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STM32H7 RAM和CACHE数据一致性话题

        STM32H7系列芯片集成了L1高速缓存,即L1 CACHE,包括D-CACHE和I-CACHE。提升CPU访问数据或指令的速度,改善MCU的性能。关于STM32H7 L1 CACHE的应用,有个数据一致性问题需要注意。


        1、对于STM32H7来说,只有经过AXI总线接口访问时才用到L1 CACHE。换句话,通过其它总线【TCM/AHBP/AHBS】做数据或指令访问时是不涉及到L1 CACHE的。

        2、回写【WRITE BACK】:在写数据时,只是把数据写进D-CACHE而未写入二级存储器,并将缓存行里的数据标识为DIRTY,直到执行CACHE的清除操作才将D-CACHE里的内容写进二级存储器。

        3、透写【WRITE THROUGH】:在写数据操作时同时将数据写入D-CACHE和二级存储器。这对于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有好处,代码编写也相对简单。不过它需要消耗更多的写数据时间。当然,下次访问相同内容时还是可以直接从缓存里读取。跟回写相比,算是一种折衷处理办法。

        4、STM32H7片内外各个存储单元的存储属性是通过MPU来配置的。在芯片复位之后,MPU是默认关闭的,此时各存储单元的存储属性遵照如下的默认配置。


        那什么时候会发生数据一致性问题?

        当有CPU和其它主设备【如DMA】共同访问某可缓存的二级存储器比方SRAM1,同时该存储器又具有回写属性,此时就可能发生数据一致性问题。因为该存储器的回写属性,导致通过CPU欲写入存储器的数据只是缓冲在CACHE里,而没有及时写入存储器。如果此时DMA访问该二级存储器的话,读到的数据可能跟预期不一致。

        为了避免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我们需要做D-CACHE维护操作。一般有如下四种方法:

        1、当对一个可缓存的二级存储器做了写数据操作之后,通过软件对D-CACHE进行清除操作,即运行SCB_CleanDCache()。这样将CACHE里的缓存内容写回到二级存储器,比如把那些DIRTY CACHE行的数据写进SRAM1。

        2、通过MPU调整可缓存存储器的存储属性,将其CACHE使用方式改为透写模式。这样保证每次写入CACHE里的内容也同时写入二级存储器,比如写进SRAM1。

        3、通过MPU调整可缓存存储器的存储属性,将其共享属性改为可共享的【SHAREABLE】。此后该二级存储器将变为不可缓存。

        4、通过配置CACR寄存器中的D-CACHE位,强制将所有写操作配置为透写属性。

        当然,跟上面描述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DMA更新了可缓存存储器比如SRAM1的数据后,CPU再去读SRAM1,此时也会发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因为CPU此时读的数据还是之前CACHE里的旧数据。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保证数据的一致,就得在CPU读SRAM1之前通过软件执行CACHE失效操作,这样保证CPU直接从二级存储器比方SRAM1读取数据。

        下面有个关于数据一致性的实例供大家思考。

        首先CPU从片上FLASH存储块aSRC_Const_Buffer的128字节常量数据拷贝到SRAM1里的一个名为pBuffer的缓存区。

        然后CPU配置并使能DMA执行从内存到内存的传输,将SRAM1里pBuffer缓存区的数据传输到DTCM  RAM的另一个aDST_Buffer缓存区。

        最后,CPU将aDST_Buffer缓存区的数据与flash存储块aSRC_Const_Buffer的常量数据进行比较是否一致。


        小结:对于STM32H7系列MCU来说,可能发生数据一致性问题需要的几个因素:

        1、有CPU和DMA参与数据访问;

        2、有被CPU和DMA共同访问的可缓存的带回写属性的物理存储块;

        3、开启了D-CACHE;

