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入门:分类与回归

内容是对《Python深度学习》的摘录、理解、代码实践和遇到的问题。

分类和回归术语表

  • 样本sample输入input:进入模型的数据点。
  • 预测prediction输出output:模型的输出结果。
  • 目标target:真实值。(对于外部数据源,模型在理想状况下应该能够预测出目标)
  • 预测误差prediction error损失值loss value:模型预测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 类别calss:分类问题中可供选择的一组标签。
  • 标签label:分类问题中类别标注的具体实例。
  • 真实值ground-truth标注annotation:数据集的所有目标,通常由人工收集。
  • 二分类binary classification:一项分类任务,每个输入样本都应该被划分到两个互斥的类别中。
  • 多分类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一项分类任务,每个输入样本都应该被划分到两个以上的类别中,比如手写数字分类。
  • 标量回归scalar regression:目标是一个连续标量值的任务。预测房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同的目标价格形成一个连续空间。
  • 向量回归vector regression:目标是一组连续值的任务。如果对多个值(比如图像边界框的坐标)进行回归,那就是向量回归。
  • 小批量mini-batch批量batch:模型同时处理的一小部分样本(样本数通常在8和128之间)。样本数通常取2的幂,这样便于在GPU上分配内存。训练时,小批量用于计算一次梯度下降,以更新模型权重。

二分类问题示例——影评分类

二分类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类机器学习问题,本例将学习如何根据影评文本将其划分为正面或负面。

IMDB数据集

IMDB数据集包含来自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的50 000条严重两极化的评论。数据集被分为25 000条用于训练的评论与25 000条用于测试的评论,训练集和测试集都包含50%的正面评论和50%的负面评论

与MNIST数据集一样,IMDB数据集也内置于Keras库中。它已经经过预处理:评论(单词序列)已被转换为整数序列,其中每个整数对应字典中的某个单词,以便专注于模型的构建、训练与评估。(后面会学习如何从头开始处理原始文本的输入)

#   加载IMDB数据集
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imdb
(train_data, train_labels), (test_data, test_labels) = imdb.load_data(num_words=10000)
#   参数num_words=10000意为只保留训练数据中前10 000个最常出现的单词,舍弃只在少许样本中出现的、对分类没有意义的低频词,得到便于处理的较小的向量数据
#   train_data和test_data都是由评论组成的列表,每条评论又是由单词索引组成的列表(表示单词序列)
#   train_labels和test_labels都是由0和1组成的列表,其中0代表负面,1代表正面

#   将评论的单词索引整数列表转换为文本
word_index = imdb.get_word_index()      # word_index保存将单词索引为整数的字典
#   将字典的键和值交换,得到由整数索引到单词的字典
reverse_word_index = dict(
    [(value, key) for (key, value) in word_index.item()]
)      
#   对评论解码,索引减去3是因为0,1,2分别是为"padding"(填充)、"start of sequence"(序列开始)、"unknown"(未知词)保留的索引
decoded_review = "".join(
    [reverse_word_index].get(i-3, "?") for i in train_data[0]
)

数据处理

不能直接将整数列表传入神经网络,因为整数列表的长度各不相同,但神经网络处理的是大小相同的数据批量。需要将列表转换为张量,转换方式有以下两种:

  • 填充列表,使其长度相等,再将列表转换成形状为(samples, max_length)形状的张量,然后在模型第一层使用能处理这种整数张量的层(即Embedding层,会在后面介绍)
  • 对列表进行multi-hot编码,将其转换为由0和1组成的向量。举例来说,将序列[8,5]转换成一个10 000维向量,只有索引8和索引5对应的元素是1,其余元素都是0(因为加载数据集时只保留了出现频率前10 000的单词索引,所以索引不会越界)。然后模型第一层可以用Dense层,它能处理浮点数向量数据。

