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中循环前缀CP的作用

记一点对OFDM中CP作用的理解

先来看ISI

一般在网上或者其他什么资料里都会看到类似于下面的这张两张图,由于多径的存在,不加保护间隔的话,上一个符号的尾部会落入本符号的采样区间,引起ISI,加入保护间隔后就不会了,很好理解。但是让我迷惑的是,在采样区间内,后边红色的信号对蓝色信号的干扰和ISI干扰看起来不是一样的么?既然后边可以通过信道均衡解决,为什么ISI不可以?

图片来源于这里http://www.rfwireless-world.com/Terminology/ISI-vs-ICI.html
矮冬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经过一番XJB思考,我觉得应该是该图遗漏一项重要信息,对我造成了误导,真正的信号不会像这个图里面一样两个OFDM符号相位连续,每个OFDM符号都是独立的,所以如果不加保护间隔的话,上一个符号尾部与本符号头部重叠的部分如果相位又恰好相反,则会造成深衰落,均衡就不起作用了,而更严重的是,一帧信号里有很多符号,每个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位差又不一致,这样相当于它们经过的信道都不一样,就不能使用同样的信道估计结果去做均衡。

而加了保护间隔就不一样了,在时延部分相当于平坦衰落信道,时延部分的后边是多径衰落信道,由于每个符号都只受到本符号时延带来的频域选择性衰落,这样一帧信号中每一个符号就相当于经过的相同的信道。
所以对抗ISI我们需要保护间隔,但不一定需要CP?

再看ICI

ICI,子载波间干扰,只有多载波系统才有这种东西,指破坏了子载波间的正交性。

什么是正交性?简单来说就是它能让我们分离出各子载波上的信号(像IQ调制那样)。比如现在有64个子载波,接收端收到的是64个子载波相加的信号,要分出来就要进行积分(FFT),积分后其他63个子载波都被积掉了(正交,内积为0),剩下的就是分离出来的子载波信号,那么经过64次积分,就得到了64个子载波上所携带的信号。

那CP是如何对抗ICI的呢?

先看ICI是怎么引起的
本来如果没有时延扩展的话,可以完美积掉其他子载波,但是现在上一个符号落入本符号的采样区间,在做积分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其他子载波积不掉,即使加上保护间隔(0)也不行,因为积分的时候时延部分是0,信号也不完整了。

为什么CP可以了?因为这是FFT的性质决定的,FFT的循环卷积特性让信号可以看成是一个圆周,不管从哪里开始加FFT窗,都可以取到完整的一个信号,不同的只是相位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积分,只要有一个完整的信号,就可以内积为0。所以加上CP后,收端收到的时延扩展部分是信号的尾部,FFT窗口内还是一个完整的信号。

可以说CP完美解决了ICI的问题,但仅仅是因为ISI(时延扩展)引起的ICI,还有载波频偏等引起的ICI是CP解决不了的,一般只能通过补偿减轻ICI的影响,实在补偿不了的就只有通过纠错编码硬抗了。

