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之中府

# 中府穴

## 所属经络
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的重要穴位。

## 别名
- 《灵枢·五邪》:府中俞  
- 《素问·水热穴论》:膺俞  
- 《针灸甲乙经》:膺中俞

## 定位
位于**胸前壁的外上方**,在**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 取穴方法
1. **正立或正坐位**,双手叉腰。  
2. 在**锁骨外侧下缘的三角窝处**找到云门穴。  
3. 从云门穴正中垂直向下量**1横指**(大拇指指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处即为中府穴。

## 主治功能
### 主治疾病
- **肺部病症**:肺燥咳嗽、气喘、胸满痛等。  
- **肩背痛**:缓解肩背部的疼痛。

### 功效
- 肃降肺气  
- 和胃利水  
- 止咳平喘  
- 清泻肺热  
- 健脾补气

## 经验应用
### 现代应用
-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现代常用于治疗这些疾病。  
- **外感和内伤咳嗽**:配肺俞穴使用,效果显著。  
- **肺阴虚之干咳、肺痨**:配复溜穴治疗。

### 古代应用
- 《马氏温灸法》:用于治疗肺结核等各种肺病,亦可用于下肢水肿。

## 类别与特色
1. **起穴**:手太阴肺经之起穴。  
2. **募穴**:手太阴肺经之募穴。  
3. **交会穴**:手、足太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两脉交会穴。  
4. **中府为十二经络中第一条行走的肺经之第1个穴,也是肺经的募穴**。  
5.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摘要**:  
   - **五俞穴**:少商(井)、鱼际(荥)、太渊(俞)、太渊(原)、经渠(经)、尺泽(合)  
   - **络穴**:列缺  
   - **郄穴**:孔最  
   - **背俞穴**:肺俞  
   - **募穴**:中府  
   - **肺经起穴**:中府  
   - **肺经止穴**:少商  
   - **肺经穴道数目**:11  
   - **肺经循行时间**:寅时(早上3~5时)  
   - **肺经气血特色**:多气少血

## 出处
1. 出自《素问·离合真邪论》。  
2. 另外,《甲乙经》: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

## 释义
1. **中**:中焦也。  
2. **府**:聚集也。  
3. 中府穴是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代表中气所聚之处。  
4. 中府穴也是肺经的募穴,募代表藏气聚集的意思,故脾、胃、肺合气于此处,故名“中府”。

## 操作方法
### 艾灸
- 使用艾条对中府穴进行**雀啄灸**或者**固定不动的悬起灸**。  
- 每次艾灸**10-15分钟**,可治疗久病引起的虚性咳嗽及受寒引起的寒性咳嗽。

### 按摩
- 用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在中府穴上进行按揉,左右两侧都可以按揉。  
- 每次按揉**3-5分钟**,以局部微微酸胀为宜,可治疗肺热引起的哮喘、鼻炎等过敏症状。

### 针刺
- 使用毫针针刺中府穴,深度大概**0.3-0.5寸**。  
- 可直刺或向外上方斜刺,不可深刺,以免误入胸腔,造成气胸。  
- 针刺中府穴可以起到清肺热、泻肺火的作用,有效治疗咳嗽、支气管炎、肩周炎。

### 刮痧
- 使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擦中府穴,每次刮**3-5分钟**,隔天一次,可以起到清肺热、泻肺火的作用。

### 拔罐
- 使用气罐进行拔罐治疗,将罐留在中府穴上,一般留罐**3-5分钟**,可治疗肺热引起的鼻炎、咳嗽。

### 注意事项
- **按摩**: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肤损伤。  
- **针刺**:需由专业医师操作,切勿自行操作,以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意外损伤。  
- **艾灸**:注意及时清理艾灰,防止因落灰烫伤局部。  
- **刮痧**:力度应轻重适宜,刮痧板应与皮肤成一定角度,不宜强行出痧。  
- **拔罐**:注意控制留罐时间,以免损伤皮肤。

## 更多定穴方法
### 国家经穴标准
- 正坐或仰卧。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 其他常用取穴法
1. **简易取法**:一般取法由乳头直上3寸,外开2寸,肋骨罅间。  
2. **仰卧或正坐取穴**:先由乳头外开2寸,再向上按取三枝肋骨与第4肋骨之间是穴位,与任脉之华盖穴平行,相去6寸。  
3. **现代临床上常采用的找法**:  
   - 云门下1.6寸,约为一根肋骨之宽度。  
   - 乳头外2寸,往上3个肋间。  
   - 只要按下有酸胀感,以短针及横刺方式,即可达到正确位置及具有安全性。

