会提醒你该存钱了,
不存的话之前存下的只能打骨折退出。
强制帮你养成按时存钱的好习惯,
他律的好处就是没有记忆成本,
傻瓜式存钱。
用10年时间,种一棵树,
不用去“浇水”,不用去“除草”,
然后等待它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