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之一,其肿瘤微环境高度复杂且侵袭性极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胶质瘤发展和免疫抑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尽管靶向TAMs的治疗策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TAM亚群内部的高度异质性和可塑性,这些策略在临床试验中无法得到充分证实。解析胶质母细胞瘤中TAMs的异质性是理解复杂肿瘤微环境的关键一步。
来自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团队在《Cancer Cell》(IF=48.8)发表的一项题为“Identification of hypoxic macrophages in glioblastoma with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vasculature normalization”的研究采用了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空间单细胞蛋白组等多种技术发现了缺氧相关的TAM亚群在药物输送过程中的不良作用,为理解和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提供了新的视角。
01 单细胞测序解析TAM亚群
为解析脑胶质瘤免疫微环境组成,研究人员使用单细胞测序分析了51位患者的胶质母细胞瘤样本。识别出了5个髓系细胞的亚群,其中Mo-TAM亚群在GBM-IDHwt中比例高于Astro-IDHmut和Oligo-IDHmut(图1A-C)。为了确定弥漫性胶质瘤中Mo-TAM簇的异质性,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分型,鉴定出6个具有不同分子特征的亚群。其中Hypoxia-TAM表现出明显的缺氧反应程序,特征是缺氧反应基因上调,糖酵解增强和促进血管生成的特征,Chemo-TAM集群以参与细胞迁移和白细胞趋化的基因模块为特征,其他每种集群均有其特征反应(图1D)。这些结果提供了胶质瘤TAM异质性的证据。同时研究人员结合临床队列对患者总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ypoxia-TAM比例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预后,同时可以作为独立的评估因素(图1F)。
图1单细胞测序精准分型
02 空间组学绘制TAM亚群组织定位
为了从空间上解释Mo-TAM的异质性,研究人员在不同组织学区域分析了Mo-TAM亚型的分布情况。Hypoxia-TAM优先定位于坏死周围区域,IFN-TAM在血管周围比例较高,Ribo-TAM和Phago/AP-TAM在浸润肿瘤区域轻度升高(图2A)。为了更加直观的描述Mo-TAM的空间异质性,研究人员分析了公开的GBM的空间转录组数据集,并将Mo-TAM的转录模式与组织学定位进行了整合,直观的绘制了Mo-TAM的空间异质性(图2B)。研究人员根据组织的缺氧情况划分出多个缺氧区域,有趣的是其他细胞都伴随着缺氧梯度的增加而下降,但Hypoxia-TAM比例伴随着缺氧梯度增加而上升(图2C)。最终研究人员通过对Mo-TAM的空间单细胞蛋白分析,证实了Hypoxia-TAM与GBM组织中坏死区域的接近(图2D)。