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穷级数(1)中,我们学习的都是数项级数,它的每一项都是一个确定的实数;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函数项级数,它的每一项都是带有变量的函数;函数项级数中我们会着重研究两类级数:幂级数(多项式函数的逼近)和傅立叶级数(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主要内容
一、初识函数项级数
- 何为函数项级数
形如
- 几个概念
收敛点
选取一个具体的数a,如果函数项级数在a处的数项级数
收敛,那么a为函数项级数的一个收敛点
收敛域
所有收敛点构成的集合,为收敛域。
发散点、发散域
反之
余和
简单点说,余和就是级数所有项的和减去前n项和(部分和)。
- 求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
基本方法,将函数项级数中的x看作参数,利用数项级数的知识,用比值法、根值法等方法,得到一个不等式,解出该不等式,得到的结果即为(不考虑端点)收敛域;然后单独考虑端点处的敛散性即可。
例
关于函数项级数收敛域的求法,后面会以幂级数和傅里叶级数为例,介绍更特殊的方法。
二、一致收敛
- 何为一致收敛
- 几何意义
- 分析性质
1. 函数项级数和函数的连续性
2. 函数项级数可逐项积分
也即
3. 函数项级数可逐项微分
三、幂级数
- 何为幂级数
注意(1)式为幂级数的标准形式。
- 阿贝尔引理
对定理的理解: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标准形式的幂级数而言,因为幂级数在全体实数域上都有定义,我们可以不断地取点讨论,最后可能找到一个点r, 在(-r, r)区间(暂时不考虑端点)内都收敛,其他的点都发散。
定理的推论:
在幂级数中,R为收敛半径,
(-R, R)为收敛区间,
考虑端点处的数项级数敛散性后,收敛区间加上端点后的结果就是收敛域。
知识点4:求收敛域(收敛半径、收敛区间)
这个定理可以快速用来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本质上是之前学过的比值法(根值法)。
大致步骤:
- 审视给出的幂级数是否是标准形式,不是则需要变换为标准形式;
- 套用公式,求出收敛半径,得出收敛区间;
- 单独考虑端点处的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断任意项级数)
- 合并写出最终的收敛域
例
求下列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和收敛域。
(1)
(2)
(3)
(4)
(5)
解:
(1)
首先,它是一个标准形式的幂级数,咱们可以直接套用公式求收敛半径,此时就需要找准幂级数的“系数"(公式中不需要x)。
由于这里求出的收敛半径为无穷大,代表这个级数在实数域内处处收敛,收敛域就是全体实数域。
(2)
很明显需要将给的幂级数化成标准形式,通常用换元可以做到。
接下来就求这个新级数的收敛半径:
然后单独考虑区间端点处,由于此处已经换元,需要还原到原来的x的取值情况:
接下来就是判断一个数项级数的敛散性的问题:
综合得出结果:
(3)
与(2)处理步骤类似,
(4)
直接换元转化为标准形式的幂级数很困难,所以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路考虑。函数项级数也可以看做数项级数——当我们将x看做一个常数时。数项级数有一个性质,是说系数可以自由进出求和符号(不改变敛散性),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个x提到求和符号之外,在做考虑。

接下来就是换元、计算极限了。
(5)
仍然不好换元,如果不是标准形式,我们是无法直接使用公式的。但是求收敛半径的公式本质上是由比值法、根值法推导来的,是比值法、根值法的一种特殊形式(级数是幂级数的标准形式),所以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回到最开始求函数项级数收敛域的一般方法:使用比值法、根值法。
- 幂级数的运算
幂级数的一致收敛
也就是说,对于幂级数而言,在收敛域内可以逐项积分、逐项微分。
并且,逐项积分、逐项微分后的收敛半径不变,但是收敛域可能会变化。
所谓幂级数的运算,就是将两个幂级数作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或者涉及求导、积分等运算,前者直接运算即可,后者可能会用到一致收敛的性质(逐项微分、逐项积分)。
例
(1)不难发现 ,前者的幂级数已知,所以要求后者的幂级数,就需要对前者的幂级数逐项积分。
同理,此时就需要对已知的展开式逐项微分:
例
求下列级数的收敛域:
我们知道对幂函数求导、求积分都可以使次数变化1,这里2n+1的奇数次幂不好处理,如果它是偶次幂就好处理了,可以利用幂级数的运算,先将这个级数的逐项微分(不改变收敛半径),然后再求收敛半径,讨论端点处敛散性。
- 函数的幂级数展开
这一部分主要研究如何将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写成(展开)幂级数的形式,实现了多项式逼近,与之前的泰勒公式有紧密联系。
回忆泰勒公式,要求f(x)在x0某领域内有n+1阶导数:
泰勒级数与麦克劳林级数
泰勒级数就是我们想要展开的幂级数的形式,但是即便如此,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
- 诱导出的泰勒级数是否收敛;
- 即便它收敛,它是不是收敛于原来的函数f(x);
因此我们还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容易解决,这个泰勒级数本身的收敛半径的求法就用之前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拉格朗日型余项,用到下面的定理:
(直接)展开式的求法
步骤:
- 求出函数f(x)的各阶导数;
- 计算各阶导数(包括原函数)在给定点
处的值;
- 代入公式写出泰勒级数(幂级数);
- 求出收敛域;
- 在收敛域内求出幂级数的展开区间(即在何区间内收敛到f(x))
例
将 在
处展成幂级数。
解:
在a处展成幂级数,结果的形式就都是(x-a)的幂的和式;因此作出换元,先表示成sint在t=0处的麦克劳林级数形式(这一步就可以直接套用展开式),最后再将所有的t换成x-a,结果自然正确。
常用的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有:
这些展开式可以直接使用——将会作为间接展开时的使用公式直接套用。
知识点5:间接展开式的求法
考虑函数的幂级数展开,更多的情况是间接展开,因为能直接求导并且求导结果不太复杂的函数很少,大多数都很复杂,运算起来有很大障碍。
函数的间接展开,就是通过换元以及求导、积分等幂级数的运算等预处理手段,将给的函数转化为一个可以直接幂级数展开的函数,这样就可以直接套公式了。
函数间接展开后,仍需要写出收敛域,由于收敛半径不改变,只需要考虑端点值即可。
例
解:
利用已知的级数展开式
原来的f(x)是由已知的积分而来,因此需要对已知的级数展开式逐项积分。
积分区间不变,仍然为(-1,1),只需考虑端点值处。
收敛域:(-1, 1]
例
将 展成x的幂级数。
解:
肯定需要间接展开了,注意到arctan x求导之后的式子可以直接套用已知展开式,那么对已知的展开式逐项积分即可。
到此就已经将原函数展开成x的幂级数了,接下来还需要求收敛域。
例
将 展成x的幂级数。
解:
首先预判我们会用到的展开式,此处无阶乘、无交错,多半会用到最简洁的的展开式。
那么我们就需要做一下变形,向这个形式转化。
此处并没有逐项积分、逐项微分,仅仅用了一步代换,因此收敛域也不会变。
例
将展成幂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