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能量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策略设置,对电动汽车的能量源和能量消耗单元进行管理,以实现整车的安全性、经济型和动力性的平衡。能量管理系统通常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动机控制器(MCU)和整车控制器(VCU)等核心部件。
能量源管理
-
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监测和管理电池的状态,包括单体电压、单体温度、SOC(State of Charge,电池荷电状态)和SOH(State of Health,电池健康状态)等参数。BMS会输出当前动力电池允许输出或输入的额定功率及峰值功率,以应对不同的驾驶需求。
-
能量回馈:在制动或滑行时,驱动电机可以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中。VCU会根据BMS允许输入的额定功率、峰值功率以及附件消耗功率来确定当前能量回馈的最大功率,避免对电池过充。
能量消耗单元管理
-
驱动电机:作为主要的能量消耗单元,MCU(电机控制器)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给电机提供能量,驱动电机输出扭矩。MCU允许输入或输出最大功率是扭矩控制模块的关键输入量,决定了驱动及回馈的上限。在能量回馈状态下,应考虑高压附件可消耗的功率,增大能量回馈的上限,尽可能多的回收能量。
-
高压附件:包括DCDC、空调压缩机、PTC等。DCDC将动力电池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供低压控制器及低压零部件使用,并给低压蓄电池充电。空调压缩机和PTC分别进行制冷和制热,为驾驶室提供舒适的温度环境。在做能量管理时,在正常驱动情况下应保证高压附件正常工作,剩余功率作为驱动电机可用功率。
能量管理策略
-
功率计算:通过计算DCDC、空调压缩机和PTC等高压附件的消耗功率,以及电池过充过放状态的判断,来确定整车剩余可输出及输入功率。
-
专利技术:例如,北京宏瑞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项专利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能量分配及管理策略,通过综合整车工况以及用户的需求,得出车辆的能量管理策略,达到改善整车续驶里程的同时,尽可能的保障车辆的动力性以及舒适性。
-
能量回收策略:在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的新能源汽车中,能量回收的控制策略通常由VCU实现。VCU根据车辆的实时工况(如车速、制动踏板位置、电池荷电状态、电池温度等)匹配合适的能量回收策略,通过调节MCU的工作状态,实现制动或滑行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