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模电实验合集丨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电路

本文详细介绍了负反馈放大器的实验,包括实验目的、所需仪器、步骤和关键发现。通过对比开环与闭环性能,探讨了负反馈如何改善放大电路失真并提升频率响应。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

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

3.测放大电路频率特性

 五、根据实验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一、实验目的

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三、实验要求

1.在 MultiSIM 的环境下按照本次实验的内容和步骤搭建各电路,测量表格当中要求的数据。

2.图 1.1 电路中晶体管β值为200,计算该放大电路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图 1.1 负反馈放大电路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负反馈放大器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

(1)开环电路

①按图接线,R_{F}先不接入。

②输入端接入U_{i}=1mV,f=1KHz 的正弦波(注意输入1mV信号采用输入端衰减法见实验一)。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 (参考实验二方法)。

③按表1.1 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

④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A_{u}

(2)闭环电路

①接通R_{F}

②按表1.1 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_{usf}

③根据实测结果,验证A_{usf}≈1/F

表1.1 开环、闭环电压放大倍数比较

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

(1)将图1.1 电路开环,逐步加大U_{i}的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非线性失真,记录失真波形幅度。

(2)将电路闭环,并适当增加U_{i}幅度,使输出幅度接近开环时失真波形幅度,观察输出情况。

(3)画出上述各步实验的波形图。

3.测放大电路频率特性

(1)将图1.1 电路先开环,选择Ui适当幅度(频率为1KHz)使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有满幅正弦波显示;

(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逐步增加频率,直到波形减小为原来的70%,此时信号频率即为放大电路 f_{H}

(3)条件同上,但逐渐减小频率,测得f_{L}

(4)将电路闭环,重复 1~3 步骤,并将结果填入表1.2。

图1.2 开环、闭环时电路频率特性比较表

 五、根据实验报告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得到什么结论?

2.总结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子技术课程设计 负反馈放大电路 内容摘要 负反馈放大电路能够有效的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掌握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组态的判断方法,可以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负反馈子线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采用负反馈是以降低放大倍数为代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工作性能,如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和输出阻、减少非线性失真、扩展通频带等,所以在实用放大器中几乎都引入负反馈。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即使教师对负反馈的概念、反馈的类型等都做了全面的分析。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路引入到输入端的过程叫做反馈。反馈主要有正负之分,在放大电路中主要引入负反馈。在路中,将输出量(输出压或输出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入压或输入流)的措施称为反馈。若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或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则称之为正反馈。 关键词负反馈 三极管 放大倍数 通频带 负载 第一章 性能指标………………………………………………………4 第二章 设计原理框图 2.1框图及基本公式………………………………………………………4-6 2.2引入串并联负反馈阻值的影响 2.2 1.串联负反馈使输入阻增大…………………………………………7 2.2 2.并联负反馈使输入阻减小 ………………………………………7 2.2 3.负反馈使输出阻减小………………………………………7-8 2.2 4.负反馈使输出阻增加………………………………………8 2.2 5.通频带………………………………………………………8 3.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 3.1反馈方式的选择………………………………………………………9 3.2放大管的选择…………………………………………………………9 3.3级数的选择……………………………………………………………9 4.路分析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成………………………………………9-10 第三章 计方案及选定……………………………………………11-12 第四章 单元路设计 多级放大电路设计 4.1第一级……………………………………………………………12-13 4.2 第二级……………………………………………………………13-14 4.3 第三级……………………………………………………………14-15 第章 整体路设计及工作原理………………………………15-16 第六章 多级放大电路的检测 6.1.分析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16-17 6.2.核算技术指标……………………………………………………17-19 第七章 元器件清单……………………………………………………19 第八章 心得体会…………………………………………………19-20 第九章 参考文献………………………………………………………20 附图…………………………………………………………………20-21
### 基于Multisim的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教程 ####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利用Multisim软件搭建并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具体目标包括理解负反馈的工作原理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 所需材料与工具 - Multisim仿真软件安装包 - 计算机一台(已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 - 子元件库文件(如果需要自定义) #### 实验步骤概述 为了实现上述设计指标,在Multisim环境中构建一个多级三极管组成的负反馈放大器型[^2]。该过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创建项目** 启动Multisim程序后新建一个工程文件用于保存本次仿真的所有设置和数据。 2. **绘制路图** 按照给定的设计框图放置相应的元器件,如NPN型晶体管、阻、容等,并连接成完整的路结构。特别注意输入端口(Input)、输出端口(Output)以及源供部分(Vcc)之间的正确连线方式。 3. **参数设定** 对于每一个使用的组件都需要指定具体的数值;例如,确保集极静态流不超过规定范围(≤10mA),同时调整Rf (反馈阻)使得整个系统的增益满足≥100的要求。 4. **运行拟测试** 完成硬件布局之后就可以执行交流频率响应扫描来观察不同条件下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此外还可以加入噪声源干扰项以评估实际工作环境下的稳定性表现[^1]。 5. **数据分析处理** 记录下每次测量所得的数据点并将它们绘制成图表形式便于直观比较前后差异大小。重点考察当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压是否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即波动幅度应控制在±10%以内。 6. **撰写报告总结** 最后整理一份详细的文档描述整个研究流程中的发现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理论依据解释说明、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分享等内容。 ```matlab % MATLAB脚本示例:计算理想情况下无负载影响的理想增益值 Vin = 10e-3; % 输入正弦波峰值(mV) Vout_ideal = Vin * 100; disp(['Ideal Output Voltage Amplitude:', num2str(Vout_ideal), ' V']);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沄边小卖部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