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日三餐的“条子”
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个人PC已经是非常普及了;个人PC“条子”算是和我们生活最相近的了。此处说的“条子”也许不是早上的油条,中午的拉条,晚上的面条或者饭后的五六七八条,但是它是一天中陪伴你时间最长的。那么,每天我们和内存条都在打交道,可是我们对它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回顾观赏一下内存条的发展史。
文章目录
前言
也许,您对内存条已经烂熟于心,亦或是陌生如初,whatever!这篇博文将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条子”的空间,感受条子的精妙。我们将从以下几个层面一起回顾与学习。
一、观其形
内存条正常情况下都是隐藏在设备结构件内部,很少被人们所注意到;既然如此,我们给条子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下面展示的这位条子是条子家族的UDIMM,它的体长为133.35mm,体宽为31.25mm,且具备284个金手指。时间、空间受限,在这里我们就不对条子家族的条子逐一展示了。
二、内存条的类型
1.Unb-DIMM
- 无缓冲型双列直插式内存模组
- 简称DIMM(有带ECC和不带ECC两种)
- 主要应用于台式微机
2.SO-DIMM
- 小外形内存模组
- 主要应用于笔记本微机
- 有带ECC和不带ECC两种
3.Micro-DIMM
- 微型内存模组
- 主要应用于小型笔记本微机、掌上微机
4.Reg-DIMM
- 寄存器型内存模组
- 有ECC和无ECC两种
- 一般应用于高端服务器
5.Mini-DIMM
- 小型内存模组
- 是Reg-DIMM的缩小版本
- 主要应用于刀片式服务器等对体积要求苛刻的场景
三、内存&内存条
1.内存总线和内存颗粒
常见的内存颗粒位宽为x4、x8、x16,相同内存芯片容量下,位宽存在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内存条的两种设计方案,NO1:内存条位宽设计为64位,主板仅需1条就可以玩起;NO2:内存条位宽设计为32位,主板需要两条才可以耍起;目前主流设计是采用64位方案。
2.内存Rank&内存颗粒
上篇博文已经阐述过,Rank是一组内存芯片的集合,集合的容量不限,但是集合总位宽必须与内存总线位宽相符,并且每个内存条至少要包含一个Rank的芯片集合。
目前,常见的内存条一般都含有两个Rank,按照Rank组成原理,一个条子理论上可以实现多个Rank的设计,但是考虑到设计难度、成本、芯片组之间的配合等一系列问题,一般不会这么去设计。
四、内存条电路结构
此博文依然以U-DIMM条子为例做阐述。
1.U-DIMM条子设计方案
在DIMM的设计中,仅仅只有内存总位宽是受到约束的,芯片(颗粒)的位宽以及容量的大小都没有做约束,因此,设计者可以按照设计需求进行灵活的选型,不会将设计的idea限制在容量||颗粒位宽。高位宽的芯片可以使设计变得简单,因为所用芯片的数量减少了;芯片容量相同时,低位宽的条子可以容纳更多的颗粒 。
// 条子容量计算
内存条容量(MB) = Bank容量(Mb) x 芯片I/O位宽(b) x 内存芯片数 / 8
2.U-DIMM相同容量不同方案设计
采用不同位宽的内存芯片,设计一条位宽位64位,总容量为1GB的条子。采用x4、x8、x16三种不同位宽的颗粒进行 设计。
- 采用x4方案——需要16颗
- 采用x8方案——需要8颗
- 采用x16方案——需要4颗
2.U-DIMM电路结构
电路组成结构为内存颗粒+SPD+匹配电阻+匹配电容。
五、双通道技术
双通道技术主要依靠主板北桥芯片的控制技术,与内存本身无关。
1.双通道的核心思想
主板北桥芯片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写数据。双通道体系包含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内存控制器,两个内存控制器在0等待的情况下同时运行。EG:当控制器A在准备进行下一轮内存存取时,控制器B在进行内存读写操作,两者操作上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 单通道技术方案
- 双通道技术方案
2.双通道技术DIMM安装要求
只有双通道插槽都安装了内存条时,才能使内存工作在双通道工作模式下。在安装内存条时要对称安装,例如,如果在通道A的1槽位插入了一根内存条,那么,如果想工作在双通道模式下,就需要将B通道的内存条插入到B通道的1插槽,否则,无法工作在双通道模式。
总结
不觉间,我们对DIMM条子的形状、组成、类型、电路结构、容量及不同方案设计方法的阐述又到了收尾时刻,虽然此篇博文没有深入探究条子,但还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