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工作原理介绍(动画图解)

三极管BJT

各位社区的小伙伴们大家好,相信大家也像我一样,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但是呢,出社会不怎么用,久而久之就忘了,今天来给大家巩固一下,我对三极管的通俗易懂的工作原理介绍!
半导体三极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英文缩写BJT。
它是由两个PN结构成,三条引线分别称为 发射极e (Emitter)、 基极b (Base)和 集电极c (Collector)
类型分为NPN型与PNP型,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正常正偏逻辑是P流向N,然后个人理解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根据这个P流向N,我就能根据原理图能区分PNP和NPN型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I=电流
Ie=Ib+Ic
这就是说,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较大的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Ic与Ib是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β1=Ic/Ib
式中:β1–称为直流放大倍数
三极管有3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截止状态、放大状态、饱和状态
截止状态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截止状态; 当发射极与集电极出现反向偏置时,三级管进入截止转态
这句话比较名专业术语来讲,我的个人理解正向偏置就是P到N,因为三极管是有2个PN节,换言之反向偏置就是N到P
放大转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放大状态; 当三极管发射极正向偏置,集电极反向偏置,三极管就进入放大转态。
以NPN型为例,(可以参考文章图2),此时放大状态电流流向,就是C到E流!!!
饱和转态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饱和状态
当三极管发射极正偏,集电极正偏时,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说白了就是B基极电流太大了超过C极,水阀阀门已经开到最大,所以饱和了!!!
接下来实战!!!
I=电流
套用这个公式,Ie=Ib+Ic
β1=Ic/Ib
式中:β1–称为直流放大倍数
这就是说,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较大的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Ic与Ib是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以NPN三极管为例,下面是共基放大电路拓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进一步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继续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分析结果就是这个样子
分析总结: 经验就是只要记住正向偏置是P到N就可以大概分析!同理PNP三极管,是反向的
感觉不错,可以关注一下我,后期我会做个二极管的博客,来详细解释为什么P到N!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有不足处请指出!创作不易,感谢大家支持,有不懂的欢迎评论区交流,素材均来自于百度,经过不断的整理,再加上我的个人理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NPN三极管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基于半导体中的电荷控制上,它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步骤: 1. 基电流的输入放大:当电流流经三极管的基发射,这个电流可以控制集电电流。由于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基电流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集电电流的较大变化。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基于其内部组成的结构。当微弱的信号加到三极管的基发射之间时,基电流就会受到信号源的控制,产生一个微小的变化。 2. 集电电流与电压的调整:随着集电电流的变化,集电发射之间的电压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如果电压的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导致三极管的导通,或者发射结集电结的压降很小。因此,通过调整集电电流电压的关系,可以实现控制输出功率的目的。 此外,集电电流的输出控制了三极管的输出功率动态范围。具体来说,随着集电电流的增大,三极管的输出功率也会增大;当集电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三极管的输出功率达到饱状态。 总之,NPN三极管通过控制基电流来实现放大、控制输出功率动态范围等效果。三极管的这种特性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例如用于音频信号的放大、开关电路、振荡器、继电器驱动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意见。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奕轩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