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分享_AI小白如何拿到AI产品经理offer

前言:本文作者是团员@长弘 现追一科技AI产品经理(深圳),前同程产品经理(苏州),本文是他的第5篇分享。


640?wx_fmt=jpeg


作者是AI小白,经过4个月的转型学习,争取到几份offer,最终入职AI创业公司“追一科技”,负责核心产品。本文重点分享我的过程体会,强调以小白身份去争取offer时所需要的节奏和状态,希望能帮到需要的朋友。


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AI产品经理从业者大约二、三百人,他们切入AI的背景条件一般是:公司内部转岗、安防/媒体/机器人等行业背景、专业技术背景、偶然做过ASR/搜索等产品(那时候不叫AI)。


大部分想转型的PM没有AI背景,还可能面临其他困难:从业年限、地域限制、工作稳定性考虑等等;但这并不妨碍从业者数量2018年初暴涨到800-1000人。今年AI公司集体爆发,跑马圈地的AI公司愿意给求职者更多包容;而互联网PM沉淀过产品方法论,人数过剩且有危机意识,是最适合转型的群体。


我在2017年10月决定转型,当时零AI背景转型成功的案例非常少,网络上更多流传的是从业者的跳槽经验,很少有真正契合AI小白背景的经验文章。下面,我来分享个人具体的七步走策略:找到抓手、审视自己、目标计划、学习输入、执行输出、调研&简历、面试&选择


1


找到抓手

任何宝箱都有匹配的钥匙。用心网罗学习资源,一定会发现“AI产品经理大本营”这类社群,获得与从业者交流的机会。


深入交流后,你会有基本的觉悟:AI产品经理的能力维度很全面,转型最少需要学习3-6个月


2


审视自己

过去的互联网环境让很多PM以为:不用太懂技术,不用钻研心理学和设计,甚至不用成为业务专家,只要按日常工作套路随便搞搞就月薪一两万。过去是因为资本浮躁、企业浮躁,但想做AI,就必须先审视自己到底有哪些价值。


1、SWOT

以我为例

  • 优势:科技知识储备、多次跨界经历、3年管理、落地几款盈利/明星产品。

  • 劣势:没有AI背景、5年工作经验(工作越久转型越难)。


优势劣势是相对公司而言的。最近遇到几位面试者,没了解公司背景就谈优势,找不准契合点很尴尬。


2、应对策略

转型是个长期过程,offer是力求一击必杀。我的策略是:集中学习加强AI认知,模拟AI场景做调研分析、产品设计、机器模型,输出文章给自己增加背书;向心仪的JD临时抱佛脚,找到自己能为这家公司带来的3条差异化价值


3、斩断心锁

肯定有人疑惑,为什么要有这步操作。往往面对重要抉择时,我们才需要“斩”,其实很多转型的朋友都做了一定的牺牲,我也自切了几刀。这里讲究个“快”字,最忌拖泥带水。


Q:定居四年的苏州AI发展较弱?

A:筹备移居深圳。

Q:没AI经验?

A:降薪并放低姿态。

  • 7
    点赞
  • 2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