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CO成本中心费用分摊之创建分摊循环<KSU1>

公告:周一至周五每日一更,周六日存稿,请您点“关注”和“在看”,后续推送的时候不至于看不到每日更新内容,感谢。

一、背景: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3部分:分别是成本中心费用的分摊、分配以及分摊和分配的区别。这里主要讲解分摊,分摊循环的创建.

分摊和分配的作用前面讲解KK01统计指标时有讲到,是为了将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

分摊:将上游成本中心的费用归集到分摊要素,记账到下游成本中心。

SAP-CO主数据之统计指标创建-<KK01>

SAP-CO主数据之作业类型创建-<KL01>

SAP-CO成本中心费用分摊之创建分配循环<KSV1>

二、创建分摊循环:

KSU1 会计核算 -> 灵活的不动产管理 -> 控制 -> 期末结算 -> 当前设置 -> 分摊 -> 创建分摊

  • 周期:输入分摊的编码

  • 开始日期:从哪个月份开始使用,一直用,除非删除。

  • 文本:输入分摊的描述

  • 迭代:执行时会有小微差异,分摊的时候会一直循环执行将差异分摊干净(事实证明即使这样也会有分摊不干净的差异几分钱)。

  • 累计&累计选择:不选,这里会把之前的也算到内。

  • 派生功能范围:一般不选,因为有时候辅助性成本中心到直接性成本中心会设置为不同的功能范围,这样分摊后会导致作为接收方的直接性生产成本中心的功能范围被派生为辅助性成本中心的功能范围。

点击增加段

  • 段名:填写此段的名称

  • 分摊成本要素:只能选择43类型成本要素,上游成本中心费用归集到的成本要素,余额为0;

  • 分摊结构:和分摊成本要素二选一

  • 发送方规则:过账金额,根据成本中心实际记账金额分摊

  • 发送者比例:过账金额发送比例

选择实际值

接收方追踪因素

接收方规则: 

  • 可变部分:不固定的内容,外部录入

  • 固定金额:输入固定值

  • 固定百分比:输入固定百分比

  • 固定部分:输入部分固定值 和百分比类似,只是总值不是100。

  • 可变部分类型:根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消耗等,一般用统计指标或实际作业(报工量)

  •  比例负向追踪因子:一般不填,除非后面维护负的追踪因素。

如果一些接收方有正跟踪因素而其他接收方有负跟踪因素,那么系统用以下两种

方法之一处理:

  • 如果全部接收方跟踪因素的总和大于零,则贷记带有负跟踪因素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带有正跟踪因素的接收方将借记更大的金额以进行补偿。

  • 如果全部接收方跟踪因素的总和小于零,则贷记带有正跟踪因素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带有负跟踪因素的接收方将相应地借记更大的金额。

在迭代处理中,这可能导致发散计算和程序终止或不正确结果。

发送方/接收方

  • 发送者:发送或者需要分摊的对象成本中心或者创建成本中心组进行分摊

成本中心组创建:传送门

SAP.David.Gao,公众号:思AI普前台处理:CO主数据之成本中心-<KS01>

  • 功能范围:一般不填

  • 成本要素:发送方成本中心归集的成本要素

  • 接收者:一般为成本中心同发送者

如果有多个接收方,且接收不根据因素分摊,则都维护为100。

以上保存就创建完成了。

以上:
原创声明:转载请联系作者,禁止一切商业用途;
更多内容请关注个人公众号搜:思AI普

这是一条刮刮乐,按住鼠标左键滑动:点关注的人最帅最美,欢迎: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关注!

Allways  on  the  way

<think>嗯,用户想了解SAP CO模块的完整业务流程,并且需要图解教程。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SAP CO模块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COControlling的缩写,属于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成本控制和管理会计。用户可能是在企业里从事财务或相关工作的,需要了解如何通过CO模块进行成本核算、预算控制等。 接下来,用户提到的完整业务流程,可能需要从主数据配置开始,包括成本中心、内部订单、利润中心等。然后涉及日常的业务操作,比如成本分配、实际成本核算、预算控制,最后到期末结算和报表分析。每个步骤都需要详细说明,并结合图解教程,可能用户需要视觉上的辅助来更好地理解流程。 根据提供的引用内容,引用[1]提到了LSMW在固定资产主数据导入中的应用,这可能与主数据配置相关。引用[2]提到了IMG路径下的财务配置,涉及公司代码与字段状态变式的分配,这可能与CO模块的基础配置有关。引用[3]中的阶段输入输出可能类比到CO模块业务流程的不同阶段,但不太直接相关,可能需要忽略这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可能希望了解整个流程的步骤,包括配置、日常操作和期末处理,以及各步骤之间的关联。此外,用户可能需要具体的操作路径或事务代码,比如如何创建成本中心,如何进行成本分配等。图解教程可能包括系统截图或流程图,但在这里只能用文字描述。 还需要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关键点,比如成本要素会计、内部订单结算、利润中心会计等。确保覆盖所有主要子模块,并解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同时,用户可能对实际案例感兴趣,比如如何通过LSMW导入主数据,但问题更侧重于业务流程而非技术操作。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想知道的内容,比如与其他模块的集成、常见问题解决方法或最佳实践。确保问题具有引导性,帮助用户深入理解CO模块的应用。</think>### SAP CO模块完整业务流程解析 SAP COControlling)模块是SAP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模块,专注于成本控制与管理会计。其业务流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结合引用[2]中提到的财务全局配置路径,以下是关键流程分解: #### 一、主数据配置(系统实施基础) 1. **成本要素配置** 通过事务码KA01创建初级/次级成本要素,需与总账科目关联,引用[2]中字段状态变式配置直接影响数据录入规范 $$ \text{IMG路径:控制 \rightarrow 一般控制 \rightarrow 组织结构 \rightarrow 维护成本控制范围} $$ 2. **成本中心架构** - 事务码KS01创建成本中心层级 - 通过KSH1建立标准层次结构 ```text 示例结构: 公司代码 → 部门 → 科室 → 项目组 ``` #### 二、日常业务流程 1. **费用分配** - 使用分摊(事务码KES1)和分配(事务码KSU5) - 支持基于统计指标(如人数、面积)的费用划分 $$ \text{分配公式:} \frac{\text{成本中心A指标值}}{\text{总指标值}} \times \text{待分配金额} $$ 2. **内部订单控制** - KO01创建订单用于专项费用归集 - 期末通过KO88进行订单结算,将费用结转至成本中心或资产 #### 三、期末处理流程 1. **实际成本核算** - 执行物料账(事务码CKMLCP) - 差异分摊:将生产差异分配到库存和销售成本 2. **获利能力分析** - 使用KE30生成多维利润报表 - 特征组合:产品+客户+区域+渠道 #### 四、集成业务场景示例 ```mermaid graph TD A[生产订单报工] -->|工时报量| B(CO11N确认) B -->|实际成本归集| C(COGM成本计算) C -->|差异分析| D(KSV5差异分摊) D -->|结算| E(FI总账更新)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