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七)之共反射点叠加法

(一)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一、多次覆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共反射点图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多次覆盖图示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是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道集和时距曲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水平界面的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倾斜界面的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出 h 1 h_1 h1 h 0 h_0 h0 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得倾斜界面下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观察到当 φ = 0 φ=0 φ=0 时,就是水平界面的时距方程。

四、CSP(共炮点)与 CMP(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特点

  1. 反射波时距曲线都是一条双曲线,但是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永远是一个单只的双曲线。

  2. 极小点位置不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物理意义上的差别 —— 共反射点时距曲线只反映界面上一个点 R 的情况,而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射界面的情况。在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上这个 t 0 t_0 t0 反映激发点处反射波的垂直反射时间,在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上,这个 t 0 t_0 t0 时间代表共中心点 M 处的垂直反射时间。


(二)、多次反射波的特点

一、定义

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地下界面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包括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射波、扰射——反射波等等。

二、多次波的类型

  1. 全程多次波
    在某一界面上发生反射的地震波在地面又发生反射,向下传播到同一界面后再次反射到地面,来回多次,称为多次波。

  2. 短程多次波
    地震波从某一深部界面反射回来,被地面反射向下传播,在某一较浅界面再次发生反射,回到地面,也称为局部多次波。

  3. 微屈多次波
    在几个界面上发生多次反射,多次反射的路径是不对称的,或在一个薄层里受到多次反射。

  4. 虚反射
    井中激发时,一部分能量向上传播,遇到界面向下反射,这个波称为虚反射,与直接下传的地震波差一个时间延迟 t = 2 h / V t = 2h/V t=2h/V,一般该时差很小,即虚反射紧跟在一次波之后,故也被称为鬼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全程多次波的特点及压制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共反射点叠加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多次波的剩余时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4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