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高κ-SrTiO3 MoS2 FET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年,维也纳工业大学的Seyed Mehdi Sattari-Esfahlan和Tibor Grasser等人基于实验研究,深入探究了单晶SrTiO3(STO)基MoS2场效应晶体管(FETs)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团队通过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制备了STO薄膜,并将其与MoS2薄片集成,构建了背栅FET器件。实验结果表明,STO作为栅介质展现出诸多优异特性。

首先,STO具有超高介电常数(约300),能够有效降低漏电流,使器件在等效氧化物厚度(EOT)约为4.8 nm时,漏电流密度低至约10−4 A cm−2,这得益于其晶体结构对陷阱辅助隧穿的最小化作用。

其次,在电学稳定性方面,MoS2/STO FETs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在298 K下,扫描速率为0.1 V s−1时,ID−VG特性几乎无迟滞,迟滞宽度小于3 mV;即使在环境条件下存储一天,阈值电压也仅向正偏移,迟滞宽度有所增加,但器件功能依然稳定,且在八个月的存储时间内,阈值电压偏移不显著,证明了其长期可靠性。温度特性研究发现,随着温度降低,漏极电流减少,400 K至76 K时饱和电流降低近两个数量级,而栅漏电流在400 K时虽增加约两个数量级,但仍低于1 mA μm−1。

迟滞分析揭示了逆时针迟滞现象,归因于STO生长过程中氧空位的扩散,且在环境条件下迟滞宽度随吸附/扩散的氧和水分子浓度变化而增加。

BTI研究显示,器件在正负应力偏置下均表现出异常的阈值电压偏移,这可能与STO中移动氧空位有关,且在不同温度下,BTI退化行为各异,但器件在应力后仍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该研究的结果对二维纳米电子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STO作为栅介质的优异性能使其成为未来高性能、高可靠二维FETs的有力候选,有望克服当前二维纳米电子器件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关键障碍,推动该领域向更先进、更实用的方向迈进。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单晶SrTiO3(STO)作为高k绝缘体在二维场效应晶体管(FETs)中的应用。STO具有超高介电常数和预期的低界面陷阱密度,有望提高FETs的击穿强度和可靠性。研究中,作者对MoS2 FETs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特别是在不同电场强度和扫描速率下观察到较小的迟滞现象。此外,还发现迟滞动力学在长时间内具有可重复性,BTI行为异常,这可能与氧空位的扩散有关。这些发现表明STO作为栅介质在二维纳米电子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引言

随着超低功耗场效应晶体管的发展,对高介电常数(k)绝缘体的需求日益增加,以最小化漏电流并允许栅介质物理厚度的缩放。同时,还需要高质量的绝缘体/通道界面、大的带偏移、可忽略的界面电荷捕获以及栅介质中低缺陷密度,以实现等效氧化物厚度(EOT)的良好可缩放性。

传统半导体如硅在生长高k氧化物时需要种子层,这可能会损害二维/绝缘体界面。相比之下,通过使用晶体二维绝缘体如h-BN或离子三维晶体如CaF2,可以构建清洁的范德华界面。然而,h-BN等晶体二维材料的介电常数相对较小,当等效厚度低于1 nm时会导致高漏电流。

而SrTiO3(STO)作为一种钙钛矿材料,具有超高介电常数(约300),原子级平坦的表面,能够制备具有原子级锐利界面的多层二维范德华异质结构。

此前,Yang等人成功地将大规模STO转移到MoS2上,解决了二维/绝缘体界面质量差等结构不匹配问题,并展示了STO FET器件的基本特性。

然而,评估栅介质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其技术应用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考察转移特性变化、迟滞动力学和偏置温度不稳定性(BTI),在76至400 K的温度范围内评估MoS2/STO FETs的可靠性。

实验部分

材料制备

Sr3Al2O6(SAO)牺牲层通过脉冲激光沉积(PLD)在800°C的块状STO(001)基底上生长。随后,在750°C下生长STO薄膜,并冷却至室温。

SAO和STO生长的氧气分压分别为2×10−5和1×10−1 Torr。生长完成后,通过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北行黄金橘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