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在这里好像有点奇怪,但是个人觉得这是近一个月以来,我做过的最不后悔的一件事情,是开启美好生活的magic beans。
下面直接进入主题。
防杠:
- 极简与疫情囤货不冲突。日用品、食物等等是必需物资,不属于被“极简”、被抛弃的范围。但提倡适度囤货,不要浪费物品。
- 每个人生阶段可能有不同的极简指南。遵循自己的需要,动态调整即可。
- 如果你觉得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周围人即可,但不能不经允许乱扔家人的东西。
理论基础
-
极简主义的目标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你真正在意的事情、真正想过的生活上,是抛弃物质负累,是抛弃对别人评价的顾忌,是踏踏实实做自己
-
太多人花费他们尚未挣到的钱,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只是为了给他们并不喜欢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对物质的过度占有会使我们在体力上、心理上和财务上沦为奴隶
-
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竞争,以获得我们的关注。这些令我们焦虑分心的小东西累加起来,将会阻碍我们关注真正需要关心的东西→清除东西=为真正重要的东西留空间
-
购买和收集物品,常常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控制的渴望
-
之所以购买过多的物品,是不是因为,在内心深处觉得这些东西能将自己与不安的世界隔离开?
-
我们总是将需要与欲望、安全与舒适混为一谈。结果就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以“满足安全感”的名义囤积了大量物品。而事实上,我们是在积累舒适感。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购买林林总总的商品。然后,不得不建造(或购买)越来越大的房子来储存它们
-
暂时拥有的物品,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安全感。突发事件太多导致需求源源不断
-
安全感来自物质财富和具有支持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缺少有支持性的关系,他会试图用增加财富或物品提升安全感
-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因为没有其他成年人拥有的东西(婚姻、房子、高收入etc),或者因为没有足够昂贵的物品而感到难堪”
- 这种尴尬来源于我们对“正常”的理解。偏离社会规范使人感到尴尬
- 但是对“正常”的理解是主观的,是建立在我们身边社会团体所定义的衡量标准之上的
- 之所以是身边团体,是因为人喜欢跟相似的人待在一起,那样安全、舒适
- 事实上,保持简朴,物尽其用,才是真的【正常】
-
我希望能找到可以引领我、教导我、爱我的人,但我也同样希冀,生命中可以有一些让我去服务、去爱,并付出生命的人。因为,对于想要获得平衡的生命,这两种人都是必需的。
清理建议
- 干扰你过理想生活的东西、让你感到杂乱或拥挤的东西,都是该清理掉的
- 重复的东西适当清理
- 从最简单的角落开始
- 难以处理的东西可以先不处理,等到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再处理即可
- 对于纪念品,只保留最高品质+最有意义的物品,并放在能看到的地方,这样才能经常回忆到快乐的时光或是值得记忆的人
- 你的记忆并不是储藏在这件物品之上,而是保留在你的脑海中,这些物品只是帮助你回忆起它们。所以说,照片与真实物品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
- 扔掉“使我我将来可能xx”的东西,是放弃一种梦想。早点认清我没法成为伟大的xx,集中精力去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才是更轻松的方法
- 大件、贵价物品可以考虑转卖,但很多便宜货根本卖不出去,最好捐掉或者送掉
- 为别人付出时间,如当志愿者等,可以让自己回到“爱人”的状态
- 要匹配自己的长处、兴趣
如何持续保持极简状态
- 每天整理好床铺
- 衣柜、柜子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个人建议尽量少用收纳)
- 保持所有台面的干净整洁
- 立刻完成2min内可以做的杂事
- 东西用完回归原处
- 对于别人送的礼物,可以:
- 提前列出礼物清单,记住:质量>数量,需求>欲望,体验>物品
- 也可以请朋友为慈善组织捐助
- 如何用心地生活:
- 在繁忙的日程中插入小段的独立思考时间(冥想、静坐等都可以)
- 减少电子干扰:比如关掉app通知,减少浏览新闻和SNS
- 拒绝不太重要的事情
- 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集中精力,认真做
- 视身体为工具,而非装饰品。照顾好身体,是让你完成人生使命的
- 不要总关注别人的看法
- 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连结,去爱人,去被爱,去付出,去收获
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关注+收藏hhh我会不定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验。
祝所有人快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