下面采用第二种方法将数据向量化,且为了加深理解,将手动实现这一方法。

import numpy as np

def vectorize_sequences(sequences, dimension = 10000):

    results = np.zeros((len(sequences), dimension))     # 创建形状为(len(sequences), dimension)的零矩阵

    for i, sequence in enumerate(sequences):

        for j in sequence:

            results[i, j] = 1.      # 将索引对应值设为1

    return results



x_train = vectorize_sequences(train_data)   # 将训练数据向量化

x_test = vectorize_sequences(test_data)     # 将测试数据向量化

y_train = np.asarray(train_labels).astype("float32")    # 将标签数据向量化

y_test = np.asarray(test_labels).astype("float32")

构建模型

输入数据是向量,而标签是标量(1和0),有一类模型在这种问题上表现良好,即带有relu激活函数的密集链接层Dense的简单堆叠(Sequential)。对于Dense层的这种堆叠,需要做出以下两个关键的架构决策:

  • 神经网络有多少层
  • 每层有多少个单元

第五章将会介绍作出上述架构决策的具体原则。这里先直接给出:两个中间层,每层16个单元。第三层输出一个标量预测值,代表当前评论的情感类别。

模型架构示意图

#   模型定义

from tensorflow import keras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model = keras.Sequential([

    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传入每个Dense层的第一个参数是该层的单元unit个数,即该层表示空间的维数。

而每个带有relu激活函数的Dense层都实现了以下张量运算:

output = relu(dot(input, W) + b)

16个单元对应的权重矩阵W的形状为(input_dimension, 16),与W做点积相当于把输入数据投影到16维表示空间中。可以将表示空间的维度直观理解为“模型学习内部表示时所拥有的自由度”,单元越多(表示空间的纬度越高),模型就能学到越复杂的表示,但同时模型的计算代价也变得更大,并可能导致学到不必要的模式(过拟合)。

中间层使用relu作为激活函数,最后一层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以便输出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概率值(表示样本目标值等于“1”的可能性)。relu函数将所有负值归零,sigmoid函数则将任意值“压缩”到[0, 1]区间内,其输出可以看作概率值。

什么是激活函数,为什么要使用激活函数

如果没有像relu这样的激活函数(也叫非线性激活函数),Dense层就只包含点积与加法两个线性运算,这样的层只能学习输入数据的线性变换(仿射变换):该层的假设空间是从输入数据到16维线性空间所有可能的线性变换集合。这种假设空间非常受限,无法利用多个表示层的优势,因为多个线性层堆叠实现的仍是线性运算,增加层数并不会扩展假设空间。

为了得到更丰富的假设空间,从而利用多层表示的优势,需要引入非线性,也就是添加激活函数。relu是深度学习中最常用的激活函数,但也还有许多其他函数可选。

选择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当前面对的是一个二分类问题,模型输出的是一个概率值(模型最后一层只有一个单元并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所以最好使用binary_crossentropy(二元交叉熵)损失函数。这并不是唯一可行的选择,还可以使用mean_squared_error(均方误差),但对于输出概率值的模型,交叉熵crossentropy通常是最佳选择。交叉熵是一个来自信息论领域的概念,用于衡量分布之间的距离,在这个例子中就是真实分布与预测值之间的距离。

将使用rmsprop作为优化器。对于几乎所有问题,它通常都是很好的默认选择。

优化器写法仍然参考以下博客:

AttributeError: module 'tensorflow_core.keras.optimizers' has no attribute 'rmsprop'

解决 AttributeError: module ‘keras.optimizers‘ has no attribute ‘RMSprop‘ 和‘Adam‘ 报错问题_晓亮.的博客-CSDN博客

原因分析:发现优化器的调用方式发生了改变。

解决方案:

from tensorflow.python.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_v2

使用

optimizer =rmsprop_v2.rmsprop(learning_rate=1e-4)

而不是

optimizer = rmsprop(lr=1e-4) 或 optimizer = RMSprop(lr=1e-4)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_v2.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

              metrics=["accuracy"])

