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介绍
Background
系统的做事能力实际上就是实现目标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系统计划和控制能力。*
任务目标的完整描述
任务工作范围的有效界定(范围和质量)
任务安排的系统计划(时间、资源、费用)
任务实现过程的有效控制(控制与沟通)
任务实现的不确定性分析(风险)
任务实现团队工作的有效组织(人)
Introduction to PM course
项目管理是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它一出现就引起举世瞩目。
项目管理在运作方式和管理思维模式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内外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
应用广泛:航空航天、国防、信息、建筑、能源、化工、制造、环保、交通运输、金融、营销、服务、法律等行业,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乃至联合国
Why study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s and PM are everywhere
企业离不开项目管理
个人发展的需要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Relates to other disciplines
项目管理的历史
项目管理的产生阶段
古埃及的金字塔、古代中国的都江堰和万里长城、丁渭建皇宫
PM:凭个人经验、智慧和直觉,依靠个人的才能和天赋,缺少结构化模式
项目管理的初始形成阶段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初期
PM:Henry L. Gantt,甘特图进行项目的规划和控制,军事工程与建设项目
Most people consider the Manhattan Project(曼哈顿计划) to be the first project to use “modern” project management.(负责人L.R.格罗夫斯和R.奥本海默)
This three-year, $2 billion (in 1946 dollars), 100k people project had a separate project and technical managers. (320亿美元 - 2019)
项目管理的推广发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70年代末期
PM:网络计划技术
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用这种方法进行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原来的125小时锐减为78小时;【CPM】
1958年,美国人运用项目管理技术,一举使北极星导弹设计周期缩短整整两年。【PERT】
20世纪60年代,美国NASA在“阿波罗计划”中,通过立项、规划、评价、实施,开发出著名的“矩阵组织管理技术”。
项目管理的成熟、完善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期
PM:应用范围扩大,与其它学科交叉,如系统论、组织理论、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价值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发展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
20世纪80年代,以后称为现代项目管理。
现代与传统项目管理的比较
中国项目管理的发展
项目管理方法的产生与引进
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引进和推广了网络计划技术,并将其称为“统筹法”。当时华罗庚组织并带领小分队深入重点工程项目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80年代,项目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但主要应用在国防和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强调的是项目在进度、费用与质量三个目标上的实现。
现代项目管理体系的引进与推广
1984年,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工程,人们确实看到了项目管理技术的作用。
基于鲁布革工程的经验,1987年国家计委、建设部等联合发出通知,推广项目法施工,并开始建立中国的项目经理认证制度。1991年建设部在全行业全面推广项目管理和项目经理负责制。
20世纪90年代,项目管理专业学会及协会的成立
1991年6月,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成立标志着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开始走向成熟。
其他专业组织: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指导工作委员会
2000年后,项目管理的培训、普及与应用
IPMP、PMP的引进与推广,项目管理培训的普及
项目管理应用向不同的行业领域扩展
软件项目管理的发展
软件项目管理最早源于7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国防部曾立题专门研究软件项目做不好的原因,发现70%的项目是由于管理不善引起的,而并不是因为技术实力不够,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即管理是影响软件研发项目全局的因素,而技术只影响局部。
到了90年代中期,软件项目管理不善的问题仍然存在。据美国软件工程实施现状的调查,软件研发的情况仍然很难预测,大约只有10%的项目能够在预定的费用和进度下交付。
2001,发表敏捷宣言(Agile Manifesto)。
目前,软件项目管理许多技术还很不成熟。但一些大型软件公司多采用一定的标准规范如CMM和ISO 9000,以及一些软件项目管理辅助工具进行软件项目管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习IT项目管理的动力
IT Projects have a terrible track record
A 1995 Standish Group study (CHAOS) found that only 16.2% of IT projects were successful and over 31% were canceled before completion, costing over $81 B in the U.S. alone
The latest study in 2013 reports that 39 percent of the IT projects were classified as successful, while 43 percent were classified as challenged, and 18 percent as failed.
2012 study by McKinsey reports that, on average, a large IT project runs 45 percent over budget, 7 percent over the scheduled deadline, and delivers 56 percent less value than expected.
The need for IT projects keeps increasing
20 Surprising Project Management Statistics (2017-1, Geneca)
75% of business and IT executives anticipate their software projects will fail.
75% of IT executives believe their projects are “doomed from the start.”
Rework wariness: 80% admit they spend at least half their time on rework.
Fuzzy business objectives: Only 55% feel that the business objectives of their projectsare clear to them
IT项目失败的原因
范围多变(Scope changes)
不良计划(Poor planning)
技术问题(Technology and the plethora (过剩) of tools)
组织因素(Organization issues)
产品(Product)相关的错误
需求镀金:项目具有比实际需求多得多的性能
功能蔓延:项目平均会有25%的需求变更
开发人员的镀金:开发人员着迷于新技术
又推又拉的交易:经理在批准项目进度顺延时又加入了新的功能
研究导向的开发
过程(Process)
缺乏计划
过于乐观的计划
在压力下放弃计划
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
承包人导致的失败
在模糊的项目前期(fuzzy frond end)浪费时间
前期活动不合要求
设计低劣
缺少质量保证措施
缺少管理控制
太早和过于频繁的集成
项目估算时遗漏必要的任务
追赶计划
鲁莽编码
技术相关的错误
银弹综合症: 过于相信以前没有采用过的技术的宣传
过高估计了新技术或方法带来的节省量
项目中间切换工具
缺少自动的源代码控制手段
人员(People)相关的错误
挫伤积极性
人员素质低
对有问题的员工失控
英雄主义
项目后期加入人员:“火上加油”
办公环境差
开发人员与客户之间发生摩擦
不现实的预期
缺乏有效的高层对项目的支持
缺乏各种角色的齐心协力
缺乏用户介入
政治高于物质
充满想像:“项目组没人真正相信他们能够按给定的计划进度完成项目,但他们认为如果每个人
能够努力工作,并且不出现问题,他们可能会很幸运地按时完成任务。
Advantages of Using Formal Project Management
Better control of financial, physical, and human resources
Improved customer relations
Shorter development times
Lower costs
Higher quality and increased reliability
Higher profit margins
Improved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