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同学如何做好规划?

1. 意义  

    

    做好规划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规划能够然我们聚焦目标、能够让我们洞察诸多背后的逻辑、帮助我们知晓未来的方向,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具有战略指导的意义。本文会先介绍在规划制定前的准备工作---现状分析,然后对规划中具体目标制定加以介绍。

2. 现状分析  

    

    在做现状分析的时候,我们需要对已知的、潜在的问题进行发现、思考、定义,经历这个过程后,我们才能够知道基于什么问题去提炼出规划目标。

2.1收集问题

    问题的发现源于日常对于问题的观察和记录,并非我们在制定规划的时候一蹴而就想出来的。而日常记难免内容琐碎,我们想到一个点或者遇到一个点,可以先做一个日志流水,我常使用的是GitHub的issue功能,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下。基于这些碎片,定期进行归类整理,可以提炼出具体待解决的问题。

图片

图片

新建一个个人GitHub仓库,在这个仓库下新建不同的issue记录琐碎的思路、知识点、问题等。基于这些琐碎的issue,定期进行归类。

2.2思考问题

    面对我们所记录的问题,我们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曾经我自负地认为思维是天马行空的东西,固定的思维模式一定会限制创造力。但实际工作中,逐渐意识到工作中的一套实用的思维框架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所面对的绝大部分工作需要在一定的模式下被高效解决。而思维方式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下面是对思维模式、方法工具的介绍。

  • 两种思维模式。

归纳思维

从现状出发,思考当下有哪些问题、业界是怎么做的,从这些输入中去归纳我们需要去做什么。

演绎思维

演绎思维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模式,它需要一个人对事物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当洞察出了底层的规律之后,再去思考我们要做什么。

  • 4种组织思路的逻辑顺序

演绎顺寻

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

最重要、此重要。
  • 4种思考方法

同类思考法

    通过当前的一个点,去思考还有没有并列的事物。同类思考的方法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实践的,只要在现有的事物上,进一步去思考同类事物。它最好的特点就是丰富能力,尤其在平台型业务建设的过程中,丰富能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规划,当把同类的能力都补齐之后,整个平台的能力就非常丰富。

    除了用在规划上,还可以用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上,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要只单点地解决问题,至少要形成一条线,解决一类的问题。

图片

升维思考法

升维思考的方法是往向抽象一层,屏蔽下层的实现细节,本质来讲是简化认识和提升认识的维度。

图片

降维思考法

降维思考的方法与升维思考的方法相反,它是往下一层去思考。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目标非常明确的场景,去思考具体要去做什么事。降维思考更像是一种逆向思考,目标已经有了,怎么去推导需要哪些能力去支撑,这些能力就是需要去建设的。如果说升维思考更适合做平台类的建设,那么降维思考就适合场景类的建设,一个面向抽象规划,一个面向具体规划。

图片

精专思考法

精专思考的方式是专注于特定领域,将某一件事做到极致。精专思维应用到规划上,更多的偏向具体度量指标的提升上,比如性能优化,RT从xx降到xx,QPS从xx提升至xx……研发效能,研发时间从xx降到xx,效率从xx提升至xx……SLA从99.99%提升至99.999%……这样的规划案例非常多,精专体现的是深度,当把基础的能力都建设得差不多之后,要么选择更广阔的空间,要么选择做得更深,比如营销中怎么去预防资损就是一个深度问题,还有怎么去提升研发效能上,是通过架构升级,还是流程改进,亦或是框架优化……越往底层,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就非常高。

图片

  • 两个重要工具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相互独立”意味着问题的细分是在同一维度上并有明确区分、不可重叠的,“完全穷尽”则意味着全面、周密。

SWOT

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SWOT在做一些中长期的目标规划的时候尤为有效。

图片

    这一部分对我们所收集的问题进行“精炼”,我们日常收集和粗分类的问题有些可能不是问题被我们淘汰,而有些可能需要发散或者是深钻。

2.3 定义问题

    在定义问题的时候,要注意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定义清问题的边界。为了界定问题的边界,我们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 我们应该做什么?(如果不知道解决方案。)

  • 我们应该做吗?(如果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

  • 我们应该怎么做?你会怎么做?(如果已经知道且接受解决方案。)

    为了准确定义和分析问题,我们可以使用6W2H工具。6W2H核心在于:对选择的任何目标(which)都可以对功能(what)、场地(where)、时间(when)、人物(who)四个价值要素进行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并围绕如何做(how to do)进行整合所产生不同的价值(how much),进而可以根据价值的大小确定最佳目标和最优路径,实现使命和价值。6W2H更加准确来说是一个决策模型,但我们在定义问题的时候同样适用,回答好6W2H我们也就能够很好定义清楚问题。

图片

    至此,我们完成现状的分析,清楚地了解背景及背景有多大、要解决什么问题及问题当前有多大多痛、对于实现目标可能面对的难点和挑战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3. 目标制定  

3.1 原则

    目标制定应该是价值导向的,应该符合SMART原则。

Specific 

具体的;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easurable

可测量的;目标是否达成可以用指标或成果的形式进行衡量。

Attainable

可达到的;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elevant 

相关的;

Time based

时间限制的;

3.2 方向

    作为一名技术同学,下面谈一谈在做规划时候的一些具备通用性的方向,通过大方向的指引来寻找支撑大方向的目标。

问题解决

    看团队中现在有什么迫切的、紧急的问题需要解决,有哪些坑要去填的,有些不解决甚至非常影响客户体验和业务价值。

技术领域

    技术发展这么多年,但基本上都是在效率、成本、性能、稳定、开放与扩展这几个领域。

业务趋势

    要分析业务数据和发展趋势,和业务充分的交流,总结和抽象出业务的发展对技术会提出什么诉求,需要技术做什么布局和建设,以应对业务发展的需求。

团队特色

    思考相比于外部,团队内部有什么是特色的、差异化的技术,有什么是没办法借外力,需要自己大力建设和投入的。这是团队的特色技术,也是差异化的竞争力。这一层做的好还能回馈外部,为外部所用。

