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梅:第一章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自我身份认同问题

海明威身份意识的产生,不仅受到家庭、美国乃至西方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且还与美国文学思潮以及海明威个人创作风格息息相关。

  • 美国文学思潮与青年作家对自我的探寻

历经19世纪中后期的“文艺复兴”,美国文学逐渐走上了一条摆脱对欧洲文学亦步亦趋的束缚,走出了属于美国本土特色一条新路,并在这条新路上不断锐意前行。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如同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瞩目,国际声誉迅速提升。到了20世纪初,美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呈现出新局面。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作用下,各种新的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达达主义、意象派、立体派等多种流派群芳争艳。另一方面,现代主义文学进入美国后,激活了美国的本土文学,在外来文化、文学与美国本土文学的交融中,美国文坛上还出现了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等各种流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大萧条之间的10年,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10年既是美国喧嚣的20年代、爵士时代,又是“迷惘的一代”的20年代,在这个属于青年人时代,他们热切寻找自己的价值与定位,寻找自我的身份认同。

喧嚣的20年代是指美国的经济进入兴盛期之后,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加快,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浮躁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仿佛到处都是激烈的震颤和骚动,喧嚣声随处可闻,因此,“喧嚣的20时代”可谓实至名归。但是,社会氛围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如果跟人的社会观念与文化意识相比较而言,当时美国社会更深层次的变化还是用“爵士时代”概括更贴合、更恰切。大卫•明特说:“爵士乐纵情多变,不受约束,自发随意;它唾弃文雅,无所顾忌;它对虚情假意嗤之以鼻;它代表反叛,崇尚变化……一个角度上来讲,它的诞生代表了激进的创新原则,就如当时的美国和文学现代主义样,它为种全新的开端而庆祝。 它为艺术家重新定义: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解脱历史的束缚,投入纯粹自发的创造。因此它也为真正的艺术下了定义,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前无典范的作品。”[1]爵士乐具有节奏快,跳跃性强、曲风大胆的风格,其表达方式是非传统的、非主流的。而以爵士乐来命名爵士时代,则体现青年人反叛传统与规范、标新立异,渴望重新激发日渐枯竭的工业化文明活力的文化诉求。

“迷惘的一代”通过作品所表达的迷惘与失望的心理状态,也同样是否定乃至反抗传统的观念与文化的。1917年威尔逊对德宣战后,以“为和平而战”等口号,鼓动青年人远赴欧洲参战。可战后,历经九死一生的青年从战场上回归美国,青年人却陷入了失落之中,深感青春、信仰与真诚都遭到了战争的毁灭,他们在失望之中滑向了坠落的另一端,开始变得愤世嫉俗、怒目而视甚至玩世不恭。而这一批青年作家的创作带有精神挫败、精神幻灭的意味。“精神幻灭,也就是迷惘,成了那些欧战生还者的受难标志。有了这样的标志,年轻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的种种异端行为正名,并宣称传统的价值观应该被废除了。由此可见,精神幻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对现实生活状况的真实反映,它成了文化斗争中青年阵营里的一件有力武器。在这一意义上,举起‘迷惘’的旗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策略,也正是在这里,迷惘感超越了真实感情的范围,有被过分夸大的危险和矫揉造作的倾向。”[2]虽然有矫情的意味,但是“迷惘的一代”对传统的反叛,仍然是20年代青年人反叛传统的重要生力军。这一批作家既接受过传统欧洲文化,又深受现代主义先锋派艺术的影响,他们厌恶美国的工业发达、消费文化日益膨胀的文化现实&#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