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和态度改变:影响思维和情绪

本文探讨了态度的本质和根源,以及情绪如何影响态度的改变。通过认知失调理论和说服性沟通的中心路径与外围路径,阐述了如何通过行为改变态度。同时,讨论了情绪的影响力,如条件反射和文化背景对态度的塑造。此外,强调了个人对信息的信心在态度改变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态度预测行为的条件。最后,文章揭示了广告如何利用情感和心理弱点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以及阈下信息的潜在影响。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人的态度是很难自己进行控制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控,所以在人际交流的时候可以透过多种方法改善交流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很难说我们持有的态度真的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决定,各种广告、情绪、信息等都在潜移默化地拉拢着人们的态度。

 

  1. 态度的本质与根源
  2. 情绪与态度改变
  3. 对个人想法的信心和态度改变
  4. 态度预测行为
  5. 广告的威力

 

1.态度的本质与根源

态度是对待他人、事物、观点的评价。态度被认为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想法和观点;情感成分,是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反应;行为成分,人们对该对象实施何种行为。态度一旦形成,可以表现为两个水平,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内隐态度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外显态度是非常明显的外在表现,有的时候,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矛盾的。为什么有的人对一些事情上表现的非常伟光正,但是内隐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呢?

当人们通过行为来改变态度的时候,这会导致认知失调,我们可以利用认知失调的一些方法让人们通过一些行为诱发其态度的改变。

说服性沟通有三个主要的因素:沟通的来源、沟通信息的本身、听众的特性。这三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沟通,但是我们到现在为止还不清楚那个因素更加重要。说服的中心路径强调的是信息的内在逻辑是令人信服的,可以证实的;说服的外围路径强调的是人被信息之外的因素影响,如说服者的身份等,这两种说服路径具体哪一种生效取决于听众是否有动机和能力去注意事实。

与个体的相关性越高,人们越会专心地去聆听演讲的内容,采用中心路径的可能性越高;反之人们采用周围路径的可能性越高。通过中心路径进行说法态度改变相比通过周围路径具有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