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的作用
- 维持销售产品的稳定
- 维持生产的稳定
- 平衡企业物流
- 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
维持生产的稳定
由于采购的物品需要一定的提前期,提前其实根据统计数据或者是在供应商生产稳定的前提下指定的,存在一定的风险,有时可能会出现物料短缺。
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
库存量的控制实际上也是进行流通资金的平衡,如,加大订货批量会降低企业的订货费用,保持一定量的在制品库存与材料会节省生产交换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库存的弊端
- 占用企业大量资金(企业周转不灵的原因)
- 增加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
- 掩盖企业的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
库存的分类
- 按价值分类——ABC分类方法
- 按物品的成型状态划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 按库存物品的形成原因划分——安全库存、在途库存等
ABC库存控制法
将2~8原理用在库存物品的管理中,对20%的重点物品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ABC库存控制法是根据库存物品的价格来划分物品的重要程度。
A类物品属于重点库存控制对象,尽量降低库存。
C类物品无需进行太多的管理投入,盘点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制造与供应意外情况而设立的一种库存。
确定安全库存考虑的因素:
- 按物料的“易于获取性”区别对待,即根据供应提前期的长短
- 按物料的ABC分类和保管成本区别对待
- 按生产类型区别对待,备货生产的安全库存主要放在成品层,订单组装的主要放在通用件和各种选件,订货生产主要放在原材料和标准配套件,订单设计主要放在原材料和毛坯
- 按物料的使用频率区别对待
订货批量
批量规则
固定批量法
由于受生产,运输或包装条件的限制,不论需求多少都必须定标准批量
因需定量
完全根据需求量决定订货量,是一种动态订货方法,是保持库存量最小的订货方法,一般用于订货生产环境下的产品和价值较高的物料
定期用量法
设定一个时间间隔,每次按时间间隔内的用量订货,每次的订货量不是一个固定值。
经济订货批量(EOQ)
使库存和采购的总费用最小的定量控制模型
经济订货周期(EOI)
是库存和采购的总费用最小的定期控制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
库存的费用随库存量的增加而增加,即随采购批量的加大而加大
- 物料价值
- 保管费——为了保存物料所支付的费用,如利息、折旧、损耗、财产税、保险等
订货费随采购批量的加大而减少
- 如准备订单、洽谈、运输、搬运、验收、办公、管理等费用
订货费用与保管费保持平衡时,总的费用最低。
假设条件为:需求量均衡、持续,物料单价与订货费是固定的,保管费同库存价值呈线性相关。
订货点法
例题1(P140 9.1)
经济订货周期
例题2(P141 9.2)
补充库存的方法
补充库存的考虑因素:订货点、订货量、订货周期等。
- 物料需求计划即规定了相关需求补充库存的数量和时间(不具有独立性)
- 独立需求补充库存(EOQ或EOI)
库存作业
库房管理业务的职责
- 对物料的收发、管理、盘点
- 根据物料的不同物理与化学属性做好物料的存储与防护工作
- 降低各种库存管理费用
- 分析并提供库存管理所需的各种数据报表等
存放方式
- 使用地点存储,集中存储
- 定点存放,随机存放,分区存放
仓库与货位
- 仓库与货位是运行MRP的重要基础数据。
- 仓库与货位不仅有物理性的(实际的厂房建筑),也有逻辑性的,如对运输途中的物料(包括管道输送的流体)可定义为存放在逻辑的“在途仓库”中。也可以把车间作为逻辑仓库来处理存放在车间的物料。
- 仓库内的每个货区(如地面)、货架、货柜等都可以作为货位对待。
仓库与货位的作用
- 说明物料存在的位置、数量、状态与资金占用
- 说明在制品库存与工序之间的关系
- 跟踪物料(如批号跟踪)
- 确定领料、提货的顺序
- 必要时可同会计科目对应
物料作业
物料的入库
- 采购入库
- 生产完工入库
- 生产剩余物料入库
- 销售退货入库
物料出库
- 生产领料
- 非生产领料
- 销售提货
调拨
库存盘点
- 冻结盘点
- 循环盘点(周期盘点)
库存的统计分析
评价库存管理的主要标准
- 客户服务水准,既保证生产和销售的需求,又控制资金占用
- 库存占用的资金额控制在企业预算之内
- 库存资金周转次数,保持或接近行业领先水平。年库存周转次数越大,说明周转越快。
从各个角度对库存物料信息进行分析
- 物料资金占用
- 物料来源去向分析
- 物料分类构成分析
- 物料各种周转率分析
- 库位的利用率分析
思考题
- 仓库管理有哪些业务?
- 请概要说说库存的分类。
- 请描述一下ABC库存控制法。
- 请绘制库存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