验证

前面讲到过,深度学习模型不应该在训练数据上进行评估,标准做法是使用验证集来监控训练过程中的模型精度。下面我们将从原始训练数据中留出10 000个样本作为验证集。

#   预留验证集

x_val = x_train[:10000]

partial_x_train = x_train[10000:]

y_val = y_train[:10000]

partial_y_train = y_train[10000:]

用由512个样本组成的小批量,对模型训练20轮,同时监控在验证集上的损失和精度。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partial_x_train,

                    partial_y_train,

                    epochs=20,

                    batch_size=512,

                    validation_data=(x_val,y_val))

调用model.fit()会返回一个History对象,这个对象有一个名为history的成员,它是一个字典,包含训练过程中的全部数据。

history_dict = history.history

print(history_dict.keys())

dict_keys(['loss', 'accuracy', 'val_loss', 'val_accuracy'])

这个字典中包含四个条目,分别对应训练过程和验证过程中监控的指标。

利用Matplotlib绘制训练损失、验证损失、训练精度、验证精度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loss"]

val_loss_values = history_dict["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loss_values)+1)

plt.plot(epochs, loss_values, "bo", label="Training loss")  # "bo"表示"蓝色圆点"

plt.plot(epochs, val_loss_value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 "b"表示"蓝色实线"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legend()    #添加图例

plt.show()
#   绘制精度变化图像

plt.clf()   # 清空图像

acc = history_dict["accuracy"]

val_acc = history_dict["val_accuracy"]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Accuracy")

plt.legend()

plt.show()

 

如图所示,训练损失每轮都在减小,训练精度每轮都在提高,这正是梯度下降优化的预期结果。但验证损失和验证精度并非如此,这说明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越来越好的同时,在前所未见的数据上不一定表现得越来越好,这种现象叫作过拟合overfit。具体到本次训练而言,在第4轮之后,模型是在针对训练数据做过度优化,最终学到的表示仅针对训练数据,而无法泛化到训练集以外的数据。

为了防止过拟合,可以在4轮之后停止训练,也有其他多种方式可以降低过拟合,将在第五章介绍。

补充:关于legend()

作用是添加图例。

无legend():

 

有legend():

重新训练数据防止过拟合,并在测试集上评估

model = keras.Sequential([

    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16,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1, activation="sigmoid")

])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_v2.RMSProp(),

              loss="binary_crossentropy" ,

              metrics=["accuracy"])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4,   #根据之前的图像决定只训练4轮防止过拟合

                    batch_size=512)



#   在测试集上评估

results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loss: 0.3540 - accuracy: 0.8780

可见精度约88%。

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

#   用模型来预测x_test里各评论为正面的可能性并输出

predicts = model.predict(x_test)

print(predicts)

[[0.20161915]

 [0.9999629 ]

 [0.91244537]

 ...

 [0.13068038]

 [0.07985511]

 [0.6722022 ]]

其中对某些样本的结果非常确信(大于0.99或小于0.01),也对某些样本的结果不那么确信(0.6)

改进方向

  • 改变表示层层数:实验过程中在最后的分类层前使用了两个表示层,可以尝试改用一个或三个表示层,观察其对精度的影响。
  • 改变损失函数:尝试使用mse损失函数代替binary_crossentropy
  • 改变激活函数:尝试使用tanh激活函数(这种激活函数在神经网络早期非常流行)代替relu。

本节要点

  1. 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大量预处理,以便将其转换为张量输入到神经网络中。单词序列可以被编码为二进制向量,也有其他编码方式。
  2. 带有relu激活函数的Dense层堆叠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常见的模型。
  3. 对于二分类问题,模型的最后一层应该是只有一个单元并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的Dense层,输出模型是一个0到1的标量,表示概率值。
  4. 对于二分类问题的sigmoid标量输出,应该使用binary_corssentropy二元交叉熵损失函数。
  5. 无论面对什么问题,rmsprop优化器通常都是一个足够好的选择,不用改它。
  6. 随着神经网络在训练数据上的表现越来越好,模型最终会过拟合,并在前所未见的数据上表现越来越差。一定要一直监控模型在训练集之外的数据上的性能。

