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脑电基本原理及其经典成分

目录

EEG/ERP的生理机制

ERP提取原理:

常见ERP成分


EEG/ERP的生理机制

脑电图:

脑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自发性、节律性、综合性的电活动。

将这种电活动的电位作为纵轴时间横轴记录下来的电位与时间相互关系的平面图即为 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ph, EEG)

脑电电压值在正负100uf之内

神经细胞(神经元)

  • 数目有上1000亿个,主要功能是感受环境的变化,再将信息传递给其它神经元,并指令机体作出反应,是脑内信息加工的主要部分。
  • 每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与成千上万个神经细胞相连,形成了复杂的结构

EEG的来源:

  • 神经元的不同部分膜电位的持续时间有所不同,其范围在1~5 ms之间。
  • 轴突的动作电位尽管发放频繁且具有很高的幅度,但由于持续时间短,通常不能产生能被电极记录到的信号
  • EEG是由于皮质大量神经组织的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而成的,它主要来自突触后电位变化

  • 单个神经元电活动非常微小,不能在头皮记录到,只有神经元群同步放电才能记录到

  • 当脑组织中的神经元的排列方向一致时,其同步发放所形成的电场叫做开放电场。此时神经元电场相加总和,可以在颅外记录到相应的电位。反之,当缺乏上述清楚的局部解剖学基础时,则形成闭合电场。此时神经元虽然可以同步发放,但局域外电场方向不能一-致,互相抵消,不能被记录到有关电位。

偶极子:当刺激引起大脑某部位激活时,多个相同方式激活的神经元所构成的电流偶极子将累加,这将形成一个较大的“等效偶极子”

ps:偶极子一般指相距很近的符号相反的一对电荷或“磁荷”。

图解说明:

脑内的一个沟cortex,这里有朝某个方向排列的很多神经元,如果这些神经元都同步放电的话,就把这些神经元放电构成的电流偶极子,看成一个等效电流偶极子,这些(等效电流)偶极子产生的电活动会在头皮表面产生正电荷和负电荷

脑电波福:

  •  EEG的波幅代表脑电位的强度
  • 波幅大小与参与同步放电的神经元数量以及神经元的排列方向等密切相关。
    • 如果参与同步放电的神经元数量多,神经元排列方向一致,且与记录电极的距高较近,则其波幅增高;反之,则降低。
  • 正常头皮脑电波幅值一般小于±100微伏(μV)  (颅内不一定是±100uV)

每个脑区产生的电信号,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可以传到头皮上的所有电极),但不同脑区的信号对电极信号构成的贡献不同。

脑电节律:

  • 头皮脑电的节律一般位于0.1~100 Hz之间,颅内脑电的节律可有效记录100Hz(100次/秒)以上活动。
    • 注意区分EEG节律(Hz)和脑电幅值(uV)之间的区别,Hz律讲的是快慢、时间。uV讲的是脑电电压的幅度
  • 频段的划分(5个时域波形): delta (1~4Hz)  theta (4~8 Hz)  alpha (8~13 Hz)  beta(13~30 Hz)  gamma (30~100 Hz) (不同文献划分可能会有差异)

  • alpha频段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alpha1 (8~10 Hz)和alpha2 (10~13 Hz)(与人的生理唤醒程度呈反比)
  • gamma频段还可以进-步细分为low-gamma (30~50 Hz)和high-gamma(50~100 Hz)(与肌电频率重合,容易混淆)

  • 低频脑电的波幅值大于高频脑电
  • 不同脑电频段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Raw EGG每个时间段都包含了所有频段(5个)的波,通过做不同赫兹的带通滤波,把不同频段的波过滤出来。

ERP提取原理:

ERP ( Event-Related Potentials,事件相关电位)

  • 凡是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机体,在给予或撤销刺激时,在神经系统任何部位所引起的电位变化。
  • ERP的波幅相对背景EEG (自发EEG)信号而言要更,可能只有几微伏,淹没在背景EEG (自发EEG)信号中,二者构成了小信号与大噪音的关系,需要使用一定技术提取出来。

