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非接触式远程无线充电系统

目 录

第一章 课题来源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 1
1.3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1.4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汽车发展与无线技术发展 4
2.1汽车发展 4
2.1.1能源种类 4
2.1.2 汽车能耗以及能源储备 4
2.2无线技术发展 4
2.2.1微波无线能量传输 4
2.2.2电磁感应式无线传输 5
2.2.3电磁共振式无线能量传输 5
第三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6
3.1能量传输系统的构成  6
3.2耦合谐振系统 6
3.3能量传输过程及其遵循的准则 6
第四章 非接触供电系统 7
4.1高频振荡电路设计方案 7
4.2功率放大器设计 7
4.2.1功率放大器原理 8
4.2.2功率放大器分类 8
4.2.3设计方案 9
第五章 电路总图 11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第一章 课题来源

随着世界上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研究新的能源来为自己使用,所以电动汽车作为现代的新能源的汽车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的问题,如电池容量的限制,行驶的路程较短,充电的设施也没有完善。而如果我们使用传统的充电方式,则显得麻烦,所以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新能源汽车的非接触远程无线充电系统开始应用于电动汽车上。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应用于许多技术上面,而无线充电技术给电动汽车充电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隐患。也能满足在各个环境下的充电,成功了弥补了电动汽车行驶路程短的缺点。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目前来看,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在飞速发展,同样,为了节约能源,减少世界上环境的污染,电动汽车开始在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推广。但由于电池的容量以及充电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充电的问题成为了目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但是我们又面临着新的问题,静态无线充电和有线充电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充电次数频繁,同样续航的里程短,电池的容量以及成本过高的问题。尤其是我们现在经常乘坐的公交车,我们所需要的续航能力更加的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需要研究的便是电动汽车非接触式远程无线充电系统设计。
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带来,一定程度上势必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的多样性和便利性做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项才发展不久的技术,用在电动汽车领域,目前来说还算是一个比较全新的概念。随着以后无线充电技术会越来越成熟,电动的汽车市场将会有无穷的潜力。
1.2国内外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
国外的发展现状:在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也深入研究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难点,他们研究内容大致关于系统建立模型的方法,将电磁耦合进行改进设计、以及电磁屏蔽技术和电能拓扑结构的变换技术等。世界上第一台无线充电大巴的问世就是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德国康稳公司一同合作生产,这个无线充电大巴的功率为30KW,与此同时,研制出无线供电列车样本机器的功率是100KW,列车的长度达到了400m,其中,把用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研制的电动车,KAIST将其叫做在线电动车。
日本东京大学研发出最大效率的管理方法,就是以直流/直流变换器的副边为基础,其主要原理就是原边等效阻抗同时进行在线估算耦合系数的值,实现最大功率的控制就是合理运用前馈控制器修改DC/dc变换器输入占空比。
在此之外,德国庞巴迪发明的电动汽车、有轨电车的技术在无线供电领域十分先进。
国内发展现状:在我国各个高校也相继开始研究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相关应用,并且中国科学协会资助召开了我国内第一个关于无线电能传输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在天津工业大学进行举办,会议主题就是关于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和应用前景,随着关于无线传输技术研讨会在重庆的举行,无一不展示了我国对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重视,并体现出国内市场的前景和潜力。
在我国高校内,研究的前期主要是大功率电力电子变换的研究以及拓扑结构的设计,和优化磁耦合机构,系统建模优化与控制以及相关理论,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已经研制出了原理样机。
虽然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机构仍然在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电动汽车的动态无线供电技术,并且在不断推进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发展,但是其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关键技术需要进行研究,以便能最大限度的提升系统的工作性能和保证可靠,高校,安全和稳定的运行。