多分类问题示例——新闻分类

本节将构建一个模型,把路透社新闻划分到46个互斥的主题中。由于有多个类别,因此这是一个多分类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问题。

由于每个数据点只能划分到一个类别中,因此更具体地说,这是一个单标签、多分类(single-label,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问题。如果每个数据点可以划分到多个类别中,那就是多标签、多分类(multilabel,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问题。

路透社数据集

路透社数据集包含许多短新闻及其对应的主题,其中包括46个主题。某些主题的样本相对较多,但训练集中的每个主题都至少有10个样本。

路透社数据集也内置于Keras。

#   加载路透社数据集

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reuters

(train_data, train_labels), (test_data, test_labels) = reuters.load_data(num_words=10000)   

# 与IMDB数据集一样,参数num_words=10 000将数据限定为前10 000个最常出现的单词

与IMDB数据集一样,每个样本都是一个整数列表,表示单词索引。如果好奇可以用与前面解码IMDB数据集一样将样本解码为文本。

样本对应的标签是一个介于0和45之间的整数,即话题索引编号。

准备数据

可以直接沿用IMDB例子中的代码来将数据向量化

x_train = vectorize_sequences(train_data)   # 将训练数据向量化

x_test = vectorize_sequences(test_data)     # 将测试数据向量化

标签向量化有两种方法:

  1. 将标签列表转换为一个整数张量
  2. one-hot编码。one-hot编码是分类数据的一种常用格式,也叫分类编码categorical encoding。在这个例子中,标签one-hot编码就是将每个标签表示为全零向量,只有标签索引对应的元素为1
def to_one_hot(labels, dimension=46):

    results = np.zeros((len(labels), dimension))

    for i, label in enumerate(labels):

        results[i, label] = 1.

    return results



y_train = to_one_hot(train_labels)      # 将训练标签向量化

y_test = to_one_hot(test_labels)        # 将测试标签向量化

Keras有一个内置方法可以实现这种编码

from tensorflow.keras.utils import to_categorical

y_train = to_categorical(train_labels)

y_test = to_categorical(test_labels)

构建模型

这个主题分类问题与前面的影评分类问题类似,二者都是对简短的文本片段进行分类。但这个问题有一个新的限制条件:输出类别从2个变成46个,输出空间的维度要大得多。

对于前面使用过的Dense层堆叠,每一层只能访问上一层输出的信息。如果某一层丢失了与分类问题相关的信息,那么后面的层永远无法恢复这些信息,也就是说每一层都可能成为信息瓶颈。上一个例子使用了16维的中间层,但对于这个例子来说,16维太小了,无法学会区分46个类别,这种维度较小的层可能成为信息瓶颈,导致相关信息永久丢失。

因此我们将使用维度更大的层,它包含64个单元

model = keras.Sequential([

    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46, activation="softmax")

])

关于这个架构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 模型的最后一层是大小为46的Dense层。也即对于每个输入样本,神经网络都会输出一个46维向量,这个向量的每个元素代表不同的输出类别。
  • 最后一层使用了softmax激活函数,模型将输出一个在46个输出类别上的概率分别——对于每个输入样本,模型都会生成一个46维输出向量,其中output[i]是样本属于第i个类别的概率。46个概率值总和为1.

对于这个例子,最好的损失函数是categorical_crossentropy(分类交叉熵),它衡量的是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这里两个概率分布分别是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和标签的真实距离。我们训练模型将这两个分布的距离最小化,从而让输出结果尽可能接近真实标签。

#   编译模型

from tensorflow.python.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_v2

model.compile(optimizer= rmsprop_v2.RMSProp(),

              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验证

#   留出验证集

x_val = x_train[:1000]

partial_x_train = x_train[1000:]

y_val = y_train[:1000]

partial_y_train = y_train[1000:]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partial_x_train,

                    partial_y_train,

                    epochs=20,

                    batch_size=512,

                    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   绘制训练损失和验证损失

loss = history.history["loss"]

val_loss = history.history["val_loss"]

epochs = range(1, len(loss) + 1)

plt.plot(epochs, loss, "bo", label="Training loss")

plt.plot(epochs, val_loss, "b", label="Validation loss")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loss")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Loss")

plt.legend()

plt.show()



