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知识的初次邂逅
- 复习:知识的温故知新
- 练习:知识的实践应用
目录
一,来历
- 漏斗图(Funnel Chart)的概念源于对业务流程中各阶段转化率的直观展示需求。随着商业分析和销售管理等领域的发展,人们需要一种能够清晰呈现从起始阶段到最终目标阶段,各个环节数据逐渐递减情况的工具。
- 它的灵感可能来源于对实际业务流程中类似漏斗形状的环节流失现象的观察,例如销售过程中潜在客户从最初的线索收集,到最终成交这一系列步骤中,客户数量会逐步减少,这种递减关系很适合用漏斗形状的图表来展示。
二,概述
- 漏斗图是一种外形类似漏斗的可视化图表,通常由多个梯形(或矩形)层叠组成,从上到下依次表示业务流程中的各个阶段。
- 每个阶段的数据量通过梯形(或矩形)的宽度来体现,宽度逐渐变窄象征着数据随着流程推进而逐渐减少。
- 例如,在电商销售流程的漏斗图中,最上面一层可能代表商品曝光量,第二层是商品点击量,第三层是加入购物车的商品数量,第四层是下单量,最底层是成交量,各层的宽度变化直观地展示了每个环节的转化率情况。
三,特点
- 直观展示流程转化率
- 漏斗图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非常直观地呈现业务流程中各阶段的转化率。用户通过观察各阶段图形的宽度变化,可以快速了解每个环节的数据衰减情况。
- 例如,在分析营销活动的效果时,通过漏斗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活动曝光、用户参与、线索收集到最终转化为客户的各个阶段的转化率,从而帮助营销人员定位转化率较低的环节,以便进行优化。
- 突出流程重点环节
- 它可以帮助用户聚焦于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漏斗图展示了完整的流程,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哪个环节的数据流失最为严重,这通常是需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环节。
- 例如,在销售漏斗图中,如果发现从 “客户报价” 到 “签订合同” 这个环节的流失率很高,那么企业就可以针对这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如价格因素、合同条款等,进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