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钠离子电池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低温容量保持率较高。缺点是能量密度,循环性能低
一、不同电池种类比较
指标 | 铅酸电池 | 磷酸铁锂电池 | 三元锂电池 | 钠电池 |
---|---|---|---|---|
能量密度(Wh/Kg) | 30-50 | 150-180 | 200-260 | 120-150 |
循环寿命(次) | 300-500 | 3000-10000 | 1000-3000 | 2000-6000 |
-20℃容量保持率 | <60% | <60% | >70% | >90% |
平均工作电压 | 2.0V | 3.2V | 3.7V | 3.0V |
BOM成本(元/wh) | 0.2-0.3 | 0.6-0.9 | 0.9-1.0 | 0.4-0.6 |
安全性 | 高 | 较高 | 低 | 较高 |
耐过放电 | 差 | 中等 | 较差 | 好 |
高温循环 | 差 | 好 | 较好 | 好 |
倍率性能 | 一般 | 一般 | 好 | 较好 |
二、钠离子优势
(1)原料优势:我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高,钠资源丰富且分布均匀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量约8900万金属吨,折碳酸锂超1亿吨,其中58%的锂资源集中在南美洲,我宝锂资源量仅为世界的5.9%,对外依存度较高,但国外地域政治风险长存,预计未来锂精矿仍维持供应紧张状态。而钠资源的地壳车度远高于锂离子(2.75%15:0.0065%),且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海水中即含有丰富的氯化钠,符合我国战略发展定位。
(2)安全性优势: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较高,可以有效降低存储和运输成本。可以放电至0V而不影响后续使用,进而使得电池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更具安全性;钠离子电池热失控温度更高,在情温环境下容易因为钝化、氧化而不自燃。
4钠离子电池的内阻比锂离子总池蒿,在短路的情况下瞬时发热量少,温升较低,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电池,更不易产生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惫。
(3)较高能量密度:相较于传统的铅酸电池,钠电池的能室密度更高,在铅酸应用场景句以替代使用,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储能系统的可靠性。
三、钠离子电池应用
钠离子电池预计未来有先取代铅酸电池,并逐步实现低速电动车、后备电压和启停电池的无铅化。全国二轮电动车电池市场75%为铅酸电池,钠电循环远超铅酸电池(500-800次),能量密度可达铅酸电池3倍以上,成本同样低于铅酸。
钠离子电池产品标准化程度提高后。逐渐切入A00级电动车和储能领域。A00级电动车售价低电池成本占比高,因此对电池成本更为敏感,钠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优势有望大展身手(单车30度电的假设下,比铁锂便宜6000元以上),同时随着海外户储高爆发+国内储能大发展,目前储能电池供不应求,钠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低、原材料资源丰富的优势,并随着循环性能进一步提升后可实现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部分替代。
四、钠离子和锂离子产业环节对比分
参数类别 | 钠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 |
---|---|---|
电解液 | 采用六氟磷酸钠,和锂电原理类似。量产难度低 | 采用六氟磷酸理,量产难度低 |
隔膜 | 相较于锂电池体系变化不大 | 一般采用高强度薄膜化的聚烯竖多孔膜 |
集流体 | 负极集流体选用铝箔,其他非活性物质沿用锂电 | 负极采用铜箔,正极采用铝箔 |
盈利能力 | 预计毛利率高于铁锂电池 | 15-30% |
产品良率 | 制备工艺不成熟、生产效率较低,生产良率不高 | 90%+ |
适用场景 | 两轮车、A00级车、储能 | 全场景 |
五、名词解释
(1)1980年,M.Armand 提出了摇椅式二次锂电池的设想,即正负极材料采用可以储存和交换锂离子的层状化合物,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穿梭,从一边「摇」到另一边,往复循环,相当于锂的浓差电池。
(2)BOM:物料清单。很多人都认为 BOM 成本的高低是由采购决定的,而没有把重心放在规划和设计上,每天都在喊成本高、要降成本,殊不知采购的能力即使再强,在产品的方案已经确定的前提下,采购能够影响到 BOM 成本的范围已经非常有限,真正决定 BOM 成本高低的因素在于产品定义以及产品方案的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