#   绘制训练精度和验证精度

plt.clf()       # 清空图像

acc = history.history["accuracy"]

val_acc = history.history["val_accuracy"]

plt.plot(epochs, acc, "bo", label="Training accuracy")

plt.plot(epochs, val_acc, "b", label="Validation accuracy")

plt.title("Training and validation accurac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Accuracy")

plt.legend()

plt.show()

 

 

从图可以看出大概在第9轮之后开始过拟合,重新训练一个模型,只训练9轮,并拿到测试集上评估。

history = model.fit(partial_x_train,

                    partial_y_train,

                    epochs=9,

                    batch_size=512,

                    validation_data=(x_val, y_val))

print(history.history.keys())

results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loss: 1.7710 - accuracy: 0.7854

可见大约可以达到80%的精度

遇到的问题:TypeError: 'module' object is not callable

解决方案:

网上搜索大多给出的原因是模块调用出错,反复修改后发现没用。

其实问题出在编译器写错了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_v2(),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_v2.RMSProp(),

更改后不再报错。

出现这个报错可以顺便检查一下编译模型部分的写法。

利用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x_test)

predictions的每个元素都是长度为46的向量:

>>predictions[0].shape

(46,)       

每个向量的所有元素总和为1,形成概率分布:

>>np.sum(predictions[0])

1.0000001

每个向量中值最大元素的下标就是预测类别,即概率最高类别:

>>np.argmax(predictions[0])

3

处理标签和损失的另一种方法

前面提到过另一种编码标签的方法,也就是将其转换为整数张量,如下:

y_train = np.asarray(train_labels)

y_test = np.asarray(test_labels)

对于这种编码方式,唯一需要改变的就是损失函数的选择,对于整数标签,应该使用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稀疏交叉熵)损失函数,这个损失函数在数学上跟categorical_crossentropy相同,二者只是接口不同。

拥有足够大中间层的重要性

因为最终输出层是46维的,所以中间层的单元应该不少于46个。如果中间层的维度远小于46(比如四维),造成了信息瓶颈,那么会发生什么?

将之前代码的模型构建部分改为:

model = keras.Sequential([

    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46, activation="softmax")

])

loss: 2.2128 - accuracy: 0.6460

可见精度明显下降了。导致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试图将大量信息压缩到维度过小的中间层,模型能够将大部分必要信息塞进这个4维表示中,但不是全部信息。

本节要点

  1. 如果要对N个类别的数据点进行分类,那么模型的最后一层应该是大小为N的Dense层。
  2. 对于单标签、多分类问题,最后一层应使用softmax激活函数,这样可以输出一个在N个输出类别上的概率分布。
  3. 对于这种问题,损失函数几乎总是应该使用分类交叉熵,它将模型输出的概率分布与目标的真实分布之间的距离最小化。
  4. 处理多分类问题的标签有两种方法:
  • 通过分类编码(one-hot编码)对标签进行编码,然后使用categorical_crossentropy损失函数
  • 将标签编码为整数,然后使用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损失函数
  1. 如果需要将数据划分到多个类别中,那么应该避免使用太小的中间层,以免在模型中造成信息瓶颈。

标量回归问题示例——预测房价

前面两个例子都是分类问题,其目标是预测输入数据点所对应的单一离散标签。另一种常见的机器学习问题是回归regression问题,它预测的是一个连续值,而不是离散的标签,比如根据气象数据预测明天的气温等。

注意:logistic回归算法不是回归算法,而是分类算法。

波士顿房价数据集

#   加载数据集

from tensorflow.keras.datasets import boston_housing

(train_data, train_targets), (test_data, test_targets) = boston_housing.load_data()

>>train_data.shape

(404, 13)

>>test_data.shape

(102, 13)