总结一下:CP能解决时延扩展带来的ISI和ICI,但是时延扩展带来的频选衰落该均衡还是要均衡,并且CP不能解决由频偏带来的ICI问题。
.
.
.
.
.
.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用户的问题:关于OFDM保护间隔的设置。用户之前问过星座图的MATLAB画法,现在转向OFDM的保护间隔,可能是在学习通信系统,特别是OFDM技术。我需要先回忆OFDM的基本原理,尤其是保护间隔的作用和设置方法。 首先,保护间隔在OFDM中主要用来消除符号间干扰(ISI)和子载波间干扰(ICI)。保护间隔通常有两种类型:循环前缀CP)和零填充(ZP)。其中,循环前缀更常见,因为它能保持子载波的正交性,避免ICI。 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设置保护间隔的长度。设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比如时延扩展、系统带宽、符号周期等。保护间隔长度应大于最大时延扩展,否则无法完全消除ISI。但过长的保护间隔会降低系统效率,所以需要折中。 然后,我需要给出具体的设置步骤。例如,确定无线信道的最大的时延扩展,选择保护间隔长度略大于这个值。接着,在MATLAB中如何实现?可能涉及生成OFDM符号时添加循环前缀,或者设置参数时考虑保护间隔的比例。 用户可能还关心如何验证保护间隔的有效性,比如通过仿真观察有无ISI/ICI的影响。可能需要提及误码率(BER)测试,或者观察接收信号的星座图是否清晰。 此外,用户可能对实际应用中的标准感兴趣,比如LTE中循环前缀的长度设置,不同模式(普通CP、扩展CP)对应的具体值。这可以作为实例帮助理解。 需要注意用户的技术背景,可能不是特别深入,所以解释时要避免过于复杂的公式,但关键公式如符号总长度(T_total = T_FFT + T_CP)还是有必要提及,确保准确性。 最后,总结设置保护间隔的关键点,强调平衡抗干扰能力和频谱效率的重要性,并提醒实际应用中参考通信标准。</think>在OFDM系统中,保护间隔的设置对抵抗干扰至关重要。以下是设置保护间隔的**技术要点**和**实现步骤**: --- ### **一、保护间隔核心作用** 1. **消除符号间干扰(ISI)**:隔离相邻OFDM符号 2. **抑制子载波间干扰(ICI)**:通过循环前缀(CP)保持正交性 3. **对抗时延**:吸收信号的延迟版本 --- ### **二、参数设置步骤** #### **步骤1:确定信道时延扩展** - 测量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tau_{max}$)** - 保护间隔时长需满足:$$ T_{GI} > \tau_{max} $$ - 典型场景参考值: ```matlab % 室内环境:50~200 ns % 城市宏小区:0.5~2 μs % 农村广域:5~20 μs ``` #### **步骤2:选择保护间隔类型 | 类型 | 循环前缀(CP) | 零填充(ZP) | |------|-------------|-----------| | 优点 | 保持正交性 | 无功率浪费 | | 缺点 | 功率损失 | 需特殊处理 | #### **步骤3:计算时间长度 - **总符号时长**:$$ T_{total} = T_{FFT} + T_{GI} $$ - **典型比例配置**: ```matlab % LTE标准示例: % 普通CP:T_GI ≈ 7% of T_FFT % 扩展CP:T_GI ≈ 25% of T_FFT ``` --- ### **三、MATLAB实现示例** ```matlab %% OFDM参数设置 N_FFT = 64; % FFT点数 cp_len = 16; % 循环前缀长度(根据信道时延设置) %% 生成OFDM符号 data = randi([0 1], N_FFT, 1); % 生成随机数据 qam_data = qammod(data, 16); % 16-QAM调制 ofdm_symbol = ifft(qam_data, N_FFT); % IFFT变换 %% 添加循环前缀 cp = ofdm_symbol(end - cp_len + 1 : end); % 截取尾部作为CP tx_signal = [cp; ofdm_symbol]; % 组合成完整符号 %% 接收端处理 rx_signal = tx_signal(cp_len+1 : end); % 去除CP rx_qam = fft(rx_signal, N_FFT); % FFT解调 ``` --- ### **四、工程调试建议** 1. **抗干扰验证**: ```matlab % 添加信道验证CP效果 channel = [1, 0, 0.5, 0.2]; % 抽头模型 rx_signal = conv(tx_signal, channel); ``` 2. **性能指标监测**: - 观察接收信号**星座图发散程度** - 测量系统**误码率(BER)**随CP长度的变化曲线 3. **标准参考值**: | 标准 | FFT点数 | CP长度 | |-----------|--------|-------------| | 802.11a | 64 | 16(长)/8(短) | | LTE | 2048 | 144/512 | | 5G NR | 4096 | 288/1024 | --- ### **五、关键折中关系** $$ \text{频谱效率} \propto \frac{1}{1 + T_{GI}/T_{FFT}} $$ 设置时应根据实际信道条件,在**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建议通过信道实测数据优化CP长度,实际部署时参考通信协议标准。
评论 6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