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技术与挑战

6G网络将实现通信感知一体化,通过共享频谱、硬件和信号,同时进行信息传递和环境感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文章介绍了通感一体化的场景、性能指标、感知方式与流程、关键技术(如波形设计、MIMO-通感一体化、backscatter和RIS技术结合)以及面临的挑战,如性能评价标准、信道建模、硬件非理想因素和隐私计费问题。未来,克服这些挑战是实现6G通感一体化规模商用的关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摘  要】通信感知一体化将是6G的标志特征之一,通感一体化系统是指在同一系统中通过频谱共享、硬件共享、信号共享等方式,在进行信息传递的同时,感知目标物体的方位、距离、速度等信息,或者对目标物体、事件或环境等进行检测、跟踪、识别、成像等。通感一体化系统相比通信和感知分离的系统,能获得融合增益与协作增益。首先介绍了通感一体化的场景与性能指标,然后介绍了通感一体化的感知方式和感知流程,以及通感一体化波形设计、MIMO-通感一体化技术、通感一体化与backscatter和RIS技术结合等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通感一体化在性能评价指标、信道建模与仿真方法、硬件非理想因素的影响、隐私与计费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克服这些挑战是通感一体化未来实现规模商用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6G;通信感知一体化;MIMO;通感一体化波形;硬件非理想因素

0   引言

6G将实现“自由连接的物理数字融合世界”的愿景[1]。6G不仅需具备通信能力以实现物理与数字融合世界的自由连接,还需具备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能力以构建对应的数字世界,并且具备计算能力以提供物理与数字融合世界所需的数据处理,最终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高效互动与高度融合。无线通信和无线感知均基于电磁波理论,电磁波信号在人类活动的高价值场景几乎实现了无缝覆盖。在发送端对电磁波信号进行调制,使得电磁波承载信源信息,而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宋罗世家技术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