ERP波形提取的原理:

  • ERP波形具有两个特点,即潜伏期恒定、波形恒定;
  • 背景EEG (自发EEG)信号是随机变化的。
  • 因此研究者通过对被试同时施加多次刺激(一般至少数十次)分段提取出每个trial的信号,并将其叠加平均,这会将随机的背景EEG (自发EEG)信号正负相抵,提取出ERP波形。

  • 刺激前的基线:只有背景EEG (自发EEG) ;
  • 刺激呈现后的时间段:既有背景EEG,也有ERP波形。
  • 背景EEG信号的幅值与刺激呈现与否没有关系:
    • (1) 在某个固定的潜伏期(即刺激呈现前后的某个固定时刻),各个试次的幅值正负随机;
    • (2)刺激呈现前和呈现后时间段平均幅值相同
  • ERP波形试次间的锁时且锁相(Time-locked & Phase-locked) ;刺激呈现后固定时刻波形走向一致

基线校正:

对试次进行分段,一般分段是在刺激出现前后各划分一段时间,这样,以刺激出现为0点,刺激前时间为负值,刺激后时间为正值。例如,分段为[-1 2]代表刺激为0点,在刺激前取1s和刺激后取2s共3s。

将某个分段的基线时的所有时刻的脑电幅值相加取平均值,值为X。比如例子中,[-1 0]是这个片段的基线,将这个时间段内所有时刻的脑电幅值相加取平均。然后将[-1 2]中所有时刻的脑电信号幅值减去X,得到基线校正后的值。

试次间叠加平均+基线校正

  • 基线校正:假设基线时自发脑电的电压值相对刺激呈现后无明显变化——消除自发脑电的干扰
  • 分段间叠加平均:假设自发脑电随机变化,正负值抵——消除自发脑电的干扰
  • 基线校正和分段间叠加平均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最终结果

ERP研究的经典范式

Oddball范式

  • 采用两种不同刺激持续交替呈现,它们出现的概率显著不同
    • 经常出现的刺激称为大概率或标准刺激,偶然出现的称为小概率或偏差刺激
    • 令被试对偏差刺激进行反应,因此该偏差刺激称为靶刺激或目标刺激
    • 要求被试对靶刺激作按键计数反应。
  • Oddball范式是诱发P300、MMN等与刺激概率有关的ERP成分时,常用的经典实验范式。
  • 在Oddball范式中,偶然插入一种新异的刺激—— 新奇刺激,令被试感到惊奇,可以产生P3a成分。

Go-Nogo范式

  • 两种刺激的概率相等
    • 被试反应的刺激叫做Go刺激,即靶刺激;
    • 不需被试反应的刺激叫做Nogo刺激
  • 这种范式排除了刺激概率对ERP的影响;由于没有大小概率之分,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但也丢失了因大、小概率差异而产生的ERP成分。
  • 在某些Go-Nogo范式任务中,靶刺激的概率高于非靶刺激(可有效测量被试的反应抑制能力)

n-back范式

可以调节被试的工作记忆的负荷

常见ERP成分

潜伏期:刺激呈现时刻(图形中一般是0时刻)之后,ERP成分到达峰值点的时刻。

不同ERP成分的波幅相差较大,实验设计中,同一种实验条件下的试次数目要依据感兴趣的ERP成分的波幅

大小来确定:波幅越小,需要的试次越多

ERP成分的命名法:

  • (1)按出现的顺序命名:正波名为P负波名为N,其后标注出现的顺序。
    • 例如N1和P1分别表示第一个负波和第一个正波(正波还是负波依据波形的走向来定,而非波形的数值正负)
    • 正波:波形往正方向走,负波:波形往负方向走(负波的电压幅值不一定小于零,有可能大于零)。
    • 常见的有P1、N1. P2、N2和P3等