可见有404个训练样本和102个测试样本,每个样本都有13个数值特征,比如人均犯罪率、住宅平均房间数、高速公路可达性等。

>>train_targets[:10]

array([15.2, 42.3, 50. , 21.1, 17.7, 18.5, 11.3, 15.6, 15.6, 14.4])

目标是房价中位数,单位是千美元。

该数据集包含的数据点相对较少。输入数据的每个特征都有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的特征是比例,取值在0和1之间;有的取值在1和2之间;有的取值在1和12之间;还有的取值在0和100之间。

准备数据

将取值范围差异很大的数据输入到神经网络中是有问题的,模型虽然可能自动适应这种取值范围不同的数据,但这肯定会让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对于这类数据,普遍采用的最佳处理方法是对每个特征进行标准化:对输入数据的每个特征,减去平均值,再除以标准差。这样得到的特征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用NumPy可以很容易实现数据标准化。

#   数据标准化

mean = train_data.mean(axis=0)

train_data -= mean

std = train_data.std(axis=0)

train_data /= std



test_data -= mean

test_data /= std

注意,标准化过程中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在训练数据上计算得到的。在深度学习流程中,不能使用在测试数据上计算得的任何结果,即使是数据标准化这么简单的事也不行。

构建模型

由于样本容量很小,我们将使用一个非常小的模型,因为训练数据越少,过拟合就会越严重,而较小的模型可以降低过拟合。模型包含两个中间层,每层有64个单元。

#   模型定义,因为需要将一个模型多次实例化,所以使用一个函数来构建模型

from tensorflow.keras import layers

from tensorflow.python.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_v2

def build_model():

    model = keras.Sequential([

        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64, activation="relu"),

        layers.Dense(1)

    ])

    model.compile(optimizer=rmsprop_v2.RMSProp(),

                  loss="mse",

                  metrics=["mea"])

    return model

模型的最后一层只有一个单元且没有激活,它是一个线性层,这是标量回归的典型设置(标量回归是预测单一连续值的回归)。添加激活函数将限制输出范围,如果向最后一层添加sigmoid激活函数,那么模型只能学会预测0到1的值,这里最后一层是纯线性的,所以模型可以学会预测任意范围的值。

我们编译模型用的是mse损失函数,即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预测值与目标值之差的平方。这是回归问题常用的损失函数。

在训练过程中监视的新指标mea是: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它是预测值与目标值之差的绝对值。

K折交叉验证

由于数据点很少,验证集会非常小(比如大约100个样本),因此验证分数可能会有很大波动,这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验证集和训练集,也就是验证分数相对于验证集的划分方式可能会有很大的方差,这样我们就无法对模型进行可靠的评估。

这种情况下,最佳做法是使用K折交叉验证。

 

图表 1K折交叉验证(K=3

这种方法将可用数据划分为K个分区(K通常取4或5),实例化K个相同的模型,然后将每个模型在K-1个分区上训练,并在剩下的一个分区上进行评估。模型的验证分数等于这K个验证分数的平均值。

#   K折交叉验证

k = 4

num_val_samples = len(train_data) // k  # //在python里是整除

num_epochs = 100    #   训练轮数

all_scores = []     #   用于保存每个验证分数

for i in range(k):

    print(f"Processing fold #{i}")

    val_data = train_data[i * num_val_samples : (i+1) * num_val_samples]    # 拿出第i个分区的数据(作为验证数据)

    val_targets = train_targets[i * num_val_samples : (i+1) * num_val_samples]  # 拿出相应的目标

    #   把其余数据连成一块作为训练数据和目标

    partial_train_data = np.concatenate(

        [train_data[:i*num_val_samples],

         train_data[(i+1)*num_val_samples:]],

        axis=0

    )

    partial_train_targets = np.concatenate(

        [train_targets[:i*num_val_samples],

         train_targets[(i+1)*num_val_samples:]],

        axis=0

    )

    cur_model = build_model()   # 构建模型+编译

    cur_model.fit(partial_train_data, partial_train_targets, epochs=num_epochs, batch_size=16, verbose=0)   # verbose=0意为静默模式

    val_mse, val_mae = cur_model.evaluate(val_data, val_targets, verbose=0)     # 在验证数据上评估模型

    all_scores.append(val_mae)

print(all_scores)

print(np.mean(all_scores))

