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业财税一体化的思考

首先,谈谈我对业财税一体化的理解。

所谓的“业”,就是企业的经济业务。不同的企业当然有各自不同的业务,但是站在会计的角度来看,无非是生产、贸易、服务等几个类型。

所谓的“财”,自然就是指企业的财务。本来,会计就是商业语言,是一个企业经营情况的实际反映。

所以,不论有没有“业财税一体化”,企业的财务会计,都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业务来做账的,这也是会计的本职工作。

所谓的“税”,其实就是企业的税款计算和缴纳。

在以前,企业是先发生经济业务,然后会计跟在后面,再逐笔的记录相关的经济业务,等到月结的时候,再根据关账的信息,计算出这个月需要缴纳的税款。

会计离经济业务有多滞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但是报销有多慢,很多人可是深有体会的。

报销周期太长,本身就是业务和财务比较脱节的体现。

现在既然要“业财税”一体化,当然就是说,财务和税务,不能离业务太远,不能太滞后了。

这个需要的是系统化的支持,而不是会计的手脚勤快。

我做税务会计的时候,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催票。快到月底的时候,就要给各个供应商打电话,催他们寄发票过来了。

因为没有票,会计不能记账,税务也不能报税。当然,我们公司本身也要被其他的客户来催票了。

这个很显然,业务、财务和税务都是脱节的。

后来,有了发票在线勾选平台,“票”已经和业务很接近了,不需要等发票在途的时间。所以,也就渐渐有了“业财税一体化”的概念。

也有人的说法是“票财税”一体化,其实差不多。

我觉得“业财税”的概念更完善一点儿。毕竟,不是所有的业务都是有发票的,就连增值税申报表上,都有未开票收入栏目的。

如果企业的财务能够紧紧地跟上业务的脚步,然后在第一时间,把对应的税款计算出来,这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了。

这也是“业财税一体化”的初衷。不过,现在实际来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第一个,业财税一体化,对于企业的上下游供应链的要求很高,需要上下游的客户和供应商都能够紧密的配合企业。

第二个,就是从业务到财务,这个还是需要会计来人工判断,做账的。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产品,可以做到智能记账,但也还是在完善过程中。

对于强规则的凭证可以处理,对于需要会计进行职业判断的凭证,是无法自动处理的。

最后一个,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或者企业的管理层,乐于见到企业财务高效工作,但不一定乐于见到企业高效的计税、报税。

毕竟,大多数企业还是希望,在税务上,能有一点儿“空间”的。

这些方面,也是“业财税一体化”的系统,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