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产品PMF】技术与业务的认知决定成败

在与团队的交流中,我意识到,在打造产品的市场契合度(PMF)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常常被忽略。

1.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理解技术的边界非常关键。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目前的技术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而避免设计出不切实际的产品。

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对技术过于乐观。尽管当前的大模型技术看似强大,但在具体应用到垂直领域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理解技术的边界,就很可能会选择到不切实际的应用场景。相反,另一类问题是对大模型技术持悲观态度,干脆不了解这项技术。这些人往往仍停留在AI1.0时代的技术思维中,而忽略了现在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

负责这一问题的,通常是产品的第一负责人,这可以是公司的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或者创始人。然而,不幸的是,许多公司里的这些负责人对技术边界理解不够,从而难以设计出适合技术的应用场景。这实际上是国内大模型技术落地的一个重大痛点。

2.PMF阶段更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而非外部力量

许多人希望助外部的产品或者成熟的解决方案来赋能自己的业务。然而,考虑到目前国内大模型技术落地仍处于从0到1的探索阶段,大家都没有看到过真正成熟的案例。因此,如果我们自身都无法开发出令人满意的产品,那么将这个产品推向市场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PMF阶段最重要的是对业务的深度理解,这一点无法由外部力量代替。而这对业务的深度理解,长期来看是产品的一大壁垒,若团队缺乏对大模型的认知,可以寻求外部专家或团队的帮助,但这些外部力量需要深入业务,与内部团队紧密合作,而不是仅仅提供技术支持。

3.产品的壁垒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普及,开发一个大模型产品的技术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不同公司之间的技术差异也越来越小。因此,需要提前考虑清楚产品的壁垒到底是什么,是用户基础,还是对业务的深入理解。

接下来是用最好的模型进行最小可行产品的开发,然后再推向市场。在产品初期,应该以最好的模型来进行开发,迅速验证市场需求。如果用最好的模型都无法达到用户要求,那么这个产品很可能无法成功。在验证市场需求之后,可以考虑切换到开源模型,并通过微调接近最好的效果。

4.最后我想说

不要过于痴迷于技术本身。我发现很多团队过于强调技术,而忽略了业务需求,这常常导致大量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技术开发,却没有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建议在能用提示工程解决的地方就不要考虑微调,能用RAG解决问题的地方也不要再做技术上的微调。

总结来说,技术固然重要,但在PMF阶段,更重要的是快速验证商业模式和应用场景。成功跨过这一阶段后,才会进入产品优化阶段,届时才能真正体现出技术的价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