[1.8917408, 2.6998038, 2.5071568, 2.3199794]

2.3546703

可见每次运行模型得到的验证分数确实有很大差异,从1.9到2.7不等,平均分数(2.35)是比单一分数更可靠的指标,这就是K折交叉验证的核心要点。

遇到的问题:

No module named 'tensorflow_core.estimator'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tensorflow_core.estimator‘ 解决办法,已解决,可参考_Photon117的博客-CSDN博客

接下来让模型训练轮数更多一点:500轮。为了记录模型每轮的表现,修改训练循环,在每轮都保存每折的验证分数:

#   K折交叉验证

k = 4

num_val_samples = len(train_data) // k  # //在python里是整除

num_epochs = 500    #   训练轮数

all_mae_histories = []     #   用于保存每个验证分数

for i in range(k):

    print(f"Processing fold #{i}")

    val_data = train_data[i * num_val_samples : (i+1) * num_val_samples]    # 拿出第i个分区的数据(作为验证数据)

    val_targets = train_targets[i * num_val_samples : (i+1) * num_val_samples]  # 拿出相应的目标

    #   把其余数据连成一块作为训练数据和目标

    partial_train_data = np.concatenate(

        [train_data[:i*num_val_samples],

         train_data[(i+1)*num_val_samples:]],

        axis=0

    )

    partial_train_targets = np.concatenate(

        [train_targets[:i*num_val_samples],

         train_targets[(i+1)*num_val_samples:]],

        axis=0

    )

    cur_model = build_model()   # 构建模型+编译

    history = cur_model.fit(partial_train_data, partial_train_targets, validation_data=(val_data, val_targets), epochs=num_epochs, batch_size=16, verbose=0)   # verbose=0意为静默模式

    mae_history = history.history["val_mae"]

    all_mae_histories.append(mae_history)



#   计算每轮所有折MAE的平均值

average_mae_history = [

    np.mean([x[i] for x in all_mae_histories]) for i in range(num_epochs)

]



#   绘制MAE曲线

plt.plot(range(1, len(average_mae_history)+1), average_mae_history)

plt.xlabel("Epochs")

plt.ylabel("Validation MAE")

plt.show()

计算每轮所有折MAE平均值的部分没太看懂。

由于比例问题(?),前几轮的验证MAE远大于后面的轮次,很难看清这张图的规律。忽略前十个数据点,因为它们的取值范围与曲线上的其它点不同。

可以看出,验证MAE在x=120左右后不再显著降低(考虑上被舍弃的前10个点,应该是在130轮左右),之后就开始过拟合了,所以确定最终训练模型训练轮数为130.

#   最终训练模型

model = build_model()

model.fit(train_data, train_targets, epochs=130, batch_size=16, verbose=0)

test_mse_score, test_mae_score = model.evaluate(test_data, test_targets)

loss: 56.8440 - mae: 2.7692

对新数据进行预测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test_data)

print(predictions[0])

print(test_targets[0])

[8.827408]

7.2

本节要点

  1. 回归问题使用的损失函数与分类问题不同。回归问题常用的损失函数是均方误差(MSE)。
  2. 回归问题的评估指标也与分类问题不同,精度概念不再适用于回归问题。常用的回归指标是平均绝对误差(MAE)。
  3. 如果输入数据的特征具有不同的取值范围,那么应该先进行预处理,对每个特征单独进行缩放,标准化到同一取值范围内。
  4. 如果可用的数据很少,那么K折交叉验证是评估模型的可靠方法。
  5. 如果可用的训练数据很少,那么最好使用中间层较少(通常只有一两个)的小模型,以避免严重的过拟合。

 

 

 

 

  • 13
    点赞
  • 2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