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
在通信领域,OTA是“Over - The - Air”的缩写,主要是指通过空中接口对移动设备进行远程管理,例如远程给手机推送系统更新、软件升级等内容,用户不用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就能完成设备的更新操作。
在旅游行业,OTA是“Online Travel Agency”的简称,即在线旅游社。
本文及我的后续文章仅针对“Over - The - Air”,及空中软件升级进行探讨。
一、OTA(Over - The - Air)主要应用领域
智能手机领域
- 系统更新:手机厂商通过OTA推送系统更新,修复软件漏洞、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如苹果的iOS系统更新和安卓系统的更新,能让用户手机更安全高效。
- 应用程序更新:应用开发者利用OTA更新应用,优化性能、增添新功能,用户可在应用商店直接更新。
汽车行业
- 软件升级:汽车通过OTA更新车载软件,像特斯拉等品牌可以对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升级,完善功能。
- 固件更新:用于更新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固件,优化车辆动力、底盘等系统的性能。
- 地图更新:车企或地图服务商能通过OTA更新车载地图,提供更精准的导航服务。
物联网设备
- 智能家居设备: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家居设备用OTA更新软件,优化功能或添加新特性,如智能音箱添加语音技能。
- 工业物联网设备:工业环境中的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OTA更新配置和软件,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
二、OTA空中下载技术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OTA技术最早应用在PC机上,后广泛用于移动手机行业,2000年左右开始在汽车领域出现应用,当时一些日企如本田等开始对T-Box进行OTA升级,为车主提供道路救援、远程车况查询等网络服务。
之后,特斯拉做为推动OTA发展的先驱,OTA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汽车领域。
- 2012年:特斯拉Model S下线,其遵循“软件定义汽车”模式,9月进行了第一次OTA推送,此后持续更新,实现了从仪表优化到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升级等多方面的提升,被业界认为是第一家做到整车OTA的车企。
- 2013年:以色列软件公司Redbend召开车载软件管理战略发布会,进军汽车OTA市场,后与特斯拉合作推出Autopilot 7.0系统。
- 2015年:品牌音响供应商哈曼收购Redbend;宝马、大众等车企开始用OTA对导航地图进行更新。
- 2016年:丰田宣布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更新ECU的OTA软件服务,修正车辆控制单元漏洞并提供新功能。
- 2017年:大众宣布将使用OTA技术创造“功能化需求”;福特宣布采用OTA技术进行软件升级;地图服务商Here与沃尔沃签订协议,为部分沃尔沃车主提供车载地图OTA升级服务;上汽集团启动全球最大规模的OTA升级,包括荣威、MG等多款车型共40万辆汽车完成升级,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等中国造车新势力也在积极布局OTA。
- 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除大众ID.3、福特北美部分车型外,特斯拉Model S/X/3、蔚来ES8/ES6、比亚迪秦Pro等约10款车能够实现整车OTA;11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
- 2022-2023年: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在2022-2023年以10次的OTA更新次数位列第一,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普遍在8-9次,吉利、长安、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进行了多次OTA升级。
三、未来汽车OTA的发展趋势
技术深化与架构变革
- 随着集中化EEA架构和SOA软件架构的成熟,OTA技术将从单一软件更新,演进到融合研发、生产、售后、市场反馈等多系统环节,实现整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制造、智能售后、数据闭环等应用。
- 差分更新、SOTA及容器化更新等技术将不断发展,以提高更新效率,降低软件更新时间和网络传输负担。
功能拓展与体验提升
- 除传统软件更新外,OTA的应用场景将拓展至生产、售后、终端用户场景需求采集与反馈、应用市场等,如实现智慧工厂、远程诊断等功能,集成数据闭环、大数据云平台及应用商店等。
- 汽车制造商将更注重收集用户反馈,设计并升级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增强品牌粘性。
自动驾驶与安全升级
- 车企会通过OTA不断升级自动驾驶功能,落地如城市NOA等高阶驾驶辅助系统,且其有望成为车企订阅收入的潜在来源。
- 安全保障将不断强化,包括云端服务器、设备端以及设备和云之间通信的安全,更新内容的认证与加密,车辆在升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升级失败回滚机制等。
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格局重塑
- 软件升级服务订阅、自动驾驶、数据变现等将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汽车产业向“软件定义汽车时代”过渡,促使传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化重构。
- 整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重塑,软件开发能力的重要性将越发凸显,无法使用OTA的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将逐渐失去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