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LoRA
是一种参数高效的微调技术,通过低秩转换对大型语言模型进行适应性更新,减少了权重矩阵的更新成本。它通过学习低秩矩阵来调整权重,以适应特定任务,同时保持计算效率。
大模型都是过参数化的, 当用于特定任务时, 其实只有一小部分参数起主要作用。 也就是参数矩阵维度很高, 但可以用低维矩阵分解近似。
具体做法是, 在网络中增加一个旁路结构,旁路是A
和B
两个矩阵相乘。 A
矩阵的维度是[d,r]
, B
矩阵的维度是[r,d]
, 其中r<<d
, 一般r
取1,2,4,8
就够了。那么这个旁路的参数量将远远小于原来网络的参数W
。LoRA
训练时, 我们冻结原来网络的参数W
, 只训练旁路参数A
和B
。 由于A
和B
的参数量远远小于W
, 那么训练时需要的显存开销就大约等于推理时的开销。
LoRA
微调并没有改变原有的预训练参数, 只是针对特定任务微调出了新的少量参数, 新的这些参数要与原有的预训练参数配合使用(实际使用时, 都是把旁路的参数和原来的参数直接合并, 也就是参数相加, 这样就完全不会增加推理时间)。
二、LoRA实战
我们使用huggingface
的 pert
库来简单使用LoRA
预训练模型与分词模型——Qwen/Qwen2.5-0.5B-Instruct
数据集——lyuricky/alpaca_data_zh_51k
2.1、下载模型到本地
# 下载数据集
dataset_file = load_dataset("lyuricky/alpaca_data_zh_51k", split="train", cache_dir="./data/alpaca_data")
ds = load_dataset("./data/alpaca_data", split="train")
# 下载分词模型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Qwen/Qwen2.5-0.5B-Instruct")
# Save the tokenizer to a local directory
tokenizer.save_pretrained("./local_tokenizer_model")
#下载与训练模型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pretrained_model_name_or_path="Qwen/Qwen2.5-0.5B-Instruct", # 下载模型的路径
torch_dtype="auto",
low_cpu_mem_usage=True,
cache_dir="./local_model_cache" # 指定本地缓存目录
)
2.2、加载模型与数据集
#加载分词模型
tokenizer_model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local_tokenizer_model")
# 加载数据集
ds = load_dataset("../data/alpaca_data", split="train[:10%]")
# 记载模型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
pretrained_model_name_or_path="../local_llm_model/models--Qwen--Qwen2.5-0.5B-Instruct/snapshots/7ae557604adf67be50417f59c2c2f167def9a775",
torch_dtype="auto",
device_map="cuda:0")
2.3、处理数据
"""
并将其转换成适合用于模型训练的输入格式。具体来说,
它将原始的输入数据(如用户指令、用户输入、助手输出等)转换为模型所需的格式,
包括 input_ids、attention_mask 和 labels。
"""
def process_func(example, tokenizer=tokenizer_model):
MAX_LENGTH = 256
input_ids, attention_mask, labels = [], [], []
instruction = tokenizer("\n".join(["Human: " + example["instruction"], example["input"]]).str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