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中python代码的学习

zip及列表

Q: 解释下面python代码

self.linear_layer = nn.ModuleList([
            nn.Linear(in_features=in_dim, out_features=out_dim)
            for in_dim, out_dim in zip(HP.layer_list[:-1], HP.layer_list[1:])
        ])

A: 这段 Python 代码定义了一个 nn.ModuleList 对象 linear_layer,其中包含多个全连接层 (nn.Linear 对象)。具体来说,这个 nn.ModuleList 对象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 nn.Linear 对象,其输入维度为 in_features,输出维度为 out_features。

这个 nn.ModuleList 对象是通过列表解析式生成的。其中,zip(HP.layer_list[:-1], HP.layer_list[1:]) 表示将 HP.layer_list 中相邻的两个元素打包成一个元组,然后返回一个迭代器。这个迭代器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包含两个元素的元组,分别表示当前层的输入维度和输出维度。

在 nn.Linear(in_features=in_dim, out_features=out_dim) 中,in_dim 和 out_dim 分别取自上面的迭代器中每个元组的两个元素,用来指定当前层的输入维度和输出维度。因此,这个列表解析式的结果就是一个由多个全连接层组成的列表,每个全连接层的输入和输出维度都是由 HP.layer_list 中相邻的元素决定的。

最终,这个 nn.ModuleList 对象将被添加到 PyTorch 模型中,用于对输入数据进行前向传递。在前向传递过程中,模型会将输入数据传递给每个全连接层,经过一系列的线性变换和非线性激活函数的处理,得到最终的输出。

Q: HP.layer_list[:-1], HP.layer_list[1:]表示什么?
A: HP.layer_list[:-1] 表示取 HP.layer_list 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到倒数第二个元素(不包含最后一个元素) ,而** HP.layer_list[1:] 表示取 HP.layer_list 列表的第二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 。这两个表达式结合在一起就是将 HP.layer_list 列表中相邻的元素配对(例如 (HP.layer_list[0], HP.layer_list[1]),(HP.layer_list[1], HP.layer_list[2]) 等),以便在后续的列表解析式中使用。由于这两个表达式的结果都是列表切片,因此可以用来遍历列表中相邻的元素。

Q: 上面的zip函数是什么?
A: zip() 是 Python 内置的一个函数,可以将多个可迭代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然后返回一个迭代器。例如,如果有两个列表 a = [1, 2, 3] 和 b = [4, 5, 6],那么调用 zip(a, b) 将返回一个迭代器,其中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元组,表示 a 和 b 中对应位置的元素。

在上面的代码中,zip(HP.layer_list[:-1], HP.layer_list[1:]) 将 HP.layer_list 列表中相邻的元素配对,每个配对都是一个元组,其中第一个元素表示当前层的输入维度,第二个元素表示输出维度。这些元组的顺序与它们在 HP.layer_list 列表中的顺序相同。for in_dim, out_dim in zip(HP.layer_list[:-1], HP.layer_list[1:]) 表示从这个配对的迭代器中取出每个元组,并将其拆分成输入和输出维度两个变量,分别命名为 in_dim 和 out_dim。

取余操作

Q: 解释以下代码:

            if not step % HP.verbose_step:  # evaluate log print
                eval_loss = evaluate(model, dev_loader, criterion)
                logger.add_scalar('Loss/Dev', eval_loss, step)

            if not step % HP.save_step: # model save
                model_path = 'model_%d_%d.pth' % (epoch, step)
                save_checkpoint(model, epoch, opt, os.path.join('model_save', model_path))

A: 这段代码包含了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使用了一个判断语句,用于判断当前训练的step是否为verbose_step的倍数。如果是,就使用evaluate函数对模型在验证集上的表现进行评估,得到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损失值,并使用logger记录下来。logger可以将数据记录到Tensorboard或其他可视化工具中,用于模型性能的监控和分析。

