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笔记

目录

1.高超声速流的定义

2.高超声速流的特征

1.高马赫数

2.高压缩性——薄激波层和小密度比

3.强黏性效应

4.存在高熵层

5.高温效应

6.低密度效应(高空效应)

 3.马赫锥


1.高超声速流的定义

Hypersonic Flow:速度远高于声速的流动。通常而言,将速度大于5倍声速(马赫数>5)的流动称为高超声速流。

这里需要注意区分超高速(Hypervelocity)[速度大于3km/s]。飞行问题的“高超声速”与风洞实验的“高超声速”不同,风洞实验会降低温度从而让声速变小。

a=\sqrt{\gamma RT}

2.高超声速流的特征

1.高马赫数

2.高压缩性——薄激波层和小密度比

来流马赫数越大,激波后气体压缩越大、密度越高,根据质量守 恒,激波越贴近物面,即激波层越薄。对于无化学反应气体,激波前与激波后气体密度比趋近于1:6。

3.强黏性效应

液体黏性与温度成反比,气体黏性与温度成正比。高马赫数时,流体黏性影响显著增强,边界层厚度显著增大,这会改变物体的“有效外形”,带来黏性干扰问题。同时在薄激波层和厚边界层的共同影响下,经典的普朗特边界层理论失效。

4.存在高熵层

s_2-s_1=-R \ln \frac{P_{02}}{P_{01}}

经过激波后熵增加,熵增大小取决于激波强度,强熵梯度气体层会覆盖飞行器表面构成熵层,强熵梯度会造成强旋度,熵层、边界层相互作用会造成涡干扰。

5.高温效应

6.低密度效应(高空效应)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相比于飞行器的特征长度将不可忽略,激波厚度增大,间断面假设、兰金雨贡关系失效;连续流假设失效,需要用分子运动论方法。

 温度跳跃与速度滑移现象

 3.马赫锥

超声速气流中,扰动波的传播区域局限在半顶角为\mu的马赫锥内。

sin{\mu }=\frac{a}{v}=\frac{1}{Ma}\\ tan\mu=\frac{a}{\sqrt{v^2-a^2}}=\frac{1}{\sqrt{Ma^2-1}}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彳亍hl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