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多是3.3V?而不是3V?,以及TTL电路5V表压标称的由来

电子中的每一个数字都不是随随便便提出来的。

3.3V是多方面的因素得出来的,涉及到电平兼容,同时又与半导体工艺演进技术有关系,甚至还考虑了商业上的兼容性问题。

3.3V供电电压是在90年代之后被定为标准,并开始使用的。在那之前,都是5V。了解3.3V的来源必须先搞清楚如何从5到3.3的,以及5V的由来。

5V是因为在早期的数字电路中,最常使用逻辑门电路TTL来实现很多电路功能,而让晶体管在饱和区和截止区之间转换的工作电压是5V,所以5V被定义为TTL的逻辑电平标准,90年代之前,为了保持电平兼容,当然也是因为那个时候半导体工艺还是比较落后,主要的逻辑电源和接口电压一直都是5V电平标准,那个时候的单片机也匹配了5V的逻辑电平标准,比如我们熟悉的51单片机就是5V。5V虽然抗噪声性能强,但电压比较高,功耗大。

图片

90年代之后,随着半导体工艺演进,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为了降低芯片的整体功耗,就需要一个更低的电压标准。半导体的工艺也演进到0.6um、0.5um和0.35um了。在半导体生产工艺中发现,工艺越高,mos的栅极氧化层厚度就会减小,比如在0.35um的时候,栅极氧化层厚度减到了7nm左右,能承受的最大源漏电压大概是4V。按照这个电压减去10%安全裕量是3.6V。又因为板级电路的供电网络一般是保证+-10%的裕量,也就是3.3v了。最早使用3.3V工作电压的CPU是Intel的Pentium P54C。

图片

在半导体工艺的不断演进下,除了5v和3.3v之外,还有2.5V、1.8V 和 1.2V 的逻辑电压电源标准。通常,电路运行的速度越快,功耗越低,逻辑电平也就需要越低。

图片

为了搞清楚3.3V的来源,我也向几位微电子专业的博士、博士后请教,正如前面所说,3.3V的来源肯定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得出来的,肯定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需要特别补充的是,并不是真的是只有3.3V这个电压值,芯片才能工作,而是有±10的裕量,意思是低到3V,高到3.6V,芯片都是可以正常工作的。

最后还要给大家补充一个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什么时候3.3V才能兼容5V呢。以STM32芯片为例,各个引脚输出与输入的逻辑电平是3.3V,为了增加芯片的兼容性,有些引脚是可以容忍5V的,意思就是虽然工作电压是3.3V,但是如果输入是5V的电平,也会认为这是高电平。在datasheet里容忍5V的接口都有标明,这里带有“FT” (Five Tolerate)的就是,说明这个引脚是可以正常识别5V的逻辑电平信号,而不至于因为逻辑电平电压高于自身的3.3V标准而损坏芯片,这里的容忍就是正常识别不损坏的意思。如果引脚设置的是模拟输入模式,就不能接5V。

图片

在硬件中,有很多大家一直沿用的标准,或是经验,不知道大家在使用的时候,是否和我一样,也会思考为什么为这样设计,为什么会是这个数值。3.3v这个值具体怎么来的,不会影响我们的应用设计,但有时候去考古考古,也许就会发现电子背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为什么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多是3.3V?而不是3V?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