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本质-阅读笔记

直击本质:

上部 本质思考:看透本质,自然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1 第一章 直击本质·看透三个本质,可抵十年奋斗

所谓本质,说的正是这三件事:事物的根本属性、问题的根源和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what,how,why?

第一节 事物的根本属性一眼看透本质的人都有超强的概念能力

【what】可什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呢?一个事物的根本属性可以等同于这个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一个事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它的那个根本原因。比如,我们一旦知道了凳子的本质是一个可以让人坐下来休息的东西,

【how】怎样才能知道你是否已了解了事物的根本属性呢?当你能够做到以下三件事中的任何一件时,你就了解了。

给出清晰的定义
什么是“给出清晰的定义”?定义是明确事物内涵的逻辑方法,具体来说,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因此,当你能给一个事物以相对准确的定义时,就肯定是掌握了这个事物的根本属性。比如,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
什么是“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如果我们能对一个事物做出准确的简单类比,比如说出了“谈判就是找交集”,将“谈判”与“找交集”做出了准确的类比,那一定是了解了“谈判”的根本属性。

打出精妙的比方
能够打出精妙的比方就意味着,我们能将一个抽象事物的根本属性与生活、工作中常见事物的根本属性画上等号。比如恐怖分子就像是一只想摧毁瓷器店的苍蝇,但它自身没那么大的力量,于是它就钻进公牛的耳朵里,让公牛发疯,然后冲进瓷器店。在这个比方中,赫拉利将恐怖分子比作“想摧毁瓷器店的苍蝇”,这一比方十分精妙。而其精妙的原因就在于,它切中了恐怖分子的根本属性:单薄的自身能力,以及庞大的目标。

【why】如果不了解事物的根本属性,我们就无法回答“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明白“是什么”,自然也就无法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回答不了“为什么”和“怎么办”,我们就无法解决问题,也就不能判断趋势。因此,当我们学一样东西、理解一个事物、论述一个理论、解决一个问题、判断一个趋势的时候,都得先从思考事物的根本属性入手。思考及解决一个问题的起点,正是对事物根本属性的思考与理解。因此,事物的根本属性就是我们要去思考的第一个“本质”。【事情的why说在前面可以增加别人的兴趣】

第二节 问题的根源很多痛苦和失败的产生,皆因没能洞察事物的本质

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一个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植物的叶子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充足的日光、二氧化碳和水共同参与。这就是复合性原因。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论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还是亲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是由单一因素所造成的,都要考虑其多样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晰、准确地看到问题背后的复杂原因,从而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这种思考也能让你在不断精进的同时,拥有深刻的洞察力与成熟的心智。

第三节 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你追求的是方法,高手思考的是逻辑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底层逻辑说的到底是什么。
【底层逻辑就是一种基本原理,使得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查理·芒格说:“在商界有一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守则,它有两步。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爱默生说:“方法,可能有成千上万种,或许还有更多;而原理则不同,把握原理,你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追求方法而忽视原理,你终将陷入困境。”乔希·考夫曼说:“无论你学习什么科目,其中最美妙的事是,你不用知道所有的知识点,仅仅需要知道一些浓缩的核心原理即可。而一旦建立起核心原理的框架,学习知识甚至进一步拓展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了。”瑞·达利欧说:“所有的运转,都有赖于深藏其中的原则,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走向。如果你探索出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绝大部分——那么你无疑就掌握了打开这个世界藏宝箱的钥匙。”

如果看不透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无法找到同类问题的普遍根源。

第二章 思维黑箱·高手是如何看透三个本质的

第一节 如何看透本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溯因推理法

到底什么是溯因推理法呢?
简单来说,就是八个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那么,究竟该怎样假设?又该如何求证呢

第二节 大胆假设作出假设的方法

当我们在思考事物根本属性的时候,一共有两种作出假设的方法:求同求异法和先归纳后抽象法。

其实,求同求异法与亚里士多德“下定义”的方法是相通的,亚里士多德说:什么是定义?定义就是属加上种差。属是什么?属就是这个事物与其他同类事物的相似之处。种差是什么?种差就是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亚里士多德对“人”下的一个经典定义就是“理性的动物”。

方法二:先归纳后抽象法: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考过程,但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具象的,所以还需要抽象这一思考过程。
取样的代表性比样本的数量更重要,这一点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必须注意。“幸存者偏差”

思考问题根源一共有四种假设法,分别是穆勒五法、5Why提问法、结构性分析法和系统性分析法。
穆勒五法、
求同法: 分析导致事物之间的共性。
求异法:睡觉困难的原因:入睡前看电影?看书?他们间不知道是否有因果效应,但是时间的前后,这只是猜想。
求同求异法:伴随结果发生的事件之间的同,与不同
共变法:共变法说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现象发生变化,另一个现象随之变化,那么前一个现象就是导致后一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或部分原因。使用共变法时要注意,不能只凭简单观察来确定共变的因果关系。有时两种现象共变,但实际上并无因果联系,可能两者都是另一个现象引起的结果,如闪电与雷鸣。
剩余法:

5Why提问法、
多问自己五次why:

方法三:结构性分析法

什么是结构:衣橱里空间的划分就是结构。结构的作用,它能化繁为简,化混乱为整齐。
结构性分析法是什么:要讲结构性分析法,就要讲到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有三大规则。
规则一,任何一层的内容都是下一层内容的总结。
规则二,同一层的内容必须具有相同的特征。
规则三,同一层的内容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如果用金字塔原理,也就是结构性分析法来思考问题的根源,就会出现下面这张图。
问题根源
原因1 原因2
子原因1,子原因2 子原因1,子原因2

下部 思维破局:洞察转机,做掌握命运的少数人

第三章 迁移思考·如何用80 到90 个重要模型,解决90% 的问题

第一节 思维模型帮你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

“不均衡发展策略”模型:它的本质是,在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目标很多的情况下,为了高质量完成多项任务,并使整体效果最优,应先集中所有资源去实现相对容易的那个目标,然后再将所有资源聚焦在相对较难的那个目标上;

“竞争战略”模型:将竞争战略这一思维模型迁移了过来:首先选择非常清晰的细分市场,然后在这个市场上寻求差异化,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甜蜜区”模型:“甜蜜区”模型:要想成功,就要只做能力范围(即“甜蜜区”)内的事,并把它做到最好,而这个能力范围是有明确边界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