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图:

本项目中最核心的元件是555芯片,电路图右侧的555芯片负责产生具有一定频率的电信号使蜂鸣器鸣叫,电信号的频率则由左侧的555芯片决定。555芯片构造如图(a)所示。当5号脚接地时,C1比较器正极的电压为2/3Ucc,C2比较器的负极电压为1/3Ucc。当电路接通时,6号脚(TH)、2号脚(TR)的电压U同时升高。
1)在0<U<1/3Ucc时,C1输出为1,C2输出为0。经过RS触发器后输出值为1。经过G3后变为0,再经过G4后变回为1,因此555的3号脚输出1。
2)在1/3Ucc<U<2/3Ucc时,C1输出为1,C2也为1。经过RS触发器后维持之前的信号,因此输出1,经过G3后变为0,再经过G4后变回为1,因此555的3号脚输出1。 3)在U>2/3Ucc时,C1输出为0,C2为1。经过RS触发器后输出值为0。经过G3后变为1,激活了电路左下方的三极管,三极管使给2脚、6脚提供电压的电容放电,因此U变小。此时555的3号脚输出0。
4)在1/3Ucc<U<2/3Ucc时,同2,RS触发器的值维持在0,三极管继续给电容放电,U继续减小。555的3号脚输出0。
5)在U<1/3时,C1输出1,C2输出0,经过RS触发器后输出值为1。经过G3后变为0,三极管停止工作,电容重新恢复充电,U两端电压重新开始升高。555的3号脚输出1。
之后555芯片内部会进入上述过程的循环,即2、3、4、5、2、3、4、5……其输出端也会进入循环,输出值为110011001100……

由此可见555芯片能输出脉冲。其频率由比较器C1的正极电压大小、C2的负极电压大小以及给TH、TR端提供电压的电容大小有关。
电容C3保持不变时,在5号脚上加上电压后会使C1、C2两个比较器的参考值升高,经计算,C1与C2之间的电压差值也会变大。已知5号脚加上电压Uco前的C1、C2电压差为1/3Ucc,则在5号脚加上电压后它们之间的差值会变为1/3Ucc+1/2Uco。显然,相同条件下U电压升高/降低1/3Ucc所用的时间少于升高/降低(1/3Ucc+1/2Uco)所用的时间。所以右555芯片的输出的频率会降低,扬声器产生的音调也会降低。从而产生音调低的“嘟”的声音。
因此,我们只需要改变5号脚上的电压的变换频率,就可以间接控制蜂鸣器的“嘀嘟”切换频率。
需要注意的是,仿真图与实际电路图不符,因此在实际焊接过程中,应该预先考虑排线问题。
下图是我们的之际焊接计划图

将一块555倒置,尽量减少飞线的情况。
经过示波器检测,低频声音波形如下图:

周期在22ms左右。
高频声音波形如下:

周期在15us左右。
整体波形如下:

由图可见,焊接完成的电路具有大量的不和谐因素如尖刺、电平翻转等,我认为这可能是在焊接的手法不够,也可能是电路的设计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