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RPA的技术架构

本文详细介绍了RPA的技术架构,包括RPA服务器端作为管理平台,RPA客户端分为交互式和非交互式,以及集成开发环境(IDE)用于设计和发布机器人流程。此外,还探讨了RPA的外部接口扩展,如PowerShell、WebService、数据库和DLL插件,以及涉及的不同角色,如RPA前台用户、系统管理员和工程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篇文章概括介绍RPA的技术架构,包括内部架构和外部接口两个部分。

一、关于RPA内部技术架构

话不多说,直接看图说话,RPA的内部架构(或者称为产品架构吧)如下图所示。

总体来说包括RPA客户端③和④、RPA服务器端②、以及RPA集成开发环境①三部分(集成开发环境缩写为IDE,IDE算不上技术架构的部分,每家RPA产品都会提供一个IDE);其中RPA客户端包括交互式③和非交互式④两类。

图中总体来讲包括RPA客户端和RPA服务器端。RPA客户端安装在PC端,模拟人进行“大量重复”且“规则固定”的业务流程处理;RPA服务器端则用来管理RPA客户端。

1.1. 关于RPA服务器端

也可理解为RPA管家,就是负责管理“机器人”的“机器人”。

RPA管家的职责包括:RPA功能版本管理、RPA客户端运行监控、任务分配、运行结果展现及日志分析等。

1.2. 关于RPA客户端

依据是否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分为交互式RPA和非交互式RPA。

非交互式RPA就是完全不需要人参与的机器人(也称为后台机器人)。

交互式RPA的“交互”,从业务角度理解应该为“人机交互”(如何实现人机交互后续文章再专门讨论)。

另外一种“交互”的理解是:机器人的启动是否需要人工触发?(必须由人工触发启动的机器人也称为前台机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