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Simulink基本模块的使用

以下是使用SIMULINK构建基本通信系统模型的步骤:

1. 打开MATLAB,点击SIMULINK图标,创建一个空模型。

2. 从库浏览器中拖拽“信号发生器”(Signal Generator)模块和“示波器”(Scope)模块到模型中。

3. 连接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输出信号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口上。

4. 在信号发生器模块参数设置窗口中,设置输出信号的类型、振幅、频率等参数。例如,可以将输出信号类型设置为正弦波,振幅为1,频率为100 Hz。

5. 在示波器模块参数设置窗口中,设置示波器的显示范围、显示采样率等参数。

6. 点击模拟按钮,运行仿真,并查看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

7. 如果需要添加数学模块,可以从库浏览器中选择常用的数学模块,例如加法器、乘法器、滤波器等。

8. 按照系统设计需求,连接信号发生器、数学模块和示波器,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9. 点击模拟按钮,运行仿真,并查看示波器显示的输出波形图。

10. 根据仿真结果对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例如修改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或振幅,选择不同的数学模块或更改其参数设置等。

需要注意的是,SIMULINK中的模块库非常丰富,可以根据具体的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块,并进行相应的仿真调试。此外,也可以使用MATLAB中的分析工具对仿真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要设置仿真参数和示波器的扫描参数和幅度显示参数,使得示波器能够显示10个正弦波周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打开Simulink模型,选择“模型参数设置”窗口。

2. 在“Solver”选项卡中,将仿真时间范围设置为10个正弦波周期,即10个周期的周期时间的整数倍。例如如果正弦波频率为10 Hz,则10个周期的周期时间为1秒,因此可以将仿真时间范围设置为10秒。

3. 在示波器模块的参数设置对话框中,将“Time range”(时间范围)设置为和仿真时间范围相同的值。

4. 在示波器模块的参数设置对话框中,将“Samples per frame”(每帧样本数)设置为大于等于20的值,以确保示波器能够捕捉到足够多的波形周期。

5. 增加示波器模块的幅度显示范围。示波器模块的参数设置对话框中有“Y Limits”(Y轴范围)参数,修改该参数可调整示波器的幅度显示范围。可以将幅度显示范围设置为正负一个波形周期的幅度,以确保可见的波形周期数不会因为幅度超出范围而减少。

6. 重新运行仿真,查看示波器是否能够显示10个正弦波周期。 需要注意的是,示波器的显示效果和参数配置与示例中的正弦信号模型有关,对于不同的信号模型,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的调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迎风斯黄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