### 鉴别比较
1. **华盖、彧中、库房、中府(第一肋间隙)**:  
   - 平第一肋间,膻中穴上4.8寸或自天突穴下2.6寸为任脉的华盖穴。  
   - 华盖穴旁开2寸于当第一肋间隙是肾经的彧中穴。  
   - 华盖穴旁开4寸当第一肋间隙是胃经的库房穴。  
   - 华盖穴旁开6寸当第一肋间隙是肺经的中府穴。  
2. **使用肺经的穴道作为募穴**:  
   - 十二条经络中,只有“肺经募穴中府,胆经募穴日月,肝经募穴期门”是用本经的穴道,其余经络的募穴皆借用其他经络的穴道作为募穴,例如胃经之募穴中脘(属任脉),脾经的募穴章门(属肝经)。  
3. **人体募穴的分布**:  
   - 一般而言,募穴都在人体阴面,也就是在胸、腹部且于其脏腑所在部位之附近。例如,肺经之募穴为中府,在胸部近肺脏处;大肠经之募穴为天枢,在肚脐旁开两寸处,近大肠的位置。  
   - 只有肾经的募穴“京门”例外,因其在十二肋前端,已接近侧腰部。

### 古代定穴
1. **《针灸大成》**: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  
2. **《医宗金鉴》**:在任脉中行华盖穴旁,直开去六寸,乳上三肋间陷中。动脉应手,仰面取之。

## 解剖结构
1. **肌肉**:当胸大肌、胸小肌处,内侧深部为第一肋间内、外肌。  
2. **血管**: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  
3. **神经**:布有锁骨上神经中间支,胸前神经的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4. **针刺层次**:若由表皮扎针向下,依次所遇到的解剖组织层次分别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胸腔。浅层布有锁骨上中间神经,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头静脉等。深层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内、外侧神经。

## 针感
针刺中府穴时,常有**痠胀向前胸及上肢放射**的感觉。

## 治疗方法
### 针法
- **角度**:斜刺,向外上方进针。  
- **深度**:针0.5~1寸。  
- **注意**:禁向内斜刺及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 灸法
- **灸量**:艾柱灸3到6壮;或艾条温灸5~10分钟。

### 临床针刺经验
- **急救法**:针刺中府穴若扎中内脏,造成气胸、血胸时,应立即送医急救做胸部插管治疗。在送医前,可选用同条经之穴道,如“列缺、太渊”,或胃经的“丰隆、足三里”,或心包经的“内关穴”,或肾经的“太谿”等,发挥疏导与急救作用。但最终仍需送医进行X光检查及插胸管处理,以减少医疗纠纷。

## 临床配伍
### 肺经主治疾病
肺经腧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
-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  
- 咳血、伤风  
-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  
- 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  
- 肩背部寒冷、疼痛等

### 配伍方法
1. **中府配肺俞**:为“俞募”配穴,治疗肺脏病之咳嗽、气喘、胸痛。  
2. **中府配复溜**:治疗肺燥咳嗽。  
3. **中府配合谷、风门**:治疗喉痹(现代医学的咽炎)。  
4. **中府配大椎、肺俞**:治疗外感咳嗽。  
5. **中府配内关、膻中、定喘**:治疗哮喘。  
6. **中府配肺俞、孔最**:治疗咳嗽。  
7. **中府配云门、期门、尺泽**:治疗回归热。  
8. **中府配大椎**:治疗肺炎。  
9. **董氏针灸经验**:云门、中府用三稜针点刺,可治疗喉痧。  
10. **慢性病治疗**:中府是肺经募穴,对于慢性咳嗽、声哑、气喘等疾病,可采用针刺、灸法或拔罐,效果显著。  
11. **疾病反应点**:以手指按中府穴,若疼痛则可能为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等;若按压引起疼痛且身体缩回,常表肺脏已坏,预后不佳。

## 注意事项
1. 禁向内斜刺及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2. 中府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 相关论述
1. 《甲乙经》:“手足太阴之会”。  
2. 《千金方》:“中府、阳交,主喉痹、胃满塞、寒热”。  
3. 《千金翼》:“身体烦热针中府,又灸绝骨五十壮”。


参考文章

十二经脉之手太阴肺经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微电网优化中如何处理风光能源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通过引入机会约束和概率序列的方法。首先介绍了风光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带来的挑战,然后详细解释了机会约束的概念,即在一定概率水平下放松约束条件,从而提高模型灵活性。接着讨论了概率序列的应用,它通过对历史数据分析生成多个可能的风光发电场景及其概率,以此为基础构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文中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利用CPLEX求解器解决此类优化问题,并强调了参数选择、模型构建、约束添加以及求解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细节。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实用技巧,如通过调整MIP gap提升求解效率,使用K-means聚类减少场景数量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微电网设计与运营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对风光不确定性建模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含有大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微电网系统,旨在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确保在面对风光出力波动时仍能维持正常运作。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也可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帮助工程师们制定更为稳健的微电网调度计划。同时,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可供读者参考并应用于类似的问题情境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