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 电路设计】DDR实战设计之系统“血液”

DDR原理设计思路
按照内存信号组类别进行分组设计,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言

前面几个回合从认识DDR颗粒–>最小存储单元组成结构–>Bank–>Rank–>DIMM阐述了DDR生长发育过程,见证了DDR初入尘世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但是,它终究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在合适的地方发它的光和热。那么,它怎么参与到一个社会建设中呢?正是本篇我们要叙述的问题点,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它,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维持系统的情绪稳定,是我们需要在本节所要考虑的问题。正如开头,按照DDR引脚功能块分别进行分步叙述。


一、系统之“血液”(PWR)

我们正因为有了血液,才得以维持生命的正常机理;同理,电子设备也需要他们的血液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转,所以,在PWR GROUP设计时,需要考虑那些因素,才能让DDR的PWR SYSTEM将养分高校送到每一个MOS呢!

1.DDR电源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DDR电源设计

  • VDDQ or VDD电源设计
    在原理图设计中可能对于一个陌生的芯片总会心存畏惧,不知到该如何设计它的PWR部分,需要考虑那些设计要素;如下图所示,列举了VDDQ在原理图设计中通用的考虑因素,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测试结果做调整。(说明:VDD是给内核供电的;VDDQ是给IO Buffer供电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电压:一般要求正负5%;

  • 电流:需要按照芯片型号、厂商、规格、数量综合考量进行计算得出;

  • 大电容设计:在电源入口加大电容达到储能效果,防止负载过重引起电源平面的波动;

  • 小电容设计:每个电源管教设计100nF~10nF的小电容,达到滤波的效果;

  • 原理图实际设计效果:滤波小电容(Per P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VTT电源设计
    首先明确VTT为何存在,其次探讨VTT如何设计;
    VTT为何存在?
    VTT存在的作用是为信号线的终端匹配电阻提供参考电压,确保信号的完整性;

  • 信号终端匹配
    目的:DDR内存操作频率很高,会导致信号线(DQ/ADDR/CMD…)上的反射和振铃,为了消除此不利影响,通过片上终端电阻进行阻抗匹配(通常匹配传输线特性阻抗,eg:50Ω),进而抑制反射。
    作用:VTT为终端电阻提供参考电压(通常为VDDQ的1/2),终端电阻连接到VTT,形成回流通路,吸收信号能量。

  • 稳定信号电平
    参考中点:DDR采用伪差分信号(DQ以VTT为基准),VTT作为高电平(1)和底电平(0)的中间参考点,确保信号在切换时能快速稳定,减少噪声和串扰;
    动态平衡:当信号由高 ——> 低时,VTT提供对称的电流吸收和释放,改善信号上升和下降时间的对称性。

  • 支持多负载拓扑
    多DDR颗粒场景中,VTT帮助维持信号一致性,防止因分支线导致的信号劣化,即常说的stub;
    VTT如何设计?
    终端匹配电源,VTT电源为非必要设计项,可以根据内存拓扑结构和自身硬件设计规格灵活调整,eg:设计上内存颗粒数量少的情况(对容量需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不使用VTT进行终端上拉匹配。硬件设计上若考虑终端匹配设计时,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让系统的性能更加可靠、稳定,常见设计规则列举如下。

  • 地址/控制/命令信号线采用Rt上拉至VTT;

  • 时钟信号线采用的时差分端接技术,所以不采用VTT进行端接设计;

  • VTT设计上要跟随VDDQ(VDD),VTT = VDDQ / 2;

  • DDR系列VDDQ和VTT之间的电压关系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VTT时序:VTT的上电时间要比VDDQ晚,避免器件时序存在问题,影响芯片工作逻辑;

  • 每个Rt伴随一颗10nF~100nF的小电容,整个VTT平面需要设计uF级电容进行储能;

  • DRAM速率很高,电平切换很快,总线的电荷来不及释放和补充,这就要求VTT在VOUT为高时吸收电流,为低时补充电流;

  • VTT的噪声比较大,设计上不建议和VREF共享同一电源平面;

  • VTT的产生方式:1)VDDQ通过分压电路得到;2)采用专用DDR控制器芯片产生;

  • VTT的实际原理图设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VREF电源设计
    参考电压,作为信号高低电平判断的参考标准。
    参考电压,主要用于数据DQ和数据选通DQS的判决电平,确保接收端可以准确识别0和1,提高信号的完整性、降低信号的误码率。

  • VREF要跟随VDDQ,VREF = 1/2*VDDQ;

  • VREF的产生方式:1)通过电阻分压;2)采用专用DDR控制器芯片;若采用前者进行设计,要求分压电阻的阻值为10~100K,精度为1%;

  • VREF的电流大约为几个mA~几十个mA,负载<4*DDR时采用分压电阻方式可以节约成本、简化布局;

  • VREF引脚处增加0.1uF旁路电容设计;在VREF和VDDQ以及VREF和VSSQ之间增加0.1uF电容,可以优化电压的跟随特性;

  • VREF和VTT相比较,在DDR>4时VTT最高电流可达3.5A左右,而VREF只有几个mA;

  • 设计设计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VPP电源设计
    DRAM的激活电压,一般为2.5V,时序上同时或早于VDD,电压值也需要全时段高于VDD,容差能力较强,最小2.375V,最大2.75V,电流通常也不是很大。
    VPP电压作用

  • 字线驱动
    DRAM内部构造往期博文已做阐述,它是通过电容+MOS的形式构成的,访问时通过字线(Wordline)和位线(Bitline)进行存储位的访问;为了确保存储单元的快速充电及其信号完整性,字线电压需求需要高于常规逻辑电压(VDD)。
    提高电压驱动:通过VPP提升字线电压,加速电容快速充电,进而达到缩短访问延迟的问题;
    避免信号衰减:高电压驱动可补偿字线的电阻损耗;

  • 存储单元的刷新与保持
    电容刷新:DRAM需要定期刷新存储电荷,VPP提供足够的电压确保电容电荷稳定;
    抗干扰:高压字线可减少相邻存储单元之间的串扰;

VPP电源设计

  • 产生方式
    1)外部独立电源,LDO或DC-DC电源;
    2)早期设计(电荷泵):通过内部电荷泵升压生成字线电压;
  • 设计要求
    电压精度:允许偏差小,避免字线驱动能力不足或者达不到;
    电流能力:瞬态电流较高(尤在突发访问时),需低阻抗电源路径;
    噪声抑制:高频噪声会影响字线的抖动,需要加滤波电容,钽电容和陶瓷电容的组合;
  • 关系对照
    1)VPP & VDD|VDDQ:前者专用于存储阵列高压驱动,后者复杂逻辑电路和接口供电;
    2)VREF & VPP:VPP优化存储访问速度,VREF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二者共同提升系统的性能;
  • 设计错误导致后果
    1)设计电压过高:击穿存储单元,导致永久损坏;
    2)设计电压过低:字线驱动不足,导致访问延迟,甚至数据错误;
    3)噪声干扰:引发字线抖动,使刷新出现错误的风险加大;

总结

此篇博文主要针对DDR设计中常见的电源进行细分叙述,描述了其存在的作用,设计的方法及注意的设计事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