存在的问题:磁耦合机构设计与优化,能量传输鲁棒控制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多导轨充电技术
1.3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设计并优化磁耦合结构,能量传输鲁棒控制技术的研究,电磁兼容技术研究,多导轨充电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现在有的动态无线供电导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分立形式的连续单线圈结构,矩形长线圈型与双磁极型。从动态无线电能传输控制技术方面来看,将传输控制分为原边控制、副边控制、以及双边控制等三种方式;其中,通过高频率强磁场完成电脑的无线传输工作的方式称之为动态无线电能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工作频率高,电磁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复杂,所以电磁兼容设计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具体也包括了磁屏蔽设计,频率设计,接地设计,剩磁设计,软件抗干扰设计等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高性能耦合机构设计问题:与单极性长线圈型导轨相比,双极供电导轨具有功率密度较高,尺寸更紧凑,侧移适应性强,对轨道两侧磁场暴露水平低等特点,而且施工难度更小,磁极磁芯用量少,施工成本较低,但是双极性导轨磁场分布不均匀,存在藕合零点问题,造成能量传输不连续,这样就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大大降低能量传输功率与效率,因此,就需要推进结构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旨在提高动态无线传输电平均传输效率以及平均传输功率。
能量传输鲁棒控制问题:在双极型供电导轨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中,由于藕合机构相对的位置变化,分段导轨间磁场的不均匀分布,路基介质不同等多参数扰动的影响,能量传输处于快速非线性变化过程,如何来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是我们的研究目标。
电磁的兼容:电磁的兼容问题以及能量的传输质量都会对系统产生电磁的干扰,也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是十分关键的。可见,如何在最小限度影响系统效率的情况下,高效,可靠地保证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
先了解非接触式远程无线充电系统在国内研究的历程和成果,以及寻找文献。
罗列出非接触式远程无线充电系统在新能源汽车里要实现所需要涉及的各个系统设计
详细的去了解研究这些系统并细化分析出所需运作方式的那一部分,去加以转换用以自己的总体系统里。
设计所有所需系统在项目中实现的方案
开始方案实现,做出假想并以实验
第二章 汽车发展与无线技术发展

2.1汽车发展
2.1.1能源种类
汽车发展其能源不断更新变化,从蒸汽时代算起,历经蒸汽 汽油 液化石油气 液化天然气 压缩天然气 乙醇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 以及新能源的氢能源和纯电动能源以及太阳能等等。
2.1.2 汽车能耗以及能源储备
汽车的不断发展使得能耗由最开始的急剧浪费而到现在的小排量和混合能源运用减少了能耗问题,其能源不断的更新换代,以原基础的石油为例本身极为出色的理想动力能源,但不得不因为地球储备量的不断减少而去开发新型能源作为汽车动力到后面出现的氢能源,太阳能源和电能源。
2.2无线技术发展
2.2.1微波无线能量传输
微波WPT就是一种无线传输能量的技术,其原理就是电磁波频率在300MHZ到300GHZ之间进行自由空间内的传输电磁能量。通过微波能源的原理把电能转化为微波,经过一段时间的传输,最后由天线接收,再运用微波整流器将其转化为电能。微波频率传输具有定向特点,可穿透电离层特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已经关注并研究了这种能量的传输方式,在远程应用中,其应用十分广泛,在超距离能量场景中的使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微波WPT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微波飞机和卫星太阳能电站,卫星太阳能电站作为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重点航天项目,也是人们面对能源危机的有效方式。现阶段,微波WPT技术发展的阻碍就是高效微波整流器件对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大功率微波天线对生物安全性的影响、大功率微波电磁场对生物安全性的影响等基本问题,因为工作频率过高,系统的效率太低,导致了微波WPT不适合运用在短距离能量传输的情况中。
2.2.2电磁感应式无线传输
电磁感应式WPT的运用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通过使用原边分离器和副边分离器实现短距离无线传输功能的一种技术。现阶段,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无线充电方式都运用电磁感应WPT技术,比较经典的运用实例就是新西兰国家地热公园旅客电动运输车(功率30KW),以及Splashpower公司的无线充电器等,不难发现,电磁感应式WPT的使用不仅能够运用在小功率消费电子产品中,还可广泛运用造大功率EV无线供电系统。但是,关于电磁感应WPT技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传输的距离太短,当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效率就会骤然下降,传输效率也会对非接触变压器的原边错位、副边错位及其灵敏。
2.2.3电磁共振式无线能量传输