  • (2)按潜伏期命名:正波名为P,负波名为N,其后标注潜伏期
    • 如第170ms出现的负波记为N170;
    • 上述P1、 N1. P2、N2和P3又可写作P100、N100、P200、N200和P300。
    • 慢波可依据正负写做正慢波( positive slow wave,PSW)和负慢波(negative slow wave, NSW)
    • 本命名法也可用于命名一定潜伏期范围的波。如P20-50表示刺激呈现后20~50 ms出现的正波

  • (3)按功能意义命名:有些成分的意义相对明确,可按其意义命名,
    • 如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预备电位(readiness potential,RP)、错误相关负波( error-related negativity, ERN)
    • 经典ERP成分: C1、P1/N1. N170、 N2家族、P3家族、MMN、ERN、CNV.N400

C1成分:

-头皮后中部

-对刺激物理属性敏感

- 产生于视觉的V1区 (纹状皮质)

- 40~60ms出现,峰潜伏期80~100ms

-极性随视觉刺激呈现的位置变化:

  • 下视野一正性 (眼睛水平直视,水平面以上,上视野)
  • 上视野一负性;
  • 水平视野一-C1 很小或没有

P1/N1成分:

  • 峰潜伏期100 ms,受刺激对比度影响;
  • 头皮后部的P1,N1和头皮前部的N1均受注意的显著影响,表现为波幅增强。
  • 头皮后部的P1与头皮前部的N1潜伏期相似、均受注意影响,但不是一个成分的极性反转,可能反映不同的心理生理机制

N170成分:

  • 颞枕区(特别是右侧),面孔诱发出比非面孔物体更大的负波
  • 不受面孔的熟悉性、种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 看汉字时也会出现N170

N2家族:

P300家族:(研究最多的ERP成分)

  • 1965年Sutton等发现,根据潜伏期的差异,P300属于晚成分,使用Oddbal实验范式得到

  • 最初发现的P300是在300 ms左右出现的正波(靶刺激),5~20μV,顶叶Pz最大
    • 该顶区最大P300成分又被称为P3b
  • 随着与P300 (P3b)类似的成分的不断发现,其潜伏期已经逐渐扩展到800ms,使得P300逐渐形成了一个包含多个子成分的家族
  • P300家族的另一个最常见的成员是P3a
    •  P3a额叶最大,潜伏期小于经典的顶区P3b,反映人对新异刺激的朝向反射
    • 顶叶P3称为P3b,将额叶P3称为P3a
    • 一般情况下,若不加说明,P300或P3这一术语指的是P3b

  • 潜伏期会随任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任务出现的P300潜伏期可能不一样,有可能是400、800
  • P300的波幅与所投入的心理资源量成正相关,潜伏期随任务难度增加而变长
  • 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与认知过程的难度相关,而与反应选择阶段的难度无关

  • Donchin (1981) 认为,P300的潜伏期反映的是对刺激物的评价或分类所需的时间,而P300波幅反映的是工作记忆中表征的更新

  • 注意效应:只有注意条件下才出现P300
  • 概率效应: Oddball任务中靶刺激概率越小,P300波幅越高

(101条消息) 国际10-20标准电极位置_脑电电极位置对应脑区_脑机接口社区的博客-CSDN博客

如上图,将从鼻根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连线称为矢状线,将双耳前凹之间的左右连线称为冠状线。两条线的焦点在头顶为Cz电极的位置。

矢状线由前到后依次为Fpz、Fz、Cz、Pz和Oz,除Fpz与鼻根,Oz与枕外粗隆的距离为矢状线长度的10%外,其余点间距为矢状线长度的 20%;沿着冠状线,从左耳前凹10%处,依次为T3、C3、Cz、C4、T4,各点之间的距离均为冠状线长度的 20%。其他各点的位置如上图所示。其中,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电极,左半脑为奇数,右半脑为偶数,A1、A2 分别代表左右耳垂,外侧到中线数字逐渐减小。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