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二十年的一些认知

转载于:https://mp.weixin.qq.com/s/ahUOFXOfuB2xhz3WiTWQJw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位阿里P9大佬:右军,关于认知方面的一些思考,这位大佬是洋哥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洋哥非常佩服的前辈,以下是右军的原文:

入行二十年,也有虚度的光阴,重复的时刻。写点个人感悟,其实是蛮危险的事情。危险一,夸大其词,或者把自己塑造成NB哄哄的样子,可能搞不好就露馅了。危险二,你掏心掏肺,读者未必有多少共鸣。因为你的经历是“你的”,和我何干?危险三,杠精横行。看一个标题开骂的,何苦来哉?

因此,不为别人写,为自己而写,写到哪里算哪里是一种解决办法。另外一种阿Q精神也不错,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人和人的大部分差异在于认知差异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在我们心中,有时候依然有一道围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

这几年我非常明显的一点认识就是“人和人的大部分差异在于认知差异”。虽然存在远见、洞察力、执行力、领导力等方面的差异,但“认知”是一切的基础。职场上个人的成长是一个长跑的过程。 也看到一种提法“觉得环境不够好、主管不够好”,但对于自省的部分却想得少。

lucy曾公开分享过阿里巴巴人才观:

  • 聪明:专业的能力和开放的思维,智商与情商都高;
  • 皮实:经得起折腾,棒杀和捧杀都没关系,能抗压不骄傲;
  • 乐观:充分客观理性了解当下真实情况之后仍充满好奇心和乐趣,爱折腾;
  • 自省:经常反省自身,建议采用团队Review的方式,不自大傲慢。

关于自省的解释是这样的。

我们看到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但是他的优秀就像手电筒,永远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永远都觉得是别人的错,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哪里需要提高。他叫做“永远对”先生,你跟他讲什么,他永远不会反省自己,会越来越自大,越来越自以为是。等于把他的门全部给关死了,别人看不到他,他自己也看不到他自己,他自己丧失了自我感知的能力。

他觉得他已经足够好了,但他有那么好吗?其实不是的,一定要每天去看一下,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还有待进步?组织怎么具备这样一种能力,我觉得是很重要的。

在我党传统当中,有这样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团队的自我反省能力,我们每年做review,就是绩效面谈,我们不是一对一,都是群review的方法。

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58090

做合适的选择

findyi兄弟说,15年我的一个下属去了头条,现在干的风生水起,年薪也早已超过百万。当时他有好几个大厂的offer最后却选择了还只有4亿美金估值的头条。他是这么思考的:他调研了头条的下载量和日活数据,发现增长迅猛,然后他发动人脉圈了解到头条内部员工充满干劲,最终决定赌一把,这一把就实现了人生跃迁。

讲烂了的创富故事,蔡文胜把买卖域名做成了事业。据《蔡文胜的域名投资之路和赚钱秘籍》一文说,蔡文胜找技术人员把中国县市拼音、地名、瓜果蔬菜都导入数据库,与从国外网站买到域名拍卖清单,进行匹配,集中精力抢注最贵的域名。最终土豆网tudou,奇艺网qiyi(来自奇异果)都卖到了好价钱。

神奇的故事往往不能复制,但是在选择一家公司之前,通过同学朋友打听,使用目标公司的产品,是成本比较低,且是一种负责任的方式。

2010年,我离开西安的时候,大概拿了3个本地的offer。那会西安的大厂有华为中兴、外企IBM。SPSS,Platform这2家也先后被IBM收入囊中。为什么不去外企试试? 那会,我第一家公司的师兄和团队骨干都先后到了IBM,我如果过去,似乎也是一种一眼看到底的可预期的状态;第二个,媒体热火朝天的在宣传互联网,但是西安没有互联网企业。要离开西安找工作已经成为一个方向,北京作为首都成为了第一目标;杭州,因为旅游去过一次,成为了第二目标。《赢在中国》马老师影响力加持,和鲁肃在qcon的分享促使我去支付宝。这一段经历,我为什么来到支付宝 这篇文字中有提及。

支持你的主管

做leader,多了一份责任是“成就团队”,个人通过带领团队成功来实现个人的价值(成功)。同样的,你的主管(老板)也是通过他的D带领大团队去拿到结果的。众所周知,要打胜仗,要通过设目标、追过程、拿结果三个阶段而且不断循环、反馈。战斗结果取决于战斗目标、作战策略、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一些bad case则不能看到。比如目标和主管对不齐,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以“探索”、“创新”的名义或可以生存,长期组织整体绩效一定不高,某些对不齐的团队,就是可有可无。

曾经我有一任boss是空降过来的,下车伊始,几位团队骨干就找老板表达了一系列期待。

“你要做决定”

“要向总部争取一些关键的项目,不然我们很有危机感”

可boss一方面引入晨会、项目回顾、scrum、持续集成等,一方面热衷于发明各种方法体系。这里面就有巨大的GAP。于是,一些同学对主管安排的事情或者蒙头执行,不知道背后的逻辑;或者打折执行,甚至一度有激烈的争论和怀疑。

我最大的转变,来自一次烤肉。我们几个跟从杭州过来的主管的主管吃烤肉。他意味深长的喝口酒说。你们说x同学存在哪些问题,我是知道的。但是有没有想说,为什么是他在这个位置上而不是你们呢? 李同学,你能不能上? 恐怕不能!所以,现在我们这个团队要做出成绩来,只能支持他,大家一起赢。当然,组织考察也是有时间周期的 。。。。。。

后来的职业生涯中,我坚持2个基准行动。1是做好自己的事。2是support 你的主管。高高低低的经历,说起来容易,实际却并非如此。但我仍坚持几个价值判断。1、做好自己的事,不用担心有没有自己的位置。你能胜任岗位,发挥作用自然就有,不用去建立私人友谊。2、为公司工作,实在不开心可以换岗或者离职。但是要问一句,你遇到的困难是你要躲起来,还是归咎于一系列的客观原因,比如老板如何、业务如何、同事如何。3、组织目标对齐,无论何时,支持你的主管。

坏的团队风气往往来自一些“坏味道”,不好好做事。归咎于客观,不从自身找问题求突破。

运气与长期主义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在抱怨。

进入股市的时机不对。

小时候出身不好,没有非富即贵。

工作了羡慕别人家公司的环境,总觉得老板也不甚靠谱。

回到问题的关键,你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阿里有句土话,如果没有坑,你先把自己变成萝卜。

也有谚语云,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有一位我们姑且叫哈里的人,经历过长期的“不幸运”。没钱上大学,找到可以免费上学的学校,结果视力太差不合格而没有被录取;在家干了12年农活,期间有服兵役。等到进入炮兵学院的时候,仗打完了,似乎很难出人头地了。哈里50岁成为了某个州的议员,10年后似乎被好运气眷顾了,出任副总统因为总统身体原因而顺位为总统。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熊code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