        程序采用串口+超时中断+DMA接收不定长数据,串口变量使用AXI_SRAM存储空间,开启MPU并把AXI内存区域设置为回写模式(Write-Back,Read-Allocate,Write-Allocate),
当串口接收完一帧数据并进入超时中断后,由于DCache的存在,为防止DMA未及时写入到相应内存中,又为了防止后续读取串口数据存在和实际数据不一致的隐患,需要在读取前串口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处理。

作者:ST MCU信息交流 出处:微信公众号

<think>好的,用户想知道STM32H7中使用CubeMX配置LWIP v2.1.2时,LWIP_RAM_HEAP_POINTER参数的作用设置方法。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LWIP的内存管理相关知识。LWIP有两种内存管理方式:动态内存池动态内存堆。LWIP_RAM_HEAP_POINTER应该动态内存堆相关,用于指定堆的起始地址。 接下来,查阅引用资料。引用[2]提到在STM32移植LWIP时需要准备FreeRTOS工程,可能涉及到内存分配。引用[3]中的perf.h文件虽然不直接相关,但说明移植时需要考虑编译配置。LWIP_RAM_HEAP_POINTER的作用可能是在特定内存区域分配堆,这对于STM32H7的双RAM区(比如DTCMAXI SRAM)很重要,因为不同内存的速度访问权限不同。 用户的问题可能源于需要优化LWIP性能,或者遇到了内存分配错误。比如,如果堆被默认分配到DTCM,而DTCM容量较小,可能导致内存不足。正确设置该参数可以将堆移到更大的AXI SRAM中。需要解释参数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配置,比如通过CubeMX的define或直接修改代码,并注意内存对齐大小设置。此外,还需提醒用户检查链接脚本,确保指定的内存区域可用,并考虑Cache一致性等问题。</think>### STM32H7中LWIP_RAM_HEAP_POINTER参数详解 #### 一、参数作用 `LWIP_RAM_HEAP_POINTER`是LwIP内存管理的关键配置参数,用于**指定动态内存堆的起始地址**。在STM32H7中,该参数直接影响: 1. LwIP协议栈动态内存分配位置(如TCP连接、数据包缓冲区) 2. 内存区域选择(DTCM/AXI SRAM/SDRAM等) 3. 网络性能优化(通过高速内存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特别在双核架构Cache的系统中,合理设置可避免内存访问冲突并提升DMA效率[^1][^2]。 #### 二、配置方法 1. **CubeMX图形化配置** - 在`Project Manager -> Advanced Settings`中勾选`Use Custom Heap` - 在`LwIP Application -> Custom Files`中添加自定义`lwipopts.h` - 定义宏: ```c #define LWIP_RAM_HEAP_POINTER 0x24000000 // AXI SRAM起始地址 ``` 2. **手动配置(若CubeMX不支持)** 修改`lwipopts.h`: ```c extern u8_t __lwip_heap_start[]; // 需与链接脚本对应 #define LWIP_RAM_HEAP_POINTER __lwip_heap_start ``` #### 三、配置注意事项 | 配置项 | 推荐值 | 说明 | |-----------------|--------------------------|-----------------------------| | 内存类型 | AXI SRAM (0x24000000) | 大容量(512KB),支持DMA访问 | | 对齐要求 | 32字节对齐 | 保证Cache line对齐 | | 堆大小 | LWIP_RAM_HEAP_SIZE | 建议≥50KB(根据协议栈需求调整) | | Cache一致性 | 启用MPU保护/手动维护 | 若使用带Cache内存需特别处理[^3] | #### 四、验证步骤 1. 在`sys_arch.c`中添加调试代码: ```c printf("Heap start: 0x%p\n", LWIP_RAM_HEAP_POINTER); ``` 2. 使用`mem_malloc()`测试内存分配 3. 通过`SystemView`监控内存分配效率 #### 五、典型错误处理 - **HardFault异常**:检查地址是否属于有效RAM区域 - **内存碎片化**:建议结合`MEM_LIBC_MALLOC=1`使用系统malloc - **DMA传输失败**:确保使用`0x24000000`而非`0x20000000`(DTCM)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