在2007年,美国MITSoljai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的突破性技术就是电磁共振式WPT,所谓的变压器就是运用两个固定的谐振频率相同的铜线圈,当激励频率和固定谐振频率相同时,简称共振激励条件之下,设置其距离在两米处,将一个60W的灯泡点亮,这时,变压器效率成功达到了40%。由此,减弱了压器绕组之间错位的灵敏度,其中,日本长野公司提供了原边绕组垂直实验图片和副边绕组垂直图片;除此之外,合理运用共振模式对激励频率要求很严格这一个特性,设置合适的激励频率,专门给相应的电器提供电量,以此保证电器的安全性、稳定性。所以,现阶段关于电磁共振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实验阶段,对于实际应用和工程设计方面还缺乏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可否认的是,WPT技术研究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其电磁共振式WPT能量的高效耦合特性。通过以上阐述,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的传输距离特性比非接触感应式充电技术具备绝对的优势,另外,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和电磁波形式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相比较来说,前者具备无辐射特性和不敏感方向特性等两个优点。
第三章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3.1能量传输系统的构成 
电源端和负载端组成了能量传输系统,电源端由导线绕制和电容并联的线圈、以及给线圈提供电能的电源一同组成,隔一段距离后,接收端也包括导线绕制和电容并联线圈以及负载组成,负载会一定程度上消耗线圈电磁能。
3.2耦合谐振系统
导线绕制线圈可以当做谐振体,是由电感和电容一同连接的组成,在电场中和磁场中,谐振体拥有的能量会以一种谐振频率在空间随意振荡,会生成一种时变磁场,通过围绕线圈为核心,把空气当做传输介质,当和这个谐振体相差一段距离后,会有一个谐振体感应的磁场,共同产生相同的谐振频率,能感应到的磁场也会以一种自谐振频率在电场和磁场中间自由震荡,与此同时,两个谐振体之间产生磁场的交换,这就产生了围绕线圈为核心,把空气当做传输介质的时变磁场。
两个谐振体所包含的电场能和磁场能能够以一种相同的频率进行能量交换,所以,两个谐振体就一同构成了耦合谐振系统。
3.3能量传输过程及其遵循的准则
通过正弦电流、线圈电感,源线圈就会产生时变磁场,与此同时,给电容充电,这时,接收线圈就会感应到磁场,以此产生电动势,便可给电容充电。假设线圈的谐振频率和正弦电流的频率一样时,源线圈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随之交变磁场的方向也发生改变,线圈从而产生电动势,接收线圈的电容就会放电。正弦电流的方向就会发生周期性改变,接收线圈的电流被放大后,相应的接收线圈的电磁也能被放大。假设,系统不存在负载去损耗能量,接收线圈和源线圈两端具有的能量来回交替从而产生最大值。
第四章 非接触供电系统
4.1高频振荡电路设计方案
振荡电路作为交变电路的一种交变电流,其显著特点就是频率极其高,不能利用线圈在磁场中产生电流,仅仅只能通过振荡电路产生电流。
振荡电路有以下两个个过程:
充电过程:随着电磁能的不断增加,磁场能的不断减少,系统回路中电流不断在减小,电容器中的电量就在不断增加,站在能量的角度看,磁场能不断向电场能变换。
放电过程:随着电场能不断减少,磁场能的不断增加,系统回路中的电流也在不断增加,电容器中的电量就在不断的减少,站在能量的角度看:电场能不断向磁场变换。
其中,正弦波振荡器由LC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以及RC振荡电路三部分组成。因为RC振荡电路其工作频率很低,电路稳定度太低,因此,将其排除。接下来,重点对比LC振荡电路和石英晶体振荡电路,进行取舍。
第一种方案:运用LC谐振回路所产生的频率,其优势在于能够生成任何所需要的载波,其劣势是频率的稳定性很低。
第二种方案:选择有源的晶振。将有源晶振连接一个电源就会生成稳定载波,频率规则,起伏小。其优势就是具有简单的电路,稳定的频率;其缺点就是不能满足任意频率的载波。
LC谐振振荡电路图 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图
4.2功率放大器设计
运用三极管电流控制功能,或者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功能能够将电源的功率变换为随着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由于声音是属于振幅不同、频率不同的波,就是交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是基极电流的β倍,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用β表示,基于这一点,在基极中输入小信号,那么集电极的电流值的1/β就是基极电流的值,随后,把这个信号运用隔直电容隔离,就得到了是原来β倍的电流值或者电压值,这个情况就是三极管放大作用原理,通过将电流不断的放大,其功率就放大了。
4.2.1功率放大器原理
发射级的末端就是运用高频功率放大器,其主要功能就是把高频已经调波信号的功率不断放大,从而达到了发送功率的要求,随后通过天线把它辐射到空间,以此保证接收级在一定的区域中接到满意的信号电平,也不会打扰到相邻信道之间的通信。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装置的重要器件就是高频功率放大器,其中,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指标有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功率增益率、带宽以及信号失真度,以上介绍几个指标之间相互矛盾,因此,关于放大器的设计方面,首先应该重点彰显一些指标,兼备其他指标。但是在实际电路中,电路主要矛盾是禁止干扰,也要求高度的谐波抑制性,并且适度的降低谐波带宽的要求。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问题,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效率的高低。将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类型,甲类、乙类、丙类;一般情况下,将放大器的工作状态调整到乙类和丙类,或者是将晶体管工作延展到非线性区域,以此提高放大器的运作效率。
4.2.2功率放大器分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