    技术要促进业务,技术要服务于业务,以下是技术促进业务的层次。

稳定

    这一层的关键词是“稳”,是说我们技术支持业务、开发业务方提出的功能在可用性、易用性上不能太差,不能经常出问题、故障,我们保障稳定性就是要不拖业务后腿,给用户在业务方设计的产品的可用性、易用性上有保障。这一层是“技术促进业务”最基础的一层,是第一步。

效率

    这一层的关键词是“快”,是说同样支持业务方提出的某些需求或功能,我们相比以前能够更快的支持、更快的上线,通过技术研发一些工具、产品等,做到自动化、配置化,使得开发效率有所提升,加快了业务的上线时间,比如以前需要10天上线,现在只要5天既能完成上线。

效果

    这一层的关键词是“优”,是说通过一些技术的视角或技术手段对业务进行了优化,比如帮助业务发现问题、改进业务流程、提升功能使用体验等,从而对业务的效果上有所帮助或提升;比如通过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用户体验优化项目的持续推进(数据分析能力是典型的帮助业务发现问题、反哺业务的一种手段);比如通过对账或资金安全系统建设避免资损等。

扩展

    这一层的关键词是“拓”,是说一些技术方案本身演化或孵化、发展成为了一种业务玩法、产品方案。将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应用在某些场景中,最终产生了一个新的产品或业务模块。一般性的比如组件化技术、动态化技术的应用。

3.3 排期

    同一个规划内或者不同规划之间是存在多个目标需要被执行,在规划外我们还会遇到不同的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我们的工作模式可能变为串行模式、并行模式、悬置模式。

图片

    为了更好地在不同地模式间自由切换,在规划地时候我们需要有科学地排期,以下介绍两个非常实用地工具帮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

艾森豪威尔矩阵

图片

甘特图

    甘特图通过条状图来显示项目、进度和其他时间相关的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着时间进展的情况。

    推荐使用jetbrain的youtrack(youtrack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但是学习成本非常低,还支持搭建自己的server.10人以下的团队使用免费)

图片

    在落地规划的时候监控目标的进度和异常也非常重要,“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多个规划处于并行或者悬置的时候,如果没有进度和异常的监控,势必严重影响规划的落地,规划的进度和异常监控将在、“(三)如何进行项目落地?”中详述。至此我们完成了规划的指定、对于规划的落地也有了初步排期、对实现规划带来的收获我们也有了一定的期望,后续就需要我们在规划的指导下执行落地,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将逐步体会规划的战略意义!

4. 总结  

   几年的工作经历,其中踩了不少坑,经历了不少教训,因此将一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一些工作方法论进行沉淀。当然,当前认知有限,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但是我认为这个思考的过程是必须的,也希望对各位同学有一丝启发和帮助。

5. 参考资料 

[1] 《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BarbaraMinto)著

[2]《如何做规划?分享2种思维和4个方法》---阿里技术

[3]《技术促进业务的几个层次》---公众号“马不停蹄的后花园”

[4]《做技术规划的思路》---公众号“马不停蹄的后花园”

[5] jetbrain youtrack:https://www.jetbrains.com/help/youtrack/

封面故事 

2022年10月末,同大学同班同学去爬香山,香山脚下,红叶一片。

图片

数据中心机房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设施,它承载着企业的重要数据和服务,因此,其基础设计与规划至关重要。在制定这样的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容量规划**:必须根据业务需求预测未来几年的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合理规划机房的规模和设备容量。这涉及到服务器的数量、存储设备的容量以及网络带宽的需求等。 2. **电力供应**:数据中心是能源消耗大户,因此电力供应设计是关键。要考虑不间断电源(UPS)、备用发电机的容量,以及高效节能的电力分配系统,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并降低能耗。 3. **冷却系统**:由于设备密集运行,散热问题不容忽视。合理的空调布局和冷却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控制机房温度,避免设备过热引发故障。 4. **物理安全**:包括防火、防盗、防震、防潮等措施。需要设计防火分区、安装烟雾探测和自动灭火系统,设置访问控制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进入。 5. **网络架构**:规划高速、稳定、冗余的网络架构,考虑使用光纤、以太网等技术,构建层次化网络,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6. **运维管理**:设计易于管理和维护的IT基础设施,例如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集中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7. **绿色数据中心**: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数据中心成为趋势。采用节能设备,利用自然冷源,以及优化能源管理策略,实现低能耗和低碳排放。 8. **灾难恢复**:考虑备份和恢复策略,建立异地灾备中心,确保在主数据中心发生故障时,业务能够快速恢复。 9. **法规遵从**:需遵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信息安全、数据保护和环境保护等,确保数据中心的合法运营。 10. **扩展性**:设计时应考虑到未来的业务发展技术进步,保证机房有充足的扩展空间和升级能力。 技术创新在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计及规划方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采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硬件资源利用率,软件定义网络(SDN)提供更灵活的网络管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则有助于优化能源管理和故障预测。 总结来说,一个完整且高效的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及规划方案,不仅需要满足当前的技术需求和业务目标,还需要具备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以适应快速变化的IT环境和未来可能的技术革新。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益,平衡投资成本与长期运营成本,实现数据中心的高效、安全和绿色运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