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越来越常见,身边总有那么一两个肥胖的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让饮食有了更多的选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如果没有控制好量,再加上没运动就容易造成肥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肥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素之一,今天就来了解一下怎样才算肥胖?肥胖对心血管病有什么影响?怎样降低肥胖带来的风险?
一、怎样才算肥胖?
2016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将肥胖定义为脂肪组织过多引起的慢性疾病。目前评估肥胖的方法有多种,在《中国成人肥胖症防治专家共识》中,BMI≥28kg/㎡,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为诊断肥胖的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将男性腰臀比>1.0,女性腰臀比>0.9,定义为内脏脂肪型肥胖,即中心性肥胖。
二、肥胖对心血管病的影响
肥胖带来的相关疾病,会对心血管产生很大的影响。肥胖会引起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等疾病,这些都是引起心血管病的因素。有研究发现,BMI每增加4.83kg/㎡,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风险分别升高64%、35%,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升高1.65mmHg 1.37mmHg。这也就意味着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且不受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因素的影响。而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随着BMI的上升而增加的,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超重或肥胖的体型,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要比正常体型的人高出6倍。每增加10kg体重可使收缩压升高3mmHg,舒张压升高2.3mmHg,这种血压的上升可让心血管风险增长12%,脑卒中的风险则会增长24%。
三、如何降低肥胖带来的心血管风险?
想要降低肥胖带来的心血管风险,首先就得先避免肥胖发生,如果已经肥胖了,那就改变不好习惯瘦下来,自己能够控制的就是从饮食和运动开始。
1. 饮食方面:总的来说,就是主食粗细搭配、低油低盐低糖、少吃多餐、七八分饱。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来看,健康饮食要遵从这8个原则。
-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
-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
-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2. 运动方面:有证据表明,运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率。建议大家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法。“三”指每次运动时间达到30分钟;“五”指每周运动5次;“七”指运动强度达到中等量,中等量具体的计算方式为:运动心率+年龄=170次/分。运动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也可以选择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球类运动。运动讲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注意避免重体力活动或突然剧烈活动,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感受周身发热、出汗为度即可。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保持运动场地通风,及时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最后就是要坚持,不要三天晒鱼两天打网,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效果。
对心血管患者来说,体重的管理非常重要,在饮食和运动方面也要注意,另外,定时体检也不能少,及时发现异常,一般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脏异常情况,预防危险发生。提前发现心电异常和及时记录到异常心电波段是极其重要的,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便携式的心电设备来做日常的监测,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心电手环就有记录心电心率的功能,随时随地、随身佩带,在睡眠中也可以检测到变化。
在心电图里,有一种叫做心室晚电位的心电信号,它能更早的预警心脏病变情况,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1-4周内若出现晚电位,则预示在6-24个月中,发生心源性猝死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高。
心室晚电位是发生在心电图上QRS波末端并延伸到ST段内的心电活动,其强度远远弱于常规心电信号,常规心电图并不能很好地捕捉,加上常规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筛查阳性率只有50%,而高频心电图却可以达到80-97%,说明高频心电更加敏感有效,适合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一旦被检查出心室晚电位,一定要预防可能会产生的疾病并及时就医,避免悲剧发生。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曼森伯格的PSD滤波技术将应用于高频心电领域,更能准确的识别心室晚电位信号,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信号,降低危险系数,此技术将应用到便携式设备中,对有此需求的人士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