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所谓的参数是什么?大模型为什么需要训练?大模型训练到底干了什么?

大模型的本质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模型。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大模型有多少参数,某某大模型参数量又提升了,这里所说的参数到底是什么?

我们知道大模型是训练出来的,那么哪些训练数据都跑哪去了,大模型训练的过程中都干了什么? 为什么大模型需要训练?

01

大模型的参数到底是什么?

我们知道大模型的发展从刚开始的几百个参数,到现在的上千亿个参数,比如GPT-3就有一千七百多亿个参数。

而随着参数数量的提升,大模型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特别是现在GPT-4o的出现,大模型已经可以和人类进行正常的语音和视频交流。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参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件事,不要把训练数据当作参数;训练数据是训练数据,参数是参数。

大模型是基于机器学习模型,通过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所以叫做大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现在主流的大模型都是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构建的模型,不论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还是循环神经网络(RNN),亦或者是Transformer神经网络等。

但神经网络模型只是机器学习模型中的一个分类,其它还包括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回归模型等。

而这里说的大模型的参数,是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而构建的参数。我们知道,神经网络模型有很多层,每一层都有很多个神经元,而每一层又需要进行连接;

这就是大模型参数的由来,比如权重与偏置,就是每个神经元都有的参数。

一般情况下,大模型的参数是在网络架构时就设定好的,参数数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动态神经网络就会对参数数量进行动态调整。

02

大模型训练的具体过程?

我们都知道,训练大模型需要准备大量的数据,然后对模型进行训练。那么这个训练的过程到底是干了什么,哪些训练数据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说白了,大模型训练的本质就是调整参数。

在前面我们说了,大模型有很多个参数,现在的大模型基本上参数都是以亿为单位;当然,参数的数量根据大模型的架构而有所不同。

训练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训练数据输入到大模型中,然后模型根据这些数据对参数进行调整的过程,以求达到一个最优解。

如果把神经网络看作一个黑盒,那么我们输入数据,经过神经网络这个黑盒处理之后,再输出我们的数据。

如下图所示,就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神经网络单层模型

类似于人体有无数个神经元组成,而从数学理论来说,更多的神经元与更复杂的神经网络架构,就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数据处理。

所以,就有了多层的神经网络架构,如下图所示,神经网络由多个神经层组成。如GPT-3就有96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层神经网络

这就是神经网络的模型架构。

训练开始时,需要把训练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具体的输入方式这里暂不讨论,我们只需要知道训练数据需要输入到神经网络中即可。

因为模型有多个神经层,所以训练数据从输入层进入大模型之后;需要在模型的多个神经层之间进行流转,而这个过程术语叫做正向传播。

数据从输入层,一层一层的传播到输出层,然后输出结果;但由于大模型刚开始就像一个小学生,所以它输出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模型的输出结果需要跟实际结果进行匹配,术语叫做计算损失差,损失差越大说明输出结果越差。

而有了损失差,说明当前的模型是有问题的;所以就需要对模型进行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反向传播。

意思就是,模型把输出的结果再次输入到模型中,然后模型根据这个结果,使用某种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调整,比如不同神经元的权重等。

而调整参数的这个东西叫做优化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训练流程

然后,模型根据这个原理,使用训练数据一次一次的输入,然后一次一次的对参数进行调整。最后达到一个最优解,也就是训练好的大模型。

这也是为什么大模型要经过很多轮的训练,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当然,大模型的神经层并不是越多越好,训练数据也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更多的参数和训练数据训练出来的结果,可能还没有少一点的效果好。

而这也有专门的评估函数对训练结果进行评估。

以上就是大模型训练的原理。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现在社会上大模型越来越普及了,已经有很多人都想往这里面扎,但是却找不到适合的方法去学习。

作为一名资深码农,初入大模型时也吃了很多亏,踩了无数坑。现在我想把我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你们,帮助你们学习AI大模型,能够解决你们学习中的困难。

我已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市面上AI大模型各大白皮书、AGI大模型系统学习路线、AI大模型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扫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AGI大模型系统学习路线

很多人学习大模型的时候没有方向,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像只无头苍蝇乱撞,我下面分享的这个学习路线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学习AI大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AI大模型视频教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AI大模型各大学习书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AI大模型各大场景实战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结束语

学习AI大模型是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它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学习AI大模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核心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同时,掌握AI大模型还能够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增添竞争力,成为未来技术领域的领导者。

再者,学习AI大模型也能为我们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提供更多的岗位以及副业创收,让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因此,学习AI大模型是一项有前景且值得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重要选择。

  • 5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np.random.seed()是一个NumPy函数,它用于设置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以便在多次运行程序时生成相同的随机数序列。 在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中,经常需要使用随机数生成器进行实验和模型训练。如果每次运行程序时生成不同的随机数序列,就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稳定性和难以复现性。使用np.random.seed()可以保证每次运行程序时,生成的随机数序列都是相同的,从而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回答2: np.random.seed()在使用numpy库中的随机数生成函数时起到了设置随机数种子的作用。随机数种子是一个确定随机数产生器的起始点的整数值,它决定了随机数生成的序列。通过设置相同的种子,可以确保每次程序执行时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完全相同,从而使得程序的运行结果具备可重复性。 np.random.seed()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确定性:在使用随机数时,特别在模拟实验、调试和复现实验等情况下,设置随机数种子有助于获得确定性的结果。通过设置相同的种子,每次运行时所获得的随机数序列是相同的,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重现性。 2. 调试:在程序调试过程中,当涉及到随机数生成的部分,通过设置种子可以固定随机数的生成,方便对代码进行验证、输出调试信息,有助于检查代码的正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将种子设置为一个固定值或者采用系统时间作为种子,确保每次程序的运行结果一致而不受随机数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种子是一个全局的操作,它会影响到整个程序中所有使用随机数生成函数的地方,因此需要谨慎使用,避免在不需要固定随机数生成的地方使用种子导致结果不符合预期。 ### 回答3: np.random.seed()是numpy中的一个函数,用于设置随机数生成器的种子,起到控制随机数生成的作用。 在计算机科学中,随机数是按一种看似随机的方式生成的数值序列。然而,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实际上是通过一些算法来生成的,并不能真正地满足随机性的要求。为了使得随机数的生成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能够得到相同的结果,需要设置种子。所谓的“种子”就是一个起始值,通过设置相同的种子,就能够获得相同的随机数序列。 对于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任务来说,使用随机数是非常常见的。一些算法在执行过程中会涉及到随机选择、交叉验证、参数初始化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随机数。通过设置种子,我们可以确保每次运行程序得到的随机数是相同的,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的实验具备可重复性,方便结果的比较和调试。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正在进行一个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使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进行训练。我们希望每次调整参数的时候,都使用相同的训练数据和初始参数,这样方便我们调试算法和观察算法的效果。这时候,我们可以设置种子,确保在每次运行程序时都生成相同的随机数,从而保证每次运行时的结果是一致的。 总而言之,np.random.seed()的作用是控制随机数生成的结果,使其具备可重复性,方便结果的比较和调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