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公开课笔记(三)
网络素养公开课地址: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sysu-136001#/info
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22班201211671218 戚水仙
第四章:如何避免“刻板印象”
1.如何避免“刻板印象”
形成的类型:a:性别 b:地域 c:教育
弱者变弱,强者变强 弱者变强,强者变弱
2.建构“刻板印象”主体变化以及后果:
刻板印象形成的社会心理:缺乏理性社会认知,加剧阶层对立敌视。
3 . 如何避免“刻板印象”
A:在媒介内容层面上,警惕“群体协同过滤”现象
B:在媒介形式层面,使用不同的偏向的媒体
C: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被污名群体生活
D:被污化者主动进行公共表达
4.收获以及感悟:
换位思考,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只占在自已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同时我们要用于说出自已的心声。
第五章 互联网假新闻:辨识与应对
1.互联网假新闻的主要特征
1、传播主体的失实:被策划或制造出来的新闻事件——网络推手们顺应网,民心理而为之,往往真假难辨。
2、传播过程的失实:新闻事件失实失真的细节在网络的人际传播过程中被,扭曲放大,不负责任的媒体报道使之进一步被强化。
2.网络假新闻的传播模式
1、虚假信息通过互联网三种传播平台:论坛、微博、微信快速地进行共享式传播;并且互相浸透。
2、互联网假新闻之所以最终成为“新闻”,是因为新闻,媒体的介入并进行报道。媒体报道后又通过网络进,行再次传播,所谓“以讹传讹”。
3、由于网络传播的不确定性,因此不实新闻更容易被,放大、更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负面影响。
3.网络假新闻兴起的原因
一、互联网假信息的制造者,出于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目标,或者基于利益需求的驱动,故意造假,并且主动发布和传播此类假信息。例如眼癌宝宝妈妈跪拜事件
二、网络平台对于假新闻的传播推动力:
论坛:易于群体极化,无序问责。其中群体极化是个人在群体中受到意识地,大范围地走向极端行为的一种社会反应。
无序问责:由于缺乏外界的伦理道德或法律约束,论坛上的言行易偏于极端和非理性,仇富、仇腐、仇官,凡涉及官员与企业家的事件,常常不问“青红皂白”进行批评和指责。
4.微博:积极介入的螺旋式传播
微博使用者积极介入信息传播,使得信息传播的普及率变得更高;再次传播概率和信息被加工的可能性也增强;信息传播方式变得更加随意,更
碎片,形成 “螺旋式”传播方式。因此谣言在微博中的传播速度极快。
5.微信:可信度较高的”选择性交往“
私密性强、准实名制,属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传播。传播者之间可以进行选择性交往。信息传播的可信度较高。
6.传统媒体的”弱把关
1、假新闻事件均往往能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主要因为其新闻事实与社会公德、社会伦理相关,因而极易进入媒体的“议程设置”。
2、许多媒体都建立了”社会报料人“的信息源系统,但是,不经核实的信息源往往成为虚假新闻的陷阱。某些传统媒体与网络推手有意无意形成假新闻的“合谋”。
3、对于网络信源,即使有记者的再采访与核实,却没有事件细节的还原和第三方核实,这样的新闻仍是不合格的新闻报道,容易为”假新闻“提供孵化的温床。
7.“网民的心理需求”
1、从个体来看,由于网络的隐匿性和便捷性,新媒体更适用于个体的意见表达。
2、从群体心理角度来看,“从众”是网民集体行为的重要特征之一。群体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指出,个体在群体中会有意无意地将群体的行为方式强加于己,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唯有如此,个体才能感到自己确实属于某个群体,从而避免遭受某种信息压力;另一方面,“群体”也成为一个逃脱社会压力的“屏障”。
8.公众可以利用常识、知识、科学规律、习俗等来观察
新闻中所提及的核心事实和边缘事实,进行辨识与质疑;
但是,在未获得专业核实之前,不要轻易否定。可向知名媒体进行举报。例:某媒体网站曾报道杨振宁的妻子翁帆的怀孕新闻,一时在网上传开,并且新闻媒体介入报道。作为网民,可以进行质疑,并通过专业的医学知识来进行判断与辨识。后来此消息经媒体机构记者调查后发现是一则假新闻。
9.在网络上主动辟谣:
1、及时发布通过常识和专业性进行辨识产生的质疑;
2、在经过媒体的新闻核实、网友核实或其他专业核实之后被证实的假新闻,要主动辟谣。
3、主动删掉原信息;并试图找到其他传播者,也请他们删掉假信息;
4、若自己进行了调查或参与调查,如实、及时地发布自己的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
10.收获以及感悟:对于网络上的新闻,我们应理性对待,因为我们不知它们是否是真,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