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和代码解读:通义万相 WanX 2.1 视频生成模型

Diffusion models代码解读:入门与实战

前言:昨晚通义万相 WanX 2.1开源了,在多个指标上超越了sora、可灵、runway、hunyuan等模型。但是生成类的任务不能仅仅只看指标,实际的效果怎样?WanX 2.1 的技术架构是怎样的?有哪些技术改进?如何从T2V改造成I2V的模型的?这篇博客从原理和代码上详细解读这些问题。

目录

原理解读

VAE

海量数据

I2V

生成mask

生成Image latents


原理解读

采用flow matching。文本编码器采用支持多语言的UMT5,其提取的文本特征通过DiT的cross attention注入,所以这里是常规的DiT架构,而非MMDiT架构。之前step fun的30B 传统DiT结构效果并不好,

### 阿里云通义2.1 版本特性 阿里云于2025年225日深夜宣布开源视频生成模型通义2.1,此版本提供了两个主要参数规模的选择:文生视频-1.3B文生视频-14B。这两个版本旨在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技术需求[^1]。 #### 文生视频-1.3B 文生视频-14B 的特点 - **文生视频-1.3B**:适合资源有限但希望尝试高质量视频生成的个人开发者或小型团队。 - **文生视频-14B**:针对更复杂、更高精度的任务设计,适用于专业级应用开发以及研究机构。 ### 使用说明 为了方便全球范围内的开发者获取并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官方已开放多个平台供下载: - GitHub - Hugging Face - 魔搭社区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合适的渠道来访问源码关文档资料。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如何操作该工具的人来说,建议前往[通义官方网站](https://wanxiang.aliyun.com/)进行注册申请账号,并查阅详细的API接口指南其他支持材料[^2]。 ### 更新内容 此次发布的通义2.1不仅实现了完全开源共享,在性能优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升了图像到视频转换的质量; - 增强了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使得描述文字能够更加精准地映射成视觉效果; - 改进了多模态融合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输入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此外,还修复了一些之前存在的Bug,并增加了新的功能模块以扩展系统的适用性灵活性。 ```python import torch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ModelForVideoGeneration, AutoTokenizer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path_to_model") # 替换为实际路径 model = AutoModelForVideoGeneration.from_pretrained("path_to_model") text_input = tokenizer("A beautiful sunset over the ocean", return_tensors="pt") video_output = model.generate(**text_input) print(video_output.shape) # 输出生成视频张量大小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沉迷单车的追风少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