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中的宇宙》回顾

【译者序】
  这本书的名字源于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个隐喻:“哈姆雷特认为,即便把他关在果壳中,仍然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现代量子宇宙学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过客装的瞬子演化而来,果壳上的量子皱纹包含着宇宙中所有结构的密码。”(这个量子皱纹其实就是不确定性原理所能允许的最小幅度值)。

【前言】
  在《时间简史》出版成功之后,霍金认为有必要写一本更易理解的书,《时间简史》是具有线性结构的书,而《果壳中的宇宙》除了第一、二章主干部分,其余章节比较独立,可按任意顺序阅读。在《时间简史》中霍金对于终极理论觉得似乎已经就在眼前,然而现在霍金认为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如果我们已经抵达终点,则人类精神将枯萎死亡”。

第一章 相对论简史
  霍金帮大家回忆了下爱因斯坦的经历:教授们不喜欢他好辩的性格,并且不愿意雇他为助手,这恰恰是进入学术生涯的正常途径,最后只是在瑞士专利局获得一个低级职位。
  为了描述光速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人们发明了“以太”这种物质,并且充满了整个空间。对于光速当时的人们还认为:地球公转方向和与地球垂直方向的光速是不一样的。然而后来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经过精确的测量发现这两种情况的光速都是一样的!乔治.费兹杰拉德和洛伦兹都认为:物体通过以太运动时会收缩,时间会变慢,以此来解释这个实验。然而爱因斯坦更进一步地指出:以太观念纯属多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时间,不存在绝对时间。爱因斯坦推翻了19世纪的两个绝对物:以太代表的绝对静止和钟表测量的绝对或普适时间。
  相对论还进一步推出了质量和能量的等效原理,当时就有很多科学家认识到了这个公式所能产生的威力!众多科学家也以此说服爱因斯坦要求美国开始核研究计划。原子在裂变的时候会产生中子并因为质量损失而释放能量,如果这个中子的能量足够高能够接着撞击另一个原子核产生裂变,那么这种反应就能继续下去,维持这种反应所需要的原子质量称为“临界质量”。
  1911年,爱因斯坦意识到,“加速度和引力之间存在一个紧密的关系”,当电梯在向上加速运动时,电梯里面的人所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实就等效于这个人处在相同向心加速度的引力场中,如果这个时候电梯里的人向正前方发射一束光,由于光速是恒定和有限的,那么这束光的路径一定会因偏离正前方而偏下,因此也可以等效说引力会使这束光发生弯曲!因此爱因斯坦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这也被称为广义相对论,也就是考虑了引力的狭义相对论。后来在1919年,英国赴西非的探险队在日食中观察到了太阳光线偏折的现象,广义相对论被证实了!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引力的作用下,宇宙是不可能处于静态的,由于爱因斯坦有“静态宇宙”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因此加入了宇宙常数,然而被后来观测到的宇宙膨胀所驳倒,爱因斯坦也称:宇宙常数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事实上,如果爱因斯坦放弃“静态宇宙”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则很有可能会发现“宇宙大爆炸”理论。天主教牧师乔治.拉玛特是第一位研究大爆炸的宇宙起源,他称这种状态为“太初原子”。爱因斯坦似乎从未认真接受大爆炸理论,他认为“宇宙也许早先有过一个收缩相”,后来又反弹成现在的膨胀。根据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黑洞”,爱因斯坦就更不愿意承认了。后来霍金和彭罗斯证明的奇点定理,并指出“时间
在黑洞中都将到达终点”(黑洞里的时间为“静止”,但并不意味着黑洞是“永恒”的)。有些人认为上帝随心所欲地创生宇宙,但是宇宙所表现出来的却像是受到了定律制约,因此宇宙的开端也应当如此。
  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了诺奖。对于粒子的不确定性,爱因斯坦对这一随机的不可预见性表示震惊!
  霍金在这个章节最后评论到:爱因斯坦对基础科学的进步做出的贡献,使得世界进步了一百年。

第二章 时间的形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