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熟茶的起源!

说起云南人工渥堆发酵的普洱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普洱熟茶,茶友们总是会想,它到底创制于什么时候呢,是何人所创的呢?有些会说,是1973年,有人会说是1975年,首创人的名字也会出现一大堆,比如吴启英、邹炳良、曹振兴、蔡玉得、侯三、刀占刚,这些都是20世纪70年代第一批到广东学习人工发酵的老专家和老技工。

历史上,云南普洱茶根据销售地的不同,分为了藏销紧茶、内销沱茶以及侨销圆茶等几大类,藏销紧茶和侨销圆茶都是有发酵的茶品,两者当中,藏销紧茶的发酵程度稍微重一些,两者都是红茶汤。

1973年以前云南人是否做过发酵茶呢,发酵茶到底是广东人还是云南人发明的呢?

我们可以从《创办佛海茶厂的回忆》这篇文章当中来了解一下,文中写到,发展紧茶生产,扶持茶农茶工,佛海是藏销紧茶的重要产地,紧茶是藏族同胞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藏销紧茶每年为数可观。

紧茶的制作并不复杂,每年冬季将要来临的时候,把收购的青毛茶取出,开灶蒸压之后,装入布袋,积压成型,然后放置屋角阴凉处四十天后,布袋发微热约40℃左右,袋内的茶叶就已经发酵好了,解开布袋,取出紧茶,在外包绵纸,就可以包装定型,等到季节性马帮的到来,就可以装驮起运。先到缅甸景栋、岗已、转火车到仰光,搭轮船到印度加尔各答,转运到西藏边境成交。

这段文字范和钧先生已经提到了紧茶,对发酵的天数、发酵的温度都作了详细的介绍,只不过这个发酵过程是在布袋内进行的。

除此之外,云南省的档案馆还存留有佛海茶厂的档案资料,档案中记载,1941年的时候,佛海茶厂的厂房布局之中就有发酵室一件,面积18平方米,红砖墙,洋瓦顶。

1973年,争得了自主出口权之后,云南茶叶公司开始按照香港人的要求,派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的技术人员去广东学习做发酵更重的泼水发酵茶,与此同时,技师陈佩仁认为自己解放前就实验做过发酵茶,他向茶厂申请,用自己传统的方法,向昆明茶厂申请了一吨的青毛茶,他率先生产出当代最早的渥堆熟茶。

去广州的考察学习小组回来后,开始在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大规模试验。昆明的试验并不顺利,不顺利的原因是照搬广州的工艺。随后他们分析原因,广州发酵时是洒热水,昆明天气条件和广州不同,也许洒热水是失败的原因。他们将热水换成冷水,很快做成了昆明的发酵产品。这批茶和陈佩仁的一吨熟茶拼合在一起,当年,也就是1973年出口到香港。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菌种不同,在渥堆时加温水还是冷水,是否用蒸汽,地面的材质,发酵翻堆、开窗通风时间等都不同,工艺差距是较大的。即使是同一个厂,陈佩仁的小堆发酵,也与吴启英他们的大堆发酵不同。

渥堆熟茶是1973年发明的,但是我们不能说1973年以前没有发酵茶。从历史可以得知,云南普洱茶就是发酵茶品,只是发酵程度比较低,与熟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以上就是小燕今天的分享啦,欢迎茶友们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转载至中国茶学网普洱熟茶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