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PID】理论初学2021-07-12

模糊控制理论特点:

(1)模糊控制不需要被控的对象的数学模型。模糊控制是以人对被控对象的控制经验为依据而设计的控制器,故无需知道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2)模糊控制是一种反映人类智慧的智能控制方法。

(3)模糊控制易于被人们接受。模糊控制的核心是控制规则,模糊规则是用语言来表示的,如:“今天气温高,则今天天气暖和”,易于被一般人所接受。

(4)构造容易。

(5)鲁棒性和适应性好。通过专家经验设计的模糊规则可以对复杂对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模糊集合及隶属度:

用隶属度就可以描述出 高矮胖瘦 长短大小 这样一些模糊集合的概念

举例: 在一个班级里 按体重将同学区分出胖子和瘦子,取250斤为最大值(1),将所有人的体重分别除以250斤就会得到隶属度的概念。同学甲125斤,在0.5的程度上隶属于胖子这个集合;同学乙200斤,在0.8的程度上隶属于胖子这个集合;所有同学都会在[0,1]的程度上隶属于胖子这个末位集合。

模糊集合的表示:

有两种表示方式:①模糊集合A由离散元素构成  ②模糊集合A由连续函数构成

模糊关系计算: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原理概念:

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是找出PID三个参数kp、ki、kd与输入的偏差e和偏差的倒数ec之间的模糊关系,在运行中不断检测偏差e和偏差的导数ec,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3个参数进行在线修改(查询模糊矩阵进行参数修改),以满足不同e和ec时对控制参数的不同要求,而是被控对象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从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超调量和稳态进度等各方面来考虑,各参数作用如下:

kp: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kp越大,系统响应速度越快;但kp过大时,会产生超调,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调试过程中,先增大kp,提升系统响应速度,至系统产生1-2次超调后达到稳定后,即为最佳的p值。

ki: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ki越大,系统的静态误差消除越快;但ki过大时,在响应初期会产生积分饱和现象,从而引起响应过程的较大超调。调试过程中,如果系统没有稳态误差 则不需要加ki,当系统出现稳态误差时 可以适当增大ki,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kd: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在响应过程中抑制偏差向任何方向的变化,对偏差变化进行提前预报。kd越大,抑制超调越明显;但kd过大时,会使响应过程提前制动,从而延长调节时间,而且会降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调试过程中,kd的作用是将kp响应后的超调量进行抑制,将响应曲线变得顺滑就行。

模糊控制设计的核心是:总结工程设计人员的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建立合适的模糊规则表,得到kp、ki、kd三个参数分别整定的模糊控制表。

  • 0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