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9周作业)

本文详细阐述了GPS控制网技术设计的内容,包括项目来源、测区概况、工程概况、技术依据、施测方案、作业要求、观测质量控制、数据处理方案和提交成果要求。同时介绍了GPS控制网的特征条件计算,以及不同作业模式(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准动态、动态定位、实时动态测量)的使用范围和精度,适用于控制网建立、工程测量等多个领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GPS控制网技术设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1)项目来源。介绍项目的来源、性质。即项目由何单位、部门下达、发包,属于何种性质的项目等。
(2)测区概况。介绍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这可为今后工程施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如在施测时作业时间、交通工具的安排,电力设备使用,通讯设备的使用等。
(3)工程概况。介绍工程的目的、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有无特殊要求等在进行技术设计、实际作业和数据处理中所必须要了解的信息。
(4)技术依据。介绍工程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要求等。
(5)现有测绘成果。介绍测区内及与测区相关地区的现有测绘成果的情况,如已知点、测区地形图等。(6)施测方案。介绍测量采用的仪器设备的种类、采取的布网方法等。
(7)作业要求。规定选点埋石要求、外业观测时的具体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等。
(8)观测质量控制。介绍外业观测的质量要求,包括质量控制方法及各项限差要求等。如数据删除率、RMS值、RATIO值、同步环闭合差、异步环闭合差、相邻点相对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等。
(9)数据处理方案。详细的数据处理方案,包括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和处理方法等内容。
(10)提交成果要求。规定提交成果的类型及形式;若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总局或行业发布新的技术设计规定,应据之编写。
2、熟练掌握GPS控制网特征条件计算。
答:
若某工程中包含n个网点,每个点设站次数为m,接收机台数为N,则观测时段数C为:C=n·m/N,该GPS网中共有基线向量数:J总=C·N·(N–1)/2,独立基线数为:J独=C·(N–1),必要基线数为:J必=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