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的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区别
一、绝对运动
伺服电机的绝对运动是指,通过参考某一点,直接精确定位到某一位置。如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工件定位,系统的绝对位置信息必须要与工件上某一点相对应才能够有效的定位。通常使用编码器或者高分辨率的绝对值编码器进行定位,能够精确的确定位置,保证加工精度。
在绝对运动模式下,伺服电机的运动是基于参考点的位置。对于伺服电机而言,绝对位置信息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有利于机器在任何时候准确的定位工件。因此,在伺服电机的控制系统中,需要特别设置绝对运动模式,以确保机器的加工精度。
二、相对运动
伺服电机的相对运动是指,基于当前位置,按照设定的距离进行移动。这种运动方式常用于加工工件中的一些相对位置,如孔中距壁的深度。它使用的编码器是增量编码器,而不是绝对值编码器,因此需要程序来跟踪其位置。
相对运动模式下,伺服电机可以按照设定的距离进行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对运动是基于当前位置的。也就是说,如果伺服电机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偏差,那么后续的相对运动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加工误差。
总的来说,伺服电机的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都有其特点和优势,用户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模式。绝对运动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但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而相对运动更为简单灵活,但在精度要求较高的工艺中可能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