第二个部分也是一个判断语句,用于判断当前训练的step是否为save_step的倍数。如果是,就将当前模型的参数保存到文件中,文件名中包含了当前的epoch和step信息,便于后续的模型恢复和使用。保存的位置是’model_save’文件夹下,使用os.path.join函数将文件名和文件夹路径拼接成完整的文件路径。保存的方式可以使用PyTorch提供的torch.save函数,也可以使用其他保存方式。

Q: step % HP.save_step是什么意思

A: step % HP.save_step 是计算当前 step 与 HP.save_step 的余数。其中,step 表示当前的训练步数,HP.save_step 是一个超参数,表示每经过多少个训练步骤需要保存一次模型。

因此,step % HP.save_step 用于判断当前是否需要保存模型。当当前的训练步数能够被 HP.save_step 整除时,即 step % HP.save_step == 0 时,就需要保存一次模型。

总结: 取余的余数为0表示为取余这个数的整数倍,结果为0,使用if not 语句正好可以执行条件判断中的内容。

tensor的等号操作与准确率计算

Q: 两个tensor用==连接表示什么?
A: 当两个 Tensor 对应位置的元素相等时,它们相应位置上的元素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连接符号 == 用于比较两个 Tensor 的对应元素是否相等。返回的结果是一个由 True 和 False 组成的 Tensor。

Q: true等于1 false等于0,是这意思嘛?
A: 是的,True会被解释为1,False会被解释为0。在使用sum()方法时,所有的True值会被解释为1,所有的False值会被解释为0,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总和。这个特性在计算元素为布尔值的张量中的True的数量非常有用。

Q: 解释下列代码

with torch.no_grad():
    for batch in test_loader:
        x, y = batch
        pred = model(x)
        # print(pred)
        total_cnt += pred.size(0)
        correct_cnt += (torch.argmax(pred, 1) == y).sum()

A: 这段代码使用 PyTorch 进行模型预测并计算预测准确率。其中,torch.no_grad() 是一个上下文管理器,它告诉 PyTorch 不需要计算和记录梯度信息,这可以提高代码运行效率。代码中,test_loader 是测试数据集的 PyTorch 数据加载器,for 循环遍历所有测试数据。x 和 y 是当前测试数据的输入和标签,model(x) 返回模型对输入的预测结果。pred 的形状是 [batch_size, num_classes],total_cnt 是预测总样本数,correct_cnt 是预测正确的样本数。torch.argmax(pred, 1) 是对 pred 在第二个维度进行取最大值的操作,结果是一个大小为 batch_size 的张量。然后,(torch.argmax(pred, 1) == y).sum() 统计了预测正确的样本数,sum() 是张量求和函数。最终,correct_cnt 就是预测正确的总样本数,通过除以 total_cnt 可以计算出预测准确率。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它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来解决复杂的模式识别和预测问题。Python深度学习最常用的编程语言之一。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深度学习Python代码示例,用于识别手写数字: ``` # 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 keras from keras.datasets import mnist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Dense, Dropout from keras.optimizers import RMSprop # 加载MNIST数据集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 mnist.load_data() # 数据处理 x_train = x_train.reshape(60000, 784) x_test = x_test.reshape(10000, 784) x_train = x_train.astype('float32') x_test = x_test.astype('float32') x_train /= 255 x_test /= 255 y_train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y_train, 10) y_test = keras.utils.to_categorical(y_test, 10) # 建立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Dense(512, activation='relu', input_shape=(784,)))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Dense(512, activation='relu')) model.add(Dropout(0.2)) model.add(Dense(10, activation='softmax')) # 编译模型 model.compile(loss='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optimizer=RMSprop(), metrics=['accuracy']) # 训练模型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batch_size=128, epochs=20, verbose=1, validation_data=(x_test, y_test)) # 评估模型 score = model.evaluate(x_test, y_test, verbose=0) print('Test loss:', score) print('Test accuracy:', score) ``` 这个代码演示了一个基本的深度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在这个例子,我们使用Keras框架来构建、编译和训练一个包含两个隐藏层的神经网络,用于识别手写数字。通过这个代码,你可以学习到如何加载数据、预处理数据、构建模型、编译模型、训练模型和评估模型。当然,深度学习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音频处理等多个领域。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