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生,人类,思考

malefactor

2005.10

1.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任何一个个体不过都是井底之蛙,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是有限的,他的所有经历造就了他的世界观,方法论.也许每个人看到的那一片天都是不同的,事实上也不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有的人看到的天会更加宽广一些,但是对于任何个体来说都是有局限的.由此推理,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权威,应该怀疑一切,因为所谓的权威也只是一只观天的青蛙而已;同时,在别人看来,你自己也不过是井底之蛙,所以也没有理由轻易否定别人的看法,这是自由主义和平等的基础.
 由一个人的局限性可以得出的结论:每个人是平等的,不宜轻视任何人;不宜盲目迷信权威,有怀疑一切的信心;

2.人应该彻底清算自己的已经形成的思想观念判断等.有热情和愿望去怀疑自己的一切思想并加以无情的批判,这是能够更加深入思考和接受新观念的途径.
   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但是这种过去是有效的判断和看法可能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这时这些观念已经形成 错误的保守的成见,应该勇敢抛弃并形成新的判断.大部分人都是因为缺乏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而逐步由进步思想转化为保守势力的.当然,有些过去形成的经验如果对于现实还是成立的,那么
   这些可以看作人生智慧,如果不在符合现实,则是保守的错误观念.所以人在隔一段时间(比如5年),应该对自己的看法进行清理,保留合理的,抛弃错误保守的看法.

3,人的一生就是选择空间逐步缩小的一个过程。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刚刚出生时是选择空间最大的时刻,那个时刻只要是人能够做到的都在选择范围内,可以 选择做国王,也可以选择做乞丐,但是随着人的成长,这种选择范围逐渐减小,作为人生经验就是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变务实了.
    当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死亡.人现在所面临的选择空间实际上是路径依赖于过去的选择的.只要作了选择,那么无论这个选择是什么,未来的选择空间都会聚裂变小.
   当人别无选择的时候,就是死亡时刻的到来.

4.理性和情感关系,情感可以分为高级情感和低级情感.低级情感是人的动物性,高级情感是人的非动物性感情.理智对于低级情感是压抑和制约的,避免人的动物性由欲望和想法转化为实际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因为如果每个人不如此自我约束的话,每个人都会被比自己强壮的人干掉.所以所谓的道德和善其实是人类作为族群能够维持存在而达成的一种默契.个别人违反道德或者善的话,人类作为族群还可以存在,如果大部分人
 违反道德或者善的话,人类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当然这里的道德有不变的道德和可变的道德,这里讲的是不变的道德)
而理智充其量只不过是高级情感的工具.人的理智最终还是为了高级情感服务的,比如通过各种理智手段追求名利,最终还是获得满足感而已.如果理智占优的话,
你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能够比较好的维持生存的话,为什么还要急需追求更多的名利呢?一切都是为了情感的满足.所谓的成就感.

5.宇宙是向着熵增加或者我们假设"熵守恒"假设.那么由于信息是"负熵",它倾向于将事务规范化,有序化,而这个是与"熵守恒"假设矛盾的所以可以推理,随着人们越来越强的信息化过程,也就是负熵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必定在宇宙中的另外空间和时间里面导致熵的逐渐增加,这样才能满足"熵守恒"或者"熵增"的宇宙发展趋势.譬如:人们通过技术改造自然,是一个对于人来说的"熵减"的过程,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则是在时间上滞后的宇宙保持"熵平衡"的措施.通过自然灾害带入的正熵来平衡过渡的人为导致的负熵.(宇宙是个封闭系统,难以想象宇宙从之外吸取任何东西,而任何封闭系统  最终导致熵增,混乱增加,最后到达"死寂"阶段),所以,任何新的秩序产生必然导致同时刻宇宙其他空间内更多的混乱.人类科技的发展导致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带来 人类的灾难可以看作是个例子.这个道理可能在任何尺度上都成立.


6.人类的发展方向其实就是将最初让渡出去的个体自由和权利逐步索回的一个过程。最初人们拥有全部的自由和选择权利,但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将部分自由让渡给集体(国家) 但是同时集体有保障个体生存的义务(霍布斯的社会理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发现最初让渡的权利过多,而逐步向集体索回最初让渡的权利, 最初人将自由让渡给自然,然后是氏族,教会(神),国家,现在的阶段则是让渡给政党。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的自我生存能力和保护能力逐步加强,所以 希望能够增加个体的自由程度。所以宗教崇拜,权威主义,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可以看作是越来越符合人的这种要求的思潮。但是另外一个方面,  这种思潮是否符合社会发展阶段是很关键的,比如现在的社会情况下,无政府主义还是过于超前,所以尽管是人类发展趋势但并不适合。目前自由主义可能是比较适合世界文明现状的发展趋势

7人类思想发展轨迹一直沿着理性--感性--理性--感性螺旋上升轨迹进行进化,文艺复兴是对
 理性的反思强调艺术,感情,之后是对过于感性化的文化批判,理性的声音占据思想界的主流,
以此反复.可能的原因是在初期强调某一个方面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进步作用,但是随着社会
的变化,这种强调已经成为教条,不能随着环境变化进行调整,所以会被下一论的思想抨击.那么,现在
的所谓后现代应该属于感性周期,接下来的应该是理性周期,就是思想界集中批判后现代主